数博会观察  中国传媒业界:紧跟大数据时代,走向智慧媒体新时代

 

5月27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举办了2016大数据与传媒产业峰会。在纵论纷议中,嘉宾们抛出了各自对大数据和传媒产业发展的独到见解。...

核心提示
5月27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举办了2016大数据与传媒产业峰会。在纵论纷议中,嘉宾们抛出了各自对大数据和传媒产业发展的独到见解。

下面,网信贵州为大家分享嘉宾精彩观点……
到场嘉宾可是相当多呢,有以下vip: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文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长何宗就

北京电影学院大数据研究所所长张锐

北京过双科技有限公司联席总裁续扬

CTR媒体融合研究院秘书长吕正标

广东光电网络副总工程师徐江山

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向建军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媒介》杂志的副主编王薇

贵州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经理李国政

上海星红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CEO李馥岑女士

爱奇艺副总裁杨琛

华策影视集团大数据中心副总经理张蕾

格兰研究数据仓库架构师王宪朋
高文:

广电比任何时候机会都好


和大数据同时来的还有互联网,很多人觉得互联网对广电会有很大的冲击,实际上广电有另外的机遇,广电比任何时候机会都好。对广电来说,4K是非常好的机遇,大数据可以带来个性化的广告推送和服务,有更多的技术是需要继续研发的,领域很广、前景很好。
何宗就:

媒体要掌握数据意识


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媒体经营必须树立产品意识、运营意识、用户意识、数据意识和服务意识。媒体和记者都有一定的特权,社会各阶层对我们很尊重,越是这样,我们媒体人就更要在服务百姓、服务用户,在服务的过程中,不断的创造、塑造媒体的新的形象。随着数据的积累以及媒体数据的深度分析与应用,从用户行为分析的媒体大数据应用逐步发展到内容深入挖掘人工智能类脑计算,媒体将真正进入高级别的智慧媒体的阶段。
张锐:

电影开始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升级


中国电影实际上所有传媒行业当中发展最快的一个板块,我们还有一个黄金十年。电影的生产已经云化,大量用云计算,管道开始互联网化。“互联网+”对中国电影产业的一个影响体现在,电影开始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升级。中国电影可能利用大数据,利用“互联网+”进行弯道超车。
续扬:

通过创新技术打造新型的主流媒体


我们的传统广电在这个时代,已经服务了很多家新媒体,帮助我们去获取我们用户的行为,去了解用户的需求,用户到底看我们的视频。传统广电以视频为主体、新闻为龙头,再加上最核心的用户行为,融合在一起,可以产生第二次飞跃。

我们要通过用户的数据以及多种多样的数据,聚合在一起,实现广电的价值。一定要有方法论,一定要有自己的根。我们今天在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新媒体给我们产生了巨大的价值,最核心的是要有数据,把地基打好才能把上层建筑才盖好。我们希望通过创新技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吕正标:

让数据成为媒体核心资产


有一个现象,让我们感到不安,就是“唱衰”媒体,这种声音甚至来自传统媒体从业者。我个人觉得有两方面的压力,第一是受众的老化、人才的流失等;另一方面是对大数据、对云计算、对互联网技术的恐慌。值得反思的问题是,传统媒体有没有可能成为大数据的机构?我觉得传统媒体依然沿用覆盖思维,而没有建立用户数据思维,我们依然在追求我们是不是到达哪里,我们没有站在互联网的思维上来反思传统媒体欠缺的地方。我个人觉得线上数据时机已经过去了,新机会在线下信息的“数据化”,在当前国内互联网竞争的开放程序下,想在大小巨头的产品版图中求生就得靠数据化,让数据成为媒体核心资产。
徐江山:

必须知道用户、节目、广告

之间的匹配关系


要做个性化的广告推送,必须知道用户、节目、广告之间的匹配关系。互联网数据的融合,我们要采用丰富的手段,来拓展用户。还要通过技术手段,经营分析BI市场侧、产品策略、用户关怀、流失预警等方面。
王薇:

