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读了这篇文章,你也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天才!

 

IQ的由来

“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早教班启发孩子大脑”...



关注我

微信号:babayaoqiang(←长按复制) 每周一期,期期精彩,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号《爸爸要强》。

引言
“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早教班启发孩子大脑”......

“奥数不好就考不上重点学校”......

“入职前先做一轮IQ测试”......

这些在中国被使用的热热闹闹的概念,其实来源于80年前美国人的发明。

发明IQ标准测试的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刘易斯·特曼,他从1921年开始把研究天才、拯救人类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为此他特别从加利福尼亚许多小学中挑选了最聪明的学生,再对这些学生进行了智力测试,成绩排在前10%的再进行终极测试,最终,他从25万名小学生中挑选了1470名智商在140-200之间的最厉害的学生。之后,特曼关注、追踪、记录下他们受教育、生病、心理健康、工作时的情况。。。。。

所有的内容,整个过程持续了30多年,这也成为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学研究之一。



决定性因素 / 真相

Factor / Truth

特曼深信他挑选出的这批人一定会成为未来美国最伟大的精英人士,可是最终结果却是,这批孩子在成年后大部分人生活平庸、事业草草收场,也没有任何人获得诺贝尔奖(讽刺的是,曾经被特曼测试淘汰的肖克利和阿尔瓦雷茨却获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如果IQ的高低和最终取得的成就没有必然关系,那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成功呢?

加拿大最受欢迎的精英运动是曲棍球,它甚至已经普及到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这项加拿大全民运动使得超过15岁的孩子有机会参加四个级别的青少年联赛,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最终冲击到甲A联赛这一最高桂冠,而这项运动的参与者成功与否似乎取决于球员的个人价值:成绩和能力,可是真相果真如此吗?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本期推荐书目《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作者是著名的英裔加拿大人,也是《引爆点》的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他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分析出单纯从某些点总结个人成功因素是不客观的,因为人从出生开始并非一无所有,他们都有潜在的优势、非凡的机遇和文化传统:这些来源于他们成长的年代、生活的地域、家族的遗留,所以,仅仅了解一个人是如何成功的还远远不够,需要深入的揭示出他来自何处,为什么他能够成功,而其他人却没有成功?



01

时间机遇

就如同上面举的“通过努力”成为加拿大曲棍球顶级联赛球员的例子,书中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观察到,甲A联赛的球员大多出生在1-3月份,其中1月份出生的球员是12月出生球员的5.5倍,而这仅仅是因为加拿大曲棍球联赛法定注册时间是1月1日,俱乐部认为越接近这个日期的人未来机会越大,因为时间的差距会给球员成长的体质造成不同影响。

让我们看看英国足球联赛,那里的球员注册法定时间是9月1日,所以,在英国的球员大部分出生在9月-11月份。

而学术界也是如此,TIMSS(国际数学及科学评测趋势测试)发现,同一个年龄区间,出生最早的孩子比出生年龄最晚的孩子成绩高出4-12分,而未来这个微小的成绩差距就决定了谁能够赢得去接受更好教育的资格,而谁最终将会被淘汰。

02

勤奋刻苦,10,000小时的练习积累

众多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平,他们对某项技能的练习时间必须超过10,000小时。10,000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3个小时,或每周练习超过20个小时,而且需要持续10年左右。只有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让人脑吸收各种技能信息,也才能确保一个人成为未来的专家。

在音乐界这个最讲究天赋的领域,其实也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后天的储备才是最重要的。20世纪90年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柏林音乐学院长期调研发现,那些从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的孩子们,每周都是练习大约2-3个小时,但是在8岁之后就出现了练习时间的分化。那些未来取得卓越成绩的孩子开始增加练习时间,9岁时每周练习6个小时,12岁时每周练习8个小时,14岁时每周练习16个小时,一直持续到20岁左右,他们已经练习超过了10,000小时。而那些只能算作优秀的孩子们总共练习时间在8,000小时,那些最终把音乐变成兴趣爱好的孩子们练习时间只有不到4,000小时。

《异类》总结出,一个人要最终成功,需要有时间机遇,也要做好10,000小时的专业技能练习积累,而且,你最好在满足前两者条件的情况下恰好在20岁左右,那么成功就在你眼前了。
“天才”比尔·盖茨






PHOTO BY WILSON
我们都熟知的从哈佛大学退学创办微软公司的天才比尔·盖茨,他的父亲是西雅图的大律师,母亲是银行家的女儿,所以,盖茨在七年级时就可以转学到西雅图专为上层家庭开办的私立学校上学。

1968年正是计算机刚刚兴起的时候,很多大学都没有这种时髦的机器,而盖茨所在的学校就由家长们募捐了一台。所以,盖茨很幸运的在七年级时开始接触并学习到电脑编程。很快,盖茨同学的父亲,一家电脑公司的创始人,邀请盖茨为自己公司测试软件程序,他也得以拥有比别的孩子多得多的时间接触到电脑。后来,盖茨又在家附近的华盛顿大学找到了凌晨3点-6点免费试用电脑的机会,以至于多年后盖茨的母亲还纳闷的说“我们常常觉得奇怪,他为什么每天早上起得那么晚”。正是这些机遇给了盖茨充分的训练时间,也才让他在上哈佛大学时就已经积累够了超过10,000小时的练习时间,最终成就了他从哈佛退学创业的成功。




个人计算机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间是1975年1月《大众电子》杂志封面报道了第一台计算机----Altair8800,从此开启了人类对计算机探求的曙光。让我们看看下面一组可怕的数据巧合,那些在1975年恰好在20岁左右,并完成了10,000小时练习累积的人成功吧。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1955年10月28日出生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                    1955年02月24日出生

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      1955年04月27日出生

太阳微系统公司创始人:比尔.乔伊        1954年11月08日出生



我们的节目同步“多听FM、喜马拉雅FM、荔枝FM、凤凰FM、百度乐播、蜻蜓FM、网易云音乐、企鹅FM、优听Radio、懒人听书、酷听、考拉FM、播客、听听FM、”等主流网络电台播出,欢迎大家收听!




    关注 爸爸要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