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海上钢琴师》:极致浪漫主义史诗

 

在IMDB,《海上钢琴师》(Thelegendof1900)的评分只有7.8,没有进IMDBTop250,在某些评论家眼中,被看作过于理想化而赋予不切实际的骂名。但正是这部电影的极端浪漫主义,给观众感受到一位“异类”的生命史诗。...

- 点 击 上 方 “ 新 闻 学 生 1 9 7 9 ” 关 注 我 们 -
在IMDB,《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的评分只有7.8,没有进IMDB Top250,在某些评论家眼中,被看作过于理想化而赋予不切实际的骂名。但正是这部电影的极端浪漫主义,给观众感受到一位“异类”的生命史诗。

宁愿在自己的世界里死去,也不愿意让自己成为另一个世界的异类。

这是也许是我们所有人的想法,只是有人让自己属于所有的世界,而有的人则忠于一种环境罢了,这没有心胸的宽广与狭隘之分,更不存在那种人更优于另一种人的论断。思维的路线是不是一种和实践的反比,这我说不准,但是1900所身处的那一点,散发出的无数的想象力和诠释艺术的活力,是没有谁可以做到的,《海上钢琴师》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一部悲剧电影,它所要展现的仅仅是一个特殊的人的一生而已,悲剧本身有很多种,我并不认为英年早逝比丧失活力更充满悲剧性。心灵的禁锢到底代表什么,我们都很难说清,普世的价值能否去定义一个人是否拥有心理上的疾病,也是同上帝一样是未知的。如果人的终极意义是美学价值的话,那么像1900这样一个禁锢在狭隘的心灵中的人,似乎是最高价值的模板。而这部电影,与另一部电影《香水》,极尽所能甚至将法律完全藐视而研制世上第一香水的主人公的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1900的上帝视角下,我们这般狼狈与无能。这种无能到底是源于那种自认为无所不能的感觉同自知之明之间的落差,电影通过1900与爵士乐手的斗琴体现的淋漓尽致,爵士乐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代表着我们这些正常人,我们这些自认为无所不知、适应力超强的社会物种。1900利用他的超凡的天赋击败了所有游轮上的人们,然而他的一生却告诉我们,他在我们面前既不是神,也不是怪胎,而是和我们一样平等、自由的生物。对外界的环境疯狂的适应,会造就一个毫无美学价值的废物,可是站立在一个空间点上却拥有终极意义的人,迎接他的就只有生命的过早终结。这两种状态到底哪一种是人们应该有的,早已不是争论的焦点,心理学煞费苦心的去研究如何治愈一个被心灵禁锢的人,不论是否成功,它得到的也只是另一种平等的心理状态而已。





"You asked for it, asshole."

这是1900在斗琴的最后一曲之前,对那个看似不可一世的爵士乐手说的话,电影表现最后一曲的震撼力,是用画面的重复叠加以及在他与观众之间镜头的频繁切换来完成的。这种俯看全场的感觉,无论如何都显得十分无情,电影并不是想表现在1900的眼中,其他人一切的音乐都是垃圾,而是想要表现在情感之外,一切的美学都是空谈。人们可以模仿,更可以机械的复制,但是对于一个靠情感来诠释生命的人,这就如同是在玷污他的生命。电影在唱片录制的那一幕,似乎是解释了前后所有的情节的缘由,他既不愿让自己的音乐脱离自己的手指,更不愿意让他的音乐成为无情的复制品。音乐如同爱情一样不容侵犯,而爱情和艺术却都等同于他的生命,当生命进入另一个世界,那么他的艺术和情感也将面临这抉择,这种对环境的恐惧我们都存在过,可是却没有谁能真正去思考过适应力背后的代价,那就是美学意义上的欠缺。

美学是人们最能轻易放弃的东西,所以在生命和也没学面前,我们大多数人宁可选择生命,因为我们认为生命的延续就是美学的延续。可是美学本身是笼统的学科,没有人会在生命过程中去在乎我们的生命是否存在着美学意义,制造终极意义的人或许不会懂得什么是意义,可是并非刻意制造又懂得自身的奥秘的人,似乎只有在电影中才能寻得到。1900明白什么是他应该带走的,也明白他能留下什么,就电影本身的情节来说,他的知名度远远够不上的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可是他却可以明白,知名度本身是对他的玷污与糟蹋。他宁愿随着爆炸声远离人世,也不愿意在那种位置的恐怖阴影下苟且偷生,在名利的沉浸下失去原始的自我,依照尼采的哲学,他是一个能拥有和发挥原始本能的人,却不是一个强壮的超人,超人改变世界亦能保持自我,而他却只能保持自己不变。可是就这一境界,世上又有几人能够达得到?我有时就会思索,假若给我一个能够诠释美学的力量,我是否也宁愿死在这里?

登船梯,下到一半便不再下去。电影制造了艺术片上惯用的煽情,但足够让整个情节趋于思维上的明朗,这是我们的世界而不是他的。也有另一种他们的世界就不是我们的,在面对适应力成形后的变革空间或时间,在面对新时代的迅速更替和变化的时候,我们又当怎样选择,是逃避还是植入他们?“励志”本身只是生活态度的一种而已,价值是均等的,代表人类的智慧和生命的完美的元素可以是不同的,但意义是平等的,而所谓的生活轨迹或生死态度,仅仅是我们选择意义的方式罢了。





(部分观点来自:本元hermes)文字[b]曹慧仪[/b]

[b]微信编辑倪圣依[/b]

点击文章链接,回顾往期热文:

记录丨校园霸凌 | 当剧场上演暴力

调查丨珠海读本:一张热水卡的前世今生

人物丨网络女主播——镜头之前,屏幕之后

深度丨恒大 · 亚冠记忆

好摄丨京剧名剧《望江亭》

评论丨为记者正言:没有雷霆手段,怎怀菩萨心肠视频丨黑胶信使的坚守


    关注 新闻学生1979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