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如实了知五蕴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五蕴及五蕴的集丶灭丶味丶患丶离着手,结合运用,思惟通达能确认,最终无常丶苦丶无我的真谛,如实知能超越,不被五蕴所綁,不产生烦恼。...



长者之子输屡那游行,来到舍利弗所,向他请教,舍利弗告诉他色不如实知。观察色的本身;集丶灭丶味丶患丶离。就能超越色。如果融入再观察;受丶想丶行丶识,就能超越识。在日常生活中思惟,可以拿具体物质等来观无常。再自问为什么会苦?是不停的思惟,大量的思惟一个一个去观察,不要以~信,那力量是经不起考验,不够坚持的。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五蕴及五蕴的集丶灭丶味丶患丶离着手,结合运用,思惟通达能确认,最终是无常丶苦丶无我的真谛,如实知能超越,不被五蕴所綁,不产生烦恼。

佛弟子常互相到住所讨论佛法。有同参道友。一天下午,摩诃拘絺罗从禅定起,到舍利弗所,向舍利弗请教。问到什么是无明?谁有这种无明?

不知者是无明。色是无常丶是磨灭法丶生灭法丶五蕴(色丶受丶想丶行丶识)……全不知道。

佛教有十二因缘法(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第一个根本名词~无明(ignorance),无明凡夫;是一种潜意识壮态的习气,无知或不觉察。一个认识自己无知的人,才会有可能追寻真理。一般人理解到无知;偶尔知道,现在知道,等一下执着心又起了。就算见到,但没有达到无间,心没有保持不间断,相续的。还是愚痴,暗淡不明。成就者即是有无明。

【瑜珈师地论】无愚痴住;一个修行者于三个地方不会生愚痴;于过去诸行都能如实了知是无常心,于现在丶未来诸行都如实了知是生灭法心。对过去未来安乐而住在当下,住在明,不染污, 不被吸引产生贪丶嗔丶痴了。願以此弘揚佛法的功德

迴向一切有情

並迴向在大寂靜精舍供佛點燈的所有大德
祝福他們熄滅貪瞋癡,增長戒定慧
身證五分法身,體證三德祕藏


您每一次的轉載都是對眾生的慈悲法佈施,隨喜您的善舉,本公眾微信所發佈的訊息、文章均為法師所著,如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以示對法師的尊重,感恩!




    关注 大寂静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