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教育,会引导孩子坚定的以目的为导向?

 

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都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我们如果了解的越清楚,我们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就会更主动,更有效!...





在我【问题分析与解决】的管理学课程中,我多次讲到过一个关于孩子教育的案例,那是关于一个孩子在放学回家后,用电饭煲做饭的故事——

一天下午,孩子放学回家,按照惯例拿出电饭煲的内胆,去打开米缸,取米做饭,这些习惯了的动作,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是一个工艺的流程在自然的进行着……但是,今天却发生了一个意外。

米缸里的米长虫了,而且还有能飞出来的虫……这对孩子实在太刺激了!他一是被吓着了,但很快被又兴奋了!他急切地想等到爸爸妈妈回来,告诉这一切的发生,米缸里怎么生虫了,而且是能飞的,太可怕了,不对!是太不可思议了!……

当爸爸妈妈回家进门的那一刻,孩子一边大声地喊爸爸妈妈,一边急切地说:“妈妈,妈妈,我们家的米缸长虫了!好多虫!你们快来看呀!”当然,妈妈在半信半疑的情绪中,已经被孩子拉倒的米缸旁,接下来,这位妈妈看到米缸中虫的反应是:“唉,叫你爸爸要把米缸密封好,就是懒得动,……”或者:“都说了这款米容易生虫,你爸爸就是记不住,还是买了它,唉,长虫了咯!”。总之这位妈妈的反应,就是寻找原因和责任的思维。

当孩子再想拖着爸爸也去看的时候,爸爸说:“不用看了,肯定长虫了,看你那满脸虫的表情,就知道了了。宝贝,你做饭了吗?”

这一问,把孩子给问愣住了!—— 为什么要问我做饭了呢?不是米缸长虫了吗?米缸长虫了,怎么做饭呢?——所以,孩子突然楞在那里,不知道如何回应他的爸爸,可是爸爸还是很坚定地在追问:“宝贝,你做饭了吗?”

“没有。”孩子弱弱地答道。爸爸笑着轻声地继续问:“是不是米缸长虫了,我们就不用吃饭了?我们就不饿了?"

——不是的。

那你怎么不做饭呢,宝贝?我们家米缸里长虫了,那楼下王爷爷家的米缸里也会长虫吗?王爷爷最喜欢你了,你也喜欢王爷爷,你说王爷爷会愿意借米给你煮饭吗?

——王爷爷会愿意的。

还有,我们家楼下路口的苏果超市,也有米卖呀,爸爸平时带你去看过,并告诉过你价格是多少对吗?宝贝,你不要告诉爸爸,你不知道,你手头没有那几块钱哦!

——我知道,爸爸,我现在去买米做饭。

恩,很好!谢谢宝贝!



在【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课题中,非常强调的是以目的为导向的思维模式。孩子做饭的目的是解决饿的问题,当米缸生虫了,这个困境出现的时候,以目的为导向的思维模式,此时的第一反应是:还有哪些途径能完成做饭的任务,达到解决饿的目的?

而非以目的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就会被困扰在米缸为什么会生虫的问题中,我们显然可以判断出来,这个原因的寻找,以及这个原因造成的责任寻找,在当下都是无法实现做饭解决饿的目的的。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被困扰在这些非目的性的问题中。

经营者,一个内心强大的经营者,比如老板,是具有强烈的以目的为导向思维习惯的。他们的行为不会远离目的,不会偏离与目的相关的价值,而跟随自己的情绪,性情,生活习惯来决定经营行为的。这是经营者职业的核心素养!

我还亲耳听过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说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他与他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身体不好,他很孝顺,小小年纪,就要早早起来挑水浇菜地,完后,才去上学。

那时,家里菜地附近只有一口井,那井水大概也就够他们家菜地一户使用的,所以,他总是要早早起来,否则,当其他大人们用了那个井里的水,他就不够了,就要到很远地地方去挑河水来浇菜了。他挑不动,也时间不够,因为他还要上学去。

于是,他就希望自己比别人起得更早来用井水,当然,他说他一生都不敢奢望其他人会体谅自己,会照顾自己,哪怕那个时候自己还是个读小学的孩子。

他一直坚信,能体谅他人的人,是成了大事的人,而成大事的人不多,所以人在困境中不要期望被人体谅和帮助,一定要靠自己!但当自己成了大事的时候,却一定要主动去体谅他人,帮助他人,这才是一个值得成功的人。成功降临到他的身上,才不会枉然,成功,就为了能更好地帮助他人呀!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每当他起早一点的时候,那些大人们也会跟着再一些到来,他们也不想去远处挑水,想偷一点这个懒。没有办法,这孩子就是不想让体弱的妈妈干农活,要担当起男子汉的家庭责任,而且还一定要用这口井水,在这个强烈的目的导向激励下,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完全的方案。

他连续好几天,在四、五点就起床,来到井口边,把水舀出来,不是马上去浇菜,而是快速地倒在井口的旁边,快速地将井水消耗掉,让水慢慢渗到自己家的菜地。这样,当大人们早起来到井口的时候,井口已经几乎没有水了,然后看到旁边这孩子的对井水的执着,几天之后,大人们开始恢复了过去的懒觉,甚至之后,想都不想再来井口了,因为,他们的下意识已经形成了【那个口井是那孩子的】认知了。

以目的为导向的思维模式,在经营管理的职业推进中,十分的重要。而这个思维模式的建立,往往就是在孩子的家庭生活习惯中形成的。等到我们长大了,想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改善,重建这样的思维模式,将是十分艰难的。

比如说我们从小到大,都接受着学校的老师,甚至爸爸妈妈的教育,在面对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先把会做的做完,不要被过程中一道不会的题拦截了,这样就没有时间把其他会的完成,而造成分数不好的结果。

一复一日,年复一年,几乎人人都这么说,这么指引,我们就把这个规律记忆到大脑和生命里了。到了我们长大后,开始工作了,这个【先把会做的做完】的思维模式也一起被带入到了我们的工作中,于是时间管理,工作的轻重缓解管理,紧要工作的急速管理等等,都会常常被这个【先把会做的做完】的思维模式障碍,而效率低下,学习成长速度是越来越慢。

原因非常明显——我们会做的,不是职业工作中最紧急、最重要的呀!我们没有把最紧急、最重要的工作先做,就是极大的错误!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要把孩子培养成经营管理人才,从小引导孩子【以目的为导向】的思维,是多么的关键和重要!文章开始那位父亲引导孩子在米缸长虫的情况下,依然要以目的为导向,就是在家庭生活中训导孩子建立坚定的经营管理思维。

我非常期望大家能从这些小小的案例中,感受到我们家庭教育,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都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我们如果了解的越清楚,我们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就会更主动,更有效!

就如何培养孩子的经营管理思维这个话题,明天【聊爸】还会继续详细讲解,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明天的【家庭教育与未来职业瓶颈的突破】见!







【家庭教育与未来职业瓶颈突破】已经发布的系类文章

01 你说呀,你到底是为什么?……

02 小学六年——如何开启孩子职业素养的黄金启蒙期?

03 行政高管,需要从小得到哪些鼓励和训练呢?

04 理科与文科之间的思维鸿沟,是如何产生的?

05 什么样的人,在用200万消费【总经理】?

06 收藏吧,这几张图不是心灵鸡汤,但会很有用……


    关注 蓝迪智慧乐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