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书》读书笔记与读后感

 

龙应台的中,第一部叫做《孩子,你慢慢来》,第二部是《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第三部叫做《目送》。...



十几年前,当网络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远在东京的我身边的中文信息异常匮乏,只能通过免费发放到学校的知音报和一些少的可怜的中文杂志了解一些国内的动向。当时和父母的交流除了电话以外主要是写信,老妈也会时不时邮寄一些剪报,摘录一些好的文章和杂志寄给我。我记得当时就有报纸上连载的《写给安德烈的36封信》,虽然当时的年龄和安德烈差不多,但是教育程度、眼界、修养等等远没有达到欣赏这类文章的水平,加上对于“安德烈”这种外国名字有抵触感(书名要是《写给二狗子的36封家书》估计会耐心的读下去((´∀`)),于是匆匆翻了一下就放在了一边,脑海里只留下题目的影子。

时隔多年,终于知道这36封信是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中的一部,第一部叫做《孩子,你慢慢来》,第二本就是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第三部叫做《目送》,于是这几天在飞来飞去的出差、打不完的口水仗中,把这三本书读了下来。

台湾人的中文往往优雅而细腻,小时候很喜欢读刘墉的书,那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儒雅和智慧很是吸引人。而龙应台本身是文学科班出身,加上多年的历练和岁月的沉淀,相比刘墉,笔锋更为干练,文采更为出众,加上这三本书完全发自于真情实感,所以读起来很受感染,能深深体味到为人父母,为人儿女的那种温暖和爱,非常值得一读。

逐册来看:《孩子,你慢慢来》,虽然因为自己没有孩子,从来没有体会过养育一个小生命逐渐成长时,作为父母的那种艰辛与快乐,但是并未妨碍对这本书的理解与共鸣。家里三岁的小侄女,眼瞅着从扔一个小兵乓球就乐得喘不上来气的小葡萄渣到撅着小嘴委屈吧唧地不愿去上幼儿园的小丫头,孩子的那种单纯,可爱,至真至美,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感知力,以及身为长辈看到孩子时涌现出的那万种柔情,不可不说是人间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第二册《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和第三册《目送》是一口气读下来的,从18岁成年有了自己相对成熟的价值观,到为生活,工作努力拼搏,突然有一天发现,坐在一个饭桌上吃饭的人都比自己年轻了,自己说话开始被很多人当回事了,原来觉得高大无比的警察叔叔看上去不过是个小毛孩子了,大街有些看上去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小子开始管自己叫叔了,还有一些比自己还小的人早早离世了,其实这个过程快的不得了。而我们在应接不暇的生活激流中,是否注意到,小时候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的父母,咋就从相貌,体力,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到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了那么大的变化呢?



其实我的父母是属于很与时俱进的那种,不但有知识,有文化,生活经历丰富,而且对新鲜事物(比如智能手机,电脑,微信,QQ,支付宝,网购,云笔记等等)接受能力之强,掌握速度之快到了令人惊诧的程度。和我们之间的沟通也很多,在外13年,每周六1-2个小时的电话从来没有中断,现在年近70的父母,依然可以逻辑清晰的跟我们讨论科学问题,哲学问题和社会问题。但他们年轻时艰苦的生活留下来的烙印(比如生活的超级节俭,比如愿意用更多的时间来省一点钱,比如希望儿女从事拥有稳定收入的工作等等)还是经常成为家庭对话中的争执点。而恐怕最让我们难以接受的是他们全身心投入的,细致入微的,不惜牺牲一切还不求回报的对儿女的爱。殊不知我们漂泊在外多年,早已习惯了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身边的种种问题,早已养成了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尽量不欠人情债(哪怕是骨肉至亲)的性格与行为方式,而这种如潮水般的爱其实有时是让人受宠若惊,难以承受其重的。印象特别深的有一件事,十几年前每每回国探亲,返回时总是背一些书,杂志,剪报回去。有一次坐在东京的小屋里收拾带回来的东西,突然发现很多整版的剪报的两边余白都被齐齐的用剪刀裁掉,而下剪之处恰到好处,绝对没有伤到一点内容,就是老妈希望能尽量减少一些儿子的负重,不惜一张一张的认真剪好,用她的时间和生命,换我的一点点轻松,注意到这件事的一瞬间,眼泪就流下来了。。

但读完这部书,实话实说,我有一点点释然,其实,有的时候心安理得的接受别人的关爱也是一种必要的行为,因为这其实也是一种爱。读过这人生三书,我们可能会对我们的父母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也可能能为我们在和自己的父母,子女相处时的种种困惑找到一些不一样的答案...没事的时候,就读读这本书呗。


    关注 We爱读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