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锡伯族乡土文化

 

伊犁锡伯族乡土文化一、风俗人情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先民——鲜卑,远...



    伊犁锡伯族乡土文化

   一、     风俗人情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先民——鲜卑,远古时代南迁时,在鲜卑山(今大兴安岭)中迷失了方向,被困在山里。后来,有一种神兽在前引路乃得出山来到南方大泽(呼伦贝尔草原)。这种兽,状如虎而五爪,文如狸而色青,大如狗而迅走,因而成为鲜卑人崇拜的图腾。锡伯族至今保留有供奉“鲜卑兽”(瑞兽)的习俗。将绘制的兽形图案,挂在住室西或北墙上,久而久之就成为锡伯族标志性图案。鲜卑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人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人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疆锡伯族被编为八个牛录(旗),于伊犁河流域屯田驻守。嘉庆七年(1802),在锡伯营总管图伯特带领下,经过艰苦奋战,从察布查尔山口引水,自崖上开凿大渠,终于引来伊犁河水灌溉良田,取名为“察布查尔渠”,意为“粮仓”。锡伯族人民先后定居在大渠南北。其后,又与八旗兵一起,先后在伊犁、博尔塔拉、塔城等地开凿一些水渠,开垦了10余万亩良田,并使当地一些兄弟民族学到许多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为2万余人。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已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的锡伯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及浓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经与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取长补短丰富发展了自己。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锡伯族以米、面等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妇女在春夏秋多包白头巾,冬季则戴棉帽,帽沿缝上海豹皮,叫做“坤秋帽”。姑娘只留一条长辫子,从背后正中垂下。结婚后梳双辫,盘结在头上。清朝后期,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只有伊犁河谷的锡伯族妇女至今仍保持着穿袍的习惯。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不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锡伯族能歌善舞。最喜爱的弹拨乐器叫“冬布尔”,演奏时将琴抱在怀侧,用右手指弹拨。音色近似冬不拉,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吹奏乐器,锡伯语称为“玛肯”。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振颤发音。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锡伯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杜因拜专扎坤节”,也叫“四一八”节。其来历是锡伯族历史上的西迁。1764年4月18日,沈阳等地的锡伯族官兵及亲属共3275人受朝廷调遣,去新疆屯垦戍边。历经了一年半的长途跋涉,才来到伊犁河畔建立新家园。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锡伯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赶庙会,唱山歌,举行各种文体活动。每逢农历4月18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冬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等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在锡伯族人中至今仍然保留着一些原始信仰,对“喜利妈妈”的信仰就是原始宗教信仰在民间的留存之一。“喜利妈妈”是保佑子孙繁衍和家宅平安的女神,“喜利”在锡伯语中的意思就是“延续”。“喜利妈妈”是由“喜仁妈妈”演变而来。在锡伯语中,“喜仁”是“藤蔓系”的意思;“妈妈”则为奶奶、老妪。合起来意为“世系奶奶”。喜利妈妈在东北锡伯族中汉译为“子孙妈妈”,意思是有了女祖宗,子子孙孙才能不断地繁衍生息,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也包含保佑家宅平安和人丁兴旺之意。因而,过年时给“喜利妈妈”贴“福”字,或是贴上“供圣喜生聪明子,奉神永保寿男儿”等对联。喜利妈妈,是一条两丈多长的丝绳,名曰“索绳”,上系小弓箭、小靴鞋、箭袋、摇篮、铜钱、布条、嘎拉哈(猪羊的背式骨)、木锹、木杈等物。其中嘎拉哈(借“背”音)表示辈数,即添一辈人,加一个嘎拉哈;小弓箭表示男儿,添一男孩,两个嘎拉哈之间就添一张小弓箭;布条表示女孩,这一辈有几个女孩,就有几块布条;摇篮、小靴鞋等表示子孙满堂;箭袋表示男儿长大之后,成为骑射能手;铜钱表示生活富裕;木锹、木杈等表示农业丰收。
           
