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系统的对虾气泡病防控指导

 

今年第一批虾苗投放已接近尾声,提高早期成活成为目前养虾的重点。近年全国养虾,成功率大多越来越低,实际上,气泡病已经成为对虾养殖的一大隐形“杀手”。笔者对该疾病的危害、发生情况、防控等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希冀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今年第一批虾苗投放已接近尾声,提高早期成活成为目前养虾的重点。近年全国养虾,除北方部分新建的“小棚养虾”区域外,成功率大多越来越低,早期死亡是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气泡病已经成为对虾养殖的一大隐形“杀手”,气泡病在养殖的各个阶段都会发生,是水产养殖中危害最大的病害,我们称为“水产动物第一大病”。

    对虾气泡病危害到底有多大?

案例1:福建东山3月份案例

福建东山陈老板的一口温棚高位池,池塘面积1亩,平均水深1.3m,750W和1500W水车式增氧机各一台,1100W罗茨鼓风机底管增氧机一台。2015年3月16日放10万尾一代虾苗。

4月2日至4日,高温曝晴,4日下午水温达到32℃;

4月5日早晨发现在料台上有6尾死虾,简易测试盒检测水质,pH 8.0、亚硝酸盐0、氨氮0。溶氧仪显示水温29.4℃、溶解氧6.73mg/L、饱和度106.8%、盐度33‰。

现场情况:水面浮有大量虾壳,有大量虾游塘,体色微红,空肠空胃,肝胰脏萎缩,多为刚蜕壳的软壳虾,全长1.5cm至4.5cm不等。随后带病虾回药店做常规检查和肝胰脏弧菌分离。镜检发现大部分虾须里有气柱,部分气柱可能已被机体吸收,肝胰脏均分离出大量弧菌。当天全池泼撒“速解安”一包(1kg,有效成分为表面活性剂),之后泼二溴海因(500g,含量10%)一包。



4月6日,病虾死亡数量明显减少,但料台中的虾全部空肠空胃、肝胰脏萎缩,建议排塘。



案例2:江苏赣榆4月份案例

江苏赣榆县宋庄镇东郑村一大棚虾苗标粗塘,面积0.7亩,水深0.8m,一台0.75kw充气泵底管增氧,水体盐度16,比育苗场盐度低2度。4月份放仔虾220万尾。



4月27号多云转阴,下午1时,气温19℃,水温23℃,简易测试盒测定pH值8.2,氨氮、亚硝酸盐未检出,进水后使用大包肥料(带有化肥气味)肥水。

4月28日上午放苗,下午1时,气温19.5℃,水温23.5℃,pH值8.4,氨氮、亚硝酸盐未检出。

4月29日晴天,气温升高很快,导致棚温、水温大幅升高,下午1时,棚内温度29.5℃,测水温28.5℃度,pH值9.2,氨氮、亚硝酸盐未检出。

当天下午1点半,喂料时发现很多苗在水面缓慢游动,不下沉。水体透明度低,约10cm,以小型绿藻及硅藻为主,水面有气泡不散,底管增氧气量很小。镜检上浮仔虾,体内有大量气泡。



处理方法:采取揭开大棚塑料膜通风,换部分井水,并泼“速解安”(表面活性剂)、“激活”(植物多糖)后,上浮的虾苗逐渐减少,由于虾苗太小,具体死亡数量不清,标粗17天后卖苗。

    案例分析

1、对虾气泡病以往认为只在幼体及稚虾中发生,实际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是常见病、多发病。急性死亡一般发生在连续阴雨天后突然大晴天,水浅、藻类单一、以小型藻类为主的池塘更易发生。

2、气泡病急性死亡的典型症状是严重的全身白体、白鳃、肿鳃,都是气泡堵塞血管和进入组织造成的,而较轻微的气泡病以尾部发白为主。



    气泡病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危害有哪些?

危害之一:直接死亡,急性气泡病堵塞血管引起急性死亡,可能前后一两个小时不到就发生了。而且只要条件适合,它可能连续几天反复发生。

危害之二:继发细菌病

慢性气泡病不会致死但是肌肉组织、血管损伤,病菌可以轻易的趁虚而入打死繁殖,所以红须、红肝、红肠、红尾、红腿,黄鳃、黑鳃,烂眼、烂尾等等的症状也会随之而来。

危害之三:诱发病毒病

近两年白斑病毒的检出率也居高不下,病毒病的爆发也是需要有条件的,其中对虾的免疫力低下是尤其重要的原因。发生气泡病以后各种脏器、肌肉组织损伤,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得以大量复制,进一步破坏各种脏器和组织。3~4天后达到死亡的高峰。

危害之四:加重死亡

病虾(原发性轻微的细菌病或病毒病)或蜕壳体弱虾更容易到水体表面游动,更容易发生气泡病,雪上加霜,加重死亡

危害之五:生长慢

全身血管、组织、器官(特别是肝脏)损伤即使逐渐修复其功能也不如之前,比如肝脏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差了,对虾的食欲就无法提高;如果再加上继发细菌病和诱发病毒病后,那后果就更加严重了。

    何为气泡病  ?

气泡病是指水中的溶解气体(主要是氧气、氮气)浓度高于水产动物体内的气体浓度,气体透过鳃、皮肤等表面进入血液或组织,或原来溶解在血液或组织中的气体,由于温度或压力的变化,在血液及组织内形成气泡栓塞或在移动的过程中对组织造成损伤,从而引起的病害。

    气泡病发生在何种情况下?

