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沦陷"的乡村

 

“乡村沦陷”衍生出对工业化、城市化的审视与诘问,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应对之道。...



如何拯救



“沦陷”的乡村?

文  张永谊
今年春节期间,以返乡笔记为代表的“回乡体”文章风靡媒体,尽管多为碎片化的描述,且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但仍能拼接出一幅破败的乡村图景:村容村貌的破败、青壮年人口的外流、环境的污染、文化的空白、教育的残缺、医疗的落后、留守儿童的无奈等等,“破败的乡村”、“苦涩的乡愁”冲击着人们的神经,曾经“诗意”的故乡,在越来越多的游子眼中,已经成为“失意”的故乡。


农村空心化是由农村人口流动引起的农村整体经济社会功能综合退化的过程。有报道称,我国目前的留守人口约计1.5亿人,约四分之一的农村人口处于与亲人长期分离的状态,产生了一系列“留守”问题。
中国经济近五十年来快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主要得益于我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比较优势,优势之一就是“比较”廉价的劳动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如果没有大量的进城务工者,就没有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自然,工业化、城市化的扩张,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聚集也是必然,由此而导致的农村人口空心化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凋敝”也在所难免。因此,“乡村沦陷”也就衍生出对工业化、城市化的审视与诘问,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应对之道。

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农村的衰败是一个世界性的、规律性现象。对乡村衰败的感慨,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逆城市化”。人们在城市文化中生活得久了,会怀念乡村文化,感念以往悠闲自在、淳朴敦厚的乡村生活,但这种怀念很难挽救乡村的衰落。当然,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也会产生一种“逆城市化”的趋势,譬如外出打工者回归农村“再造故乡”的行动、城市反哺农村等等。事实上,很多城市周边的农村已经在发生着变化,享受到“逆城市化”的福利,诸如民宿经济、乡村旅游以及新兴的乡村创客空间、特色小镇等等,做规划设计、资本投资的人,不需要到城市里去找办公的地方,可以选择交通、网络便利的乡村,环境优越,成本很低,幸福指数很高。随着“逆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将会是一个价值洼地,其价值增长也会越来越快。


“城里有家,乡下有老家”——这是很多进城务工人员的梦想。“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每年新增城镇人口2000万人。
当然,为了城乡之间的发展不至于出现“颠覆性”的反差,不把破败的乡村、贫困的农民带入“十三五”,还是需要施行拯救之策的。首要的还是要解决好人的“现代化”问题。农民为什么不愿留在家乡?根本原因还是经济问题,仅靠农业收入过不上体面生活甚至养不活家人,国家免除农业税后农民的生活确实有所改善,但种地收入只够解决温饱问题,家人就医、孩子上学的费用,不靠外出打工根本挣不出来。同时,进城务工的农民受制于户籍制度,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待遇和保障,无法真正实现市民化。因此,拯救“沦陷的乡村”,必须把人放到首位。通过加大社会保障公平推进的力度,加大城市财政反哺农村财政的力度,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增加农村地区就业机会、实现城乡医疗养老一体化等等,让人们愿意回乡,可以回乡。


浙江在全国最早建立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最早实行养老城乡一体化,农村居民、城市无业者等人群全部纳入保险。
其次,要保护并重建乡村文化传统。“乡愁”实际上是人们怀念故乡的文化情结,留住“乡愁”就是守住文化,守住我们灵魂的寄托,守住精神的家园。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我们成长时习以为常,长大后却十分依恋的东西。有的是固态的、物质的,有的可能是文化性、精神性的。城市化的快速扩张,湮没了传统乡村的历史、文化脉络,已经看不到乡俗文化的历史传承和遗留踪迹。当我们的乡村都“沦陷”之时,乡愁就没有了寄托,我们的灵魂只能漂泊,在记忆中回味、感慨、痛惜和哀愁。乡村需要留住活态风情,古村古树古建筑是乡愁,好山好水的美丽生态是乡愁,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是乡愁,传统的风土人情、礼仪习俗和人际关系也是乡愁。守住了这些,就是守住了乡愁;守住了乡愁,也就传承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浙江建德新叶村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祖典礼,它在叶氏族人心中的地位和热闹程度远胜于“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新叶三月三”也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第三要拯救乡村教育。我国13亿多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也在农村。乡村教育是传统农村文化文明的策源地,是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基本通道,也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可或缺的基础。而支撑乡村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力量是乡村教师,他们是乡村文明的灵魂,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人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大发展,但“乡村教师问题”依然是老大难。各地解决这一问题,普遍的做法还停留在鼓励乡村教师发扬奉献精神,扎根农村,坚守乡村,而大量的师资缺口,则通过大学生支教、志愿者支教以及城区教师轮换值守的方式,这些举措短期内固然有一定成效,但都治标不治本。乡村教师问题,不是教师不敬业、不奉献,而是乡村教师待遇偏低、工作环境艰苦、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等原因造成的。甘于奉献的红烛精神确实值得赞美,但我们在赞美的同时,更要力争用实际的举动和政策支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自愿留在乡村学校从教。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师资保障。
随着城市化的大规模推进,农村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异化甚至劣化日益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担忧,拯救“沦陷”的乡村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城乡之间巨大发展差距的背后,实质是权利获得和权益保障的差距,只有做顶层设计,施治本之策,才能补齐这一发展中的重大“短板”,真正建立起城乡协调发展的治理体系和社会生态。

作者张永谊系杭州市人大

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扩展阅读 
社群“心”动力:新型社群组织形态的机构与中心(下)

共享创行(一) 来自台湾的“幸福果食”

中国文化的“角色”智慧

整体还是分类?——对“社会角色”理解的中西差异

共享创行(二):临安“太阳公社”

乡村再生,此心归处是吾乡
留言功能现已开启,期待您的交流与分享
关注“我们讨论会” 

ID:WMtaolunhui


    关注 我们讨论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