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民工的鄙视链是怎样炼成的!投行思维与投资思维

 

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是金融领域的各个鄙视链条以后大家遇到不同行业、工种的人,可以对照着进行鄙视了论金融民工的鄙视链是怎样炼成的...



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是金融领域的各个鄙视链条
以后大家遇到不同行业、工种的人,可以对照着进行鄙视了
论金融民工的鄙视链是怎样炼成的
行业鄙视链


公司鄙视链




部门鄙视链


地点鄙视链


职位鄙视链


午餐鄙视链


学科鄙视链


专业鄙视链


学校鄙视链


证书鄙视链


理财鄙视链

鄙视就像条食物链,当你对号入座之后,就会无意间陷入鄙视或被鄙视的链条。一个逻辑就是,喜欢的东西越小众就越拽,显得自己品位独特。

大众印象里,基本上欧美最好,日韩次之,中国港台凑合。因此很多人会在电视剧和音乐方面首推英剧和英伦摇滚。英剧的“闷”被认为比美剧更具有文艺范,而英伦摇滚无疑就是文化与品位的象征,没听过平克·弗洛伊德、披头士,好意思说自己喜欢摇滚、喜欢音乐?

在足球的世界里,很多球迷认为意甲要技术有技术,要风度有风度,散发着“文艺复兴”的气息,而对于其他联赛,“英超”只是“英糙”;西甲像“老太太绣花”;德甲全是猛男;至于法甲,则是娘娘腔踢法,踢不了逆风球。

在爱情世界里,女生的鄙视链是这样的:高富帅的微笑是阳光的,矮矬穷的微笑是猥琐的; 高富帅的油腔滑调是风趣,矮矬穷的甜言蜜语是流氓。

人民日报近日发表文章说,“鄙视链”的基础无非是经济收入的差别而已。这种以金钱来划分身份地位的思想观念本身已属落后,而尤为可悲之处在于,一旦你认同,那就意味着你必然构成“鄙视链”中的一环,在你鄙视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鄙视,因为总有人比你更具优越感。



延伸:投行思维与投资思维的区别

以前做投行以及准备转型做投资的时候,总有人跟我说,投行思维与投资思维是不一样的,但没有人说清楚到底是哪里不一样。很多人都说投行被某会的条条框框禁锢了思想,主要是关注合性,没有什么发挥空间。我总觉得这只是现象,可能还不是事情的本质。今天试着把一些心得记录下来,我知道肯定不是最终答案,只是投资心路上的思考。

一、关于投行思维

投行思维和投资思维,相同的都是要挖掘企业的价值。如果说投行只关注合规性,我相信这是走入了歧途。一个优秀的投行人员当然要关注合规性,但这只是投行业务的基础。合规性肯定不是投行思维的本质。

投行思维的本质是卖方思维,投行无论是面对监管部门,还是面对投资者,目的都是要告诉大家,我的客户(发行人)是如何的优秀,如何的值钱。也就是说,投行是要说发行人的好话,小优点发掘成大优势,招股书的优势写上一堆。遇上投行新手,老保代们还要语重心长地私下教育一番,咱们先要说服自己相信这是一家好企业,才能落笔生辉,让投资者相信这是一家好企业。这是由工作性质决定的,我觉得无可厚非,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也是一样。至于监管部门的条条框框,本质上是防止发行人和投行吹牛吹过了,最后让信息不对称的投资者吃亏。所以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招股书通常是律师写的,这样比较严谨,挑不出错,而且律师也不负责卖股票。等到真正销售股票的时候,投行们再闪亮登场,让你相信即将IPO的发行人是一个真正的未来之星,行业空间不是一般的大,行业壁垒不是一般的高,国家政策不是一般的支持,企业管理层不是一般的有经验,研发技术不是一般的领先,甚至地理位置离潜在客户近一点,也是一个必须要广而告之的优势。总之,这家企业是好好好,大家赶紧买买买。

