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聊聊:从画面到文字 ——分享我的文学写作(或作文)教学的一点想法

 

随便聊聊:从画面到文字——分享我的文学写作(或作文)教学的一点想法今天,我想聊聊我压箱底的想法。我不介意与人...



随便聊聊:从画面到文字

——分享我的文学写作(或作文)教学的一点想法

今天,我想聊聊我压箱底的想法。我不介意与人分享我的想法,也不介意获取的是不认同。以下观点,可以提供给家长、老师甚至学生分享、讨论或是批评。

就写作而已,我将学生层次分为三大类:

1.习作水平;

2.作文水平;

3.创作水平。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筛选和提高。

第一类,差不多就是学习有困难的,思维混乱不堪,语言组织毫无章法,有时候口头能说出东西来,一下笔就惨不忍睹。这类学生通过多年的强化训练,在其逻辑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能把文章写通顺,让人看明白,但流水帐倾向较为严重,干巴巴毫无文采可言。这一类学生通常也不爱阅读。此类学生,基本上是与文学艺术绝缘的。你可以试着努力让他学会基本表达,但你想让他在写作上出现成绩,还是省省吧。不然大家都会痛苦的。

第二类,作文水平,代表能写出有套路的文章来。可能还穿插所谓的“好词好句”,最多能达到优秀作文选的层次。

第三类,有少数阅读量大、敏感、细腻、充满个性的孩子,懂得用文字去反映内心,在行文技巧上已经明显超越其他孩子,甚至形成个人风格。

遇到第三类孩子当然是好事,但第三类孩子的创作有一部分被家长、老师或者说被考试制度伤害,从某个层面上说也算是怀才不遇。那么,当我们发现这一类孩子时,切记一个观念:他很快就会超越我们的,教他,不如不教他。但不代表不予理睬,反而要做好两件事,第一件,重视他,鼓励他,当然,绝不是口头上的敷衍,而是真正地投入进去,一起去分析、改进他的各种创作作品;第二件,引导他做好文学阅读,帮他去除垃圾读物,进入经典阅读。

那第二类孩子怎么办?其实第二类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暂时被掩盖的“第三类”,那我们得负责挖掘出这些人才。当他开始厌倦死板套路化的东西,当他因为拓宽阅读面而想做尝试的时候,要抓住机会,赶紧引导。部分二类作文人才,可能会成功转化为文学人才。

那当我们把一批孩子筛选出来后,那好比一个班级里选出一支足球队,那接下来的训练重点是什么呢?

要说重点,先说比重点更重要的东西——想象力。

所有扼杀想象力的训练与行为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有想象力的人,会创作出好作品,他将来可能成为画家、雕塑家、摄影师、音乐家、歌手、电影编剧或导演、作家诸如此类,没有想象力,最多创作出工业流水线上的浅层文艺产品。

有想象力之后,再把想象力用文字表达出来,我将写作总结为“用文字作画”,看到某件事物、文字,我们的大脑里面开始“放电影”,然后我们将活动的画面用文字的方式描述出来。这就是写作。

与其相反的是阅读,阅读是看到文字之后,头脑里构建静态与活动画面,里面有远景、中景与特写。阅读是文字转换画面的过程,而写作是画面转为文字。因此,我建议从中年级开始,就要减少看电视、漫画之类的作品,因为它们会固化想象力。纯文字更能让大家构建出不同的画面。

所以,文学写作训练的重点是以下几点:

1.想象力训练;

2.逻辑思维纠正;

3.技术纠正;

4.阅读。

成年人高于小孩的是什么?肯定不是想象力,而是逻辑思维。用想象力构建的世界会出现很多失误,那我们就要用逻辑思维去校正它。技术纠正其实算是细节纠正了,可谈性不大,略过。

阅读当然是大块头了,意义不言而喻。阅读是一个思考、接受、储存、激发的过程。写作老师的重大任务之一:将自己作为中介,撮合学生认识作品、作家。文学作品除了提供故事(可以视其为套路)与人物之外,还提供了技术指导、思想、背景、风格甚至是创新精神。

懒得说了,稍微总结一下本人的一些“干货”吧:

一、挖掘创作者及潜在的创作者;

二、所有训练都是围绕想象力的;

三、写作就是用文字作画;

四、阅读意义重大,也是文字转化画面存储训练。

以上仅仅是个人的一点想法,并未经过整理,比较凌乱,欢迎批评指正。


    关注 雨果少年文学写作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