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大学】考研的专业、院校和导师选择

 

因为学习方式的彻底变化,学校、导师和专业都会对这个研究生读出来的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每一项选择需要停下来再思考思考。...



请点击上面
洋哥微言关注~

如果你喜欢我写的文字~

【洋哥心语】在辅导员这个岗位上,如果不留下些什么,总觉得是一种遗憾。

前面几篇提到的都是上不上研究生的问题,从这一篇开始写一写怎么上。研究生的意义前面几篇都说到了,大家可以点击最下面前几篇的链接回顾一下。因为学习方式的彻底变化,学校、导师和专业都会对这个研究生读出来的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每一项选择需要停下来再思考思考。

写到这我总是觉得,读研其实和做社会工作也是一样,最成功的不是上来就干的,而是把一大部分时间用来想怎么干,之后才着手去干。读研的前期选择是同样一个道理,想清楚了自己去哪读、跟谁读、读什么,后期的无论是保送还是考试,都是简单的事情。

专业很重要

为什么不先说学校,而是先说专业?我之前总会提到那句话,“本科选学校、硕士选专业、博士选导师”。我是很赞同这句民间传言的,硕士时期,专业已经要影响未来的就业选择了,我们听说本科出来工作不干本专业的多,听说硕士或者博士出来不干本专业的就少很多了。所以专业的确定,在我看来,是优先于学校和导师选择的。

其实说选专业也简单,就是一个跨不跨专业的问题。

不跨专业,难度低,甚至可以说是难度最低,能理解,因为近几届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知道的信息已经足够多了,对专业的了解也比多年之前强,同时学校现在也都在逐步开放转专业,这样一般在大四的时候,专业基本和兴趣点能一致。这块就不多说了。

跨专业,难度大,但同样能理解,本科所学专业可能是被调剂、或者上了大学逐渐发现新的兴趣点和人生追求,所以打算在考研的时候换一个自己有兴趣而且有竞争力的专业。但是,但凡选自己感兴趣的,都需要付出点什么,这是万物真理。无论是保是考,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考研or面试难度大,需要先说这个很实际的事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考研成功比例小很多。除非你是特别想换专业,并且对你所感兴趣的专业有比较多的了解和很强的信心,否则我觉得选择跨专业考研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原因大家都能理解,跨专业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新的学科知识体系,不是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能掌握并运用自如的。如果是“小跨”,类似专业的变动,那就好很多,难度也会相应降下来。

如果是铁了心非要考,我建议早做准备,在大学期间把想考的专业去旁听一下或者修个二学位最好了,这样复习起来会轻松的多。总结起来就是,你得提前做好知识和心理的双重准备,如果你今年打算跨专业考,到现在还没开始琢磨这些事,那我强烈建议别考,时间来不及。
院校选择多

到了研究生的最大变化,是可以选择科研院所读书了。这种读书所在地方的变化,也会深刻影响着你读研的方式和未来的趋向。

先说科研院所的优势:

1、每月有工资,相当于有个小工作,基本读书不花钱甚至还能攒点;

2、一般第一年都是去各大985学校委培,第二年开始真正的科研,基本都是实打实的干项目,从提升实践能力的角度来说,更强;

3、整体来说,考科研院所的成绩要求相对比高校要低,院所没有本科生,大家考都算外校的,公平,但也有极少数院所分数要求极高;

4、还有不少院所是毕业留下工作的套路,可能逐渐在减少,但是现在还有。

再说高校的优势:

1、还是校园环境,人际关系简单,特别是对一些还不想离开学校、还不太成熟的人,是巨大优势;

2、课余生活比较丰富,人文科技的融合还在,这对于未来的更大进步实际上意义重大;

3、偏重于基础教育,在学科的基础能力学习上有些优势;

4、毕业选择更加自由。
还有就是高校之间的差别。对于学校我是强烈建议,不要选择一些同档次的学校去考,更不要降档次去考,那就失去了校园对于人的内在塑造的意义了。选学校很重要,就是因为读书,不是说哪知识多就去哪读,校园的氛围对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好学校就是有优势,就值得我们努力一下。

当然了……尽力而为之后,还需要量力而行,大家都知道清华北大好,关键这个就真不是靠努力就能上的,毕竟是和全国最牛的一批人pk啊。决定的院校层次必须和自己的考研实力差不多才行,最好选择既具有挑战性又力所能及的地方,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报考分数要求高一点、质量好一点的学校,站着够不着,跳起来能摸到的学校,最好了,这样人也有动力。
导师啊导师

为啥把导师放最后啊,不是我觉得导师不重要,是因为如果就读研的三年来说的话,这个因素影响没有专业和学校大。但如果你想读博,你把导师放第一位去。

不一定写出来的牛就是真牛。网上写的个人简介不一定能代表什么,除非能写出来是院士、长江学者等等这些很容易理解的头衔,其他的写什么发表了多少篇文章、接了多少个项目你其实也不知道有多大分量,有可能都是自己学生写的,要求学生给他挂名的。所以不要信广告,要信疗效。写的专业方向是“基于天然高分子原料的多孔材料”,也有可能就是研究冻豆腐的。

不一定大牛就合适你。大牛导师还是有很多的,但不一定就是合适你。导师项目多、经费多、学生多,很容易大树底下好乘凉,也容易选方向,也容易做出来。但是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很可能导师没有时间亲自来指导你干点啥,你可能名义上是A导师的学生,但三年都跟着a导师在读。一些年轻教师,缺少资历,影响力小,但是能够带着学生真的一起干,哪有问题都能随时指导,学生得到的收获也不一定会很小。这两方面各有利弊,大家还需要各自考虑。

不一定科研厉害脾气就好……我需要加个省略号是因为我也挺无奈,这种完全和知识能力水平无关的东西,并没法说是好是坏。关键是合适,你能够在导师的影响下,心情比较愉悦的做出东西来,得到进步和提高,没得心理问题,就是没浪费这三年时间。

一切都是需要提前做准备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你想要去的导师的学生,亲口问问情况,如果他不坑你的话,你应该什么都能知道。
专业、院校和导师,这三方面并不是完全按照顺序的关系,中间是有交叉的,也存在相互的影响,大概做个表格,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具体项目的分值权重,然后给每个项目打个分,一加和,差不多就能明白,如何去选择了。

【说大学】给读博找一个理由

【说大学】工作三年和读研三年的价值分析

【说大学】对于读研,你是不是还有困惑?

~~~~~~~~~~~~~~~~~~~~~~~~~~~~~~

育人须有术,教育求本心。

祝福你们,在波澜起伏中一帆风顺,在挫折困难中茁壮成长。

如果你愿意,可以加小编的个人微信:sunnylxw657


    关注 洋哥微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