1.水体溶氧突然增加。如雨后天晴,北风转南风,肥水过快等,气泡病的发生90%以上是由这种情况引起的,在生产中需特别注意。

2.水体溶氧长期偏高。这是由于放苗前期水质过肥,藻类光合作用过强引起,(翠)绿色水质更易发生,因此养殖过程尽量避免使用或单独使用化肥肥水,放苗前保持10-20cm的透明度。

3.底质偏酸。底酸池塘一般水体总碱度也较低,水体缓冲能力差,进而导致pH值日变化极大。一般来说,pH值早晚相差0.3-0.5正常,但西场地区能保持在1.0之内的池塘已经很少。pH值早晚相差较大的池塘,即使下午酸碱度在8.5的正常值以下,也有可能发生气泡病。

4.池水过浅。阳光较好时浅水塘温度上升较深水池塘快,水体中藻类、青苔(水浅易生)、底栖藻类产氧增加过快,是气泡病发生的促进因素。

5.水体溶氧向空气溢出过慢。如无风天气、增氧机使用较少、未加过水等,也是气泡病发生的促进因素。

    如何判断是否发生气泡病?

1.根据症状判断:对虾在水面快速弹跳几下,然后身体失去平衡沉底死亡;发病对虾蜕壳,软壳,鳃部及尾部易发白;多数在下风口发生;多数池塘发病时对虾吃料正常;天气稳定时早上不见下午见。

2.根据发生时间判断:下雨后突然晴天最易发生,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均可能发生;如果天气一直晴好,则多在下午3点以后至天黑出现,早上不见。

    如何防控气泡病?

1、保持较高的水深和较强的增氧能力,这是基础。

理想的池塘有深有浅,浅处水深1.5米左右,深处不低于2.5米,水深的池塘易于稳定。放苗时水深也不要低于1.5米。保持较高的增氧能力,易于稳定溶氧,同时防止后期缺氧,如放养虾苗4~5万尾/亩,每亩需要2台1.5KW的增氧机,平时可安装1台,另1台备用。增氧机多,不是一直开,而是根据需要关键时使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2、“老水”放苗或推迟放苗。

清塘消毒后,水中生物逐渐繁殖,很长时间处在不平衡状态,藻类繁殖很快,很难避免气泡病的发生。“老水”中生物丰富,清塘后补充部分“老水”,能缩短平衡恢复的时间。“老水”可选用上一造养虾后的水,或临近的养虾池或养鱼池的水,发病虾池的水勿用。补充量灵活掌握,建议加“老水”50公分以上,为防止野杂鱼虾等进入,要用100目以上的筛绢网过滤。大家担心病原是不是存在,这也难免,但一般养成功的虾池或未发过病的虾池或鱼池中,传染性强的病原不多。没有老水的池塘,适当推迟放苗,以“水蛛”(枝角类或挠足类等)出现为标志,也有好处。

3、遮荫。

光合作用过强是气泡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那么,适当遮荫会有效。夏天高温天气,遮荫还能降温,减少昼夜温差。因而,若有条件,用遮荫网遮荫是最简单的方法。通威公司推广的“渔光一体”对预防气泡病也是有益的。



4、灵活使用增氧机增氧及曝气。

淡水池塘,水温25℃,饱和溶氧8.25mg/l;水温30℃,饱和溶氧7.56mg/l,这种溶氧值在生产中很容易达到。我们的经验,小虾苗溶氧饱和度超过108%,大虾溶氧饱和度超过115%,持续几个小时就有伤害了。而一般池塘,每天溶氧变幅多数小于4mg/l,这样如果表层溶氧每天不超过8mg/l,底部溶氧控制在4mg/l以上相对就安全了。只要控制好增氧机,晚上底部溶氧低于4mg/l开增氧机增氧,白天表层溶氧高于8mg/l就开增氧机曝气或将表层溶氧搅到底部,这样整个池塘溶氧控制在4~8mg/l内,还是能做到的。增氧过多也是不好的,如早晨底部溶氧在6mg/l,就偏高了,若水浅的池塘或阳光明媚天气,下午底部溶氧超过8mg/l的可能性很大,其实这时需要前一天晚上少开增氧机,以降低溶氧。及时掌握水体溶氧值,灵活使用增氧机,不仅能提高增氧效率、降低电费,也是防气泡病必须的。目前推广的溶氧智能控制系统对溶氧的监控是较好的。



5、适当换水。

对于水源安全又方便的地区,如江苏如东用地下水微流水换水养虾,换水既能减少气泡病的发生,又能在气体过饱和时控制气泡病的发生,是当地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上午测定溶氧较高时,适当地换低氧水是避免气泡病的较好方法。水源不安全,就不要换了。

6、使用稳水的有机物质及活菌产品,慎用肥料。

低氮高碳的有机质及发酵物(如“稳水多”、“利苗多”、“利饵多”等),营养全面,缓慢释放,各种生物均有所得,能加快浮游动物等大型生物生长繁殖,缩短生物不平衡期,其中部分物质耗氧,又能缓解溶氧的快速升高,综合稳定水体,可作为以上方案的补充。但不同水体差别较大,常常效果不好。特别是部分高位池,底铺膜或砂,加上彻底清塘,造成水体营养缺乏,活性物质极少,生物几乎没有,少量使用这类产品作用不大,大量使用成本又高,多数达不到目标。有时急于调水,又使用大量肥料,反而利于藻类繁殖,气泡病发生率更高。因而,要多摸索,找出适当用量,不用或慎用肥料。

7、使用降低溶氧及控制光合作用的产品。

溶氧较高或已经过饱和的池塘,除使用上述换水、遮荫、增氧机曝气等方法迅速处理外,还不能解决问题,为防止急性气泡病的发生,可采用曝气抑藻(如“速解安”)、絮凝(如“爽水安”)等方法,万不得已,也可适当杀灭部分藻类(如“苔藻净”),杀藻后要解毒并防止缺氧。


    关注 海健疫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