建设大数据环境下的内容银行


我要表达的核心关键词是大数据环境下的内容银行。走到今天,在数据越来越海量,越来越丰富的现实,与我们提出的内容银行的概念和行业的需求吻合度越来越高。内容运营会越来越进入规模化时代,对交易的需求,对后台数据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交易环节的失衡、版权盗用与无序竞争、内容免费或价值低估等问题,严重伤害内容生产,整个需要行内容交易体系。内容银行是一个基于海量内容所有建立起来的开放式的内容交易合管理的系统平台,在这个行业里面为整个媒体提供存储、增值的大的机制和平台,通过内容的交易和流通的促进,来提升内容产业的价值。
李国政:

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业务融合发展
每个人都在用移动互联网在享受信息服务,这个是市场的发展趋势。广电面临的,是如何将新兴的信息技术与传统的业务如何融合进行发展。在这样一个背景,实际上广电行业也是在转型。这种转型有7个必要性:一是进一步推动了三网融合向更深层次迈进;二是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三是突破现有传统的商业模式;四是推动频谱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馥岑:

把沉睡的媒介价值激活


我们希望能把沉睡的媒介价值激活。媒介产品其实是很便宜的,为什么这么便宜还是卖不出去,所以我们需要利用数据找到一个位置,然后销售出去。8月份我们会在上海举办传媒大数据算法大赛,希望大家到时候踊跃报名,寻求多方面的合作。
杨琛:

大数据在重塑整个媒体


新媒体是诞生在老媒体的,大数据在重塑整个媒体。爱奇艺的愿景是让人们平等便捷地获得更多、更好的视频。《太阳的后裔》首创中韩零时差同步中文字母的韩剧跟播模式,看上线24小时,播放量超过3000万,四周上线8集爱奇艺播放量破10亿,到4月中旬的时候,流量已经是30亿了,这个数据在视频行业是非常可喜的。我们可以看数据重塑媒体有三个维度,一是内容,二是营销,三是变现层面。在内容营销方面做品牌分析和目标受众分析,这个内容到底适合哪些品牌广告主,用数据的综合,整体进行运算,到底产生多少广告价值。
张蕾:

大数据影视催生私人订制


大数据延伸传统影视产业链,以前的衍生品大家在做的时候,对于剧也好、影视项目也好,都是以礼品的范畴当中。只有当把生产作为商品来进行,才是最大的收益方和最大的方向。

我们在整个大数据应用当中,用数据指导我们现在拍摄和制作、发行、营销上面的流程。未来会有定制化的影视内容服务,我们结合VC,把VC作为自己的考虑,做成球状,不同的人可以在这个视角里面看到不同的东西。随着影视大数据的发展,未来会针对特定消费者打造定制化的产品,未来即使看同一部影视作品,不同任人看到的内容也是可能并不相同。
王宪朋:

商业理解是数据挖掘的基础


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时代,特别是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形成了多平台共存的视频系统,传播平台更加的多样,传播的设备更加的便利,用户在各平台之间的转化成为常态,如何通过数据挖掘来洞察用户在跨平台行为背后的需求变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数据挖掘不仅仅是技术的战线,更多是实用模型,而且要有好的模型解释,否则最后的建模是无效的。企业的产品服务、企业战略的制订都应该以用户为核心,我们如果是脱离了用户需求,企业非常小的举动都会酿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数决挖掘的核心就是算法,目前来看,有传统算法和新兴算法,传统算法的分类有分类、预测、聚类、关联,新兴算法有文本分析、社会网络、位置服务包括大众点评,百度地图、数据可视。数据挖掘的流程从目前国际商比较流行的流程来看,主要包括商业理解、数据理解、数据的准备、建模、模型的评估、开发六个流程。最重要的是商业理解,商业理解是数据挖掘的基础,没有商业理解后面都是白费的。

(网信贵州整理)




    关注 网信贵州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