二、关于投资思维    

投资思维的本质是买方思维,说服别人没有任何意义,掏出真金白银的是自己,而且对错最终必然会被市场检验。作为买方,当然要对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加关注,但是与卖方不同,买方要找出企业真正的优势。所谓真正的优势,应该是行业内普通的竞争者无法做到的。我们团队在撰写投资分析报告的时候,我对“竞争优势”这部分内容要求特别高,经常挑刺。有同事不理解,说报告里面总要写几个优势,这是典型的卖方思维。我则希望真有优势就写,没有就不写。这个报告是我们掏出真金白银的决策依据,不用给外人看的,优势写的再多也没用,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调查、研究和分析清楚。

如何才能把这个优势搞清楚?这首先需要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其次需要非凡的商业洞察力,再次还需要一些逆向思维。行业的深刻理解不用说,商业的洞察力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思考,最终考验你是否能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如何运行的,很多似是而非的逻辑都是站不住脚的,特别是许多大众经济学家的论调,桥水基金在官网上有一篇报告值得一读。其实作为投资者,已经有很多人跟你说,有若干理由支持这个企业是如何的好。投资者需要一些逆向思维,对企业所有的优势进行一一证伪,仔细考察这些优势背后的证据是否可靠,逻辑是否经得起推敲,如果不能证伪,则说明这个优势可能是站得住脚的。另外,投资者还要重点考察项目的风险点特别是潜在的风险点在哪里。这一点没有人会跟你说的很清楚,倒不一定是故意误导你,而是过于乐观的倾向导致的。因此对于风险,投资者要分析的很细很深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坑多了去了,即使是企业管理层自己也未必能预料到,投资者最好对这些风险在这家企业身上发生的概率,以及发生之后对价值的毁灭程度有个清晰的认识。

说到底,卖方思维不仅要挖掘企业的优势,更要挑刺,因为在投资中,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其他一切。如果是二级市场,由于市场的有效性很高,只挖掘大家都能看到的优势是没用的,只看到大家都能看到的风险也是没用的。从这个角度说,二级市场投资的难度要更大,但二级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风险要相对低一些。过去一年多来,我们深入研究的项目超过100个,看过的企业则更加多,但几乎每一家企业都认为自己能够成长的很好,我相信他们是真心这么认为的。问题是最终的事实如何呢?上市公司是相对优秀的群体,现在A股有约2900家上市公司,前段时间我让同事统计过,过去5年(2011-2015)所有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扣非后的净利润每年都增长不低于10%的企业只有80家。如果以2900家为基数,比率只有2.76%。而我们在一级市场投资中,如果企业说自己每年只有10%的成长,都有点不好意思跟投资人说出口。

投资也好,投行也好,本质上跟其他经济行为都是一样的。买的没有卖的精一定是普遍现象(想想这两年火爆的并购市场,积累的巨大商誉,投资人的背后是否有一身冷汗?)。把东西卖给别人,通常是王婆卖瓜的倾向,全世界都一样。自己买别人东西的时候,最好还是睁大眼睛,仔细斟酌,多想想风险,少想想投资成功后的收益。

【车主】近期发布了系列文章,在资本圈引起较大反响。已组建车主之友、董秘证代财务总监实名交流群等多个高质量交流平台,欢迎圈内朋友加车主(微信号:xsb-ztc)深度交流。请标注:姓名+公司+职务,谢谢!
>>>>>>>>>>>>
号外号外,现在点开“新三板直通车”,点“置顶公众号”,就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我们,这样无论车主什么时候更新,你都能马上看到噢。

点击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更多吧!


新三板直通车车主(微信号:xsb-ztc)综合自FRM考友论坛(微信号:FRM-CHN)、探索价值(作者:金波),转载请说明!

版权说明:文章开头或末尾均备注了文章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后台与车主联系,车主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谢谢!同时欢迎大家积极投稿,为车主推荐好文章,您的宝贵意见是“直通车”发展的动力


    关注 新三板直通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