二、
    
射    箭
 
狩猎和战争是孕育弓箭的摇篮。史籍虽有“挥作弓,夷牟作矢”的记载,认为弓矢是四千年前皇帝的两名臣子挥和夷牟发明的,但据今山西峙峪人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石笋(箭头)表明,早在二万八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就已经使用了弓箭。多少年来,长期生存和繁衍在伊犁的锡伯族民族,
更和射箭结下了不解之缘。
 
 公元五世纪的南北朝时,锡伯人的祖先古鲜卑人就弯弓引箭,跃马骑射,常年出没于东北的呼伦贝尔、绰尔河,嫩江、松花江一带。在新疆伊犁,射箭作为锡伯族日常生活和战争的工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
十五世纪以后,随着火器的问世,弓箭逐渐被火枪所代替,射箭便作为人们喜爱的体育项目保存下来。特别是集居在伊犁河谷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人民,更是精于箭技。
锡伯族人民自1764年西迁伊犁后,垦荒狩猎,保家卫国,弓箭成了必不可少的武器,无论佐领、防御,还是骁骑校和兵勇,均深谙箭法。锡伯人家家有弓箭,有几个男孩就有几张弓,所以不管到谁家,不用问主人家男孩有几个,一看墙上挂弓几张便已知晓。为了组织一支屯垦戍边的骨干力量,旗里要挑选百名左右善射能骑的青壮年为甲兵。被选为甲兵者,可得田百亩,以为褒奖。这一制度激发了锡伯青年习弓练武的热情。当时,无论谁家出生一个男孩,就往“喜利妈妈”(即在无文字时代用来记录这一家人口增添等状况的长绳)上增打一个弓形结,以示喜添一名箭手。星转斗移,象征性的“喜利妈妈”成了平安吉祥之神而被供奉。每年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一,香火不断,锡伯人民天天向“喜利妈妈”祈祷。以求保佑举家安康,祝愿儿子长大后能成为一名
射箭能手。
    锡伯族人民的射箭训练方法也很独特。增强臂力的练习,多用抬石滚、擎车轴、举石担等方法,为培养拉弓用力的协调,多用压肩、吊膀等方法,然后再进行射靶训练。
在各种射箭过程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射箭比赛了。每逢中秋、春节、西迁节(锡伯人1764年农历4月18日),各街、村、旗相约举行规模不等的射箭比赛。比赛双方先派出对等的人数,商定好每人射箭的支数和距离,然后射击五色活套环靶(颜色从中心向外依次为红,黄、蓝、白、黑》,中环数多者为胜。农闲之时,青壮年亦常自发相约,结队比赛,当地群众称此为“古斯”。这种比赛为安全着想,特用牛骨制成三眼钝响箭,射出时“呜呜”有声,提醒群众注意,靶是用五色布缠成的活套环靶,射中哪一环,环就随箭的冲力而自动脱落。

在旧时,每次比赛,鼓乐齐鸣。比赛结束,输方群众敲锣打鼓,吹起锡伯族特有的“飞察克”(苇笛),弹起“冬布尔”,妇女们则吹起优美的“莫克那”(锡伯族口弦琴,今已失传),把象征胜利的大红绸送到赢方,并张贴红榜,遍告四方。输方还要抬上米、清油、酒、肉等食物,送给胜方。胜方也添些食品,设宴共饮,以庆欢赛。宴席开始时,由牛录(旗)中德高望重的老人给前三名“神箭手”颁发奖品,宴席结束后,由“古最达”(最有威望的老射手)宣布下一次比赛的地点和人数。

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曾以所谓“保存弓箭,图谋不轨”、“反抗民国”为借口,肆意毁弓折箭,并将一些箭手投进监狱,使这项传统运动濒临绝境。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这项活动才焕发出新韵光彩。1973年自治县业余射箭队成立 ,1979年,国家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修建了千座射箭厅,更加推动了射箭运动的发展。
三、“汗 都 春”
“汗都春”是深受锡伯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曲子戏。它是锡伯族民间艺术家在吸收西北汉族戏曲中的平调和越调的基础上,按照锡伯族民间艺术的特点和审美要求,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戏曲剧种,又称锡伯秧歌。

民国初期,许多锡伯族文艺爱好者纷纷到新城(今霍城县水定镇)和伊宁市学艺,锡伯营八旗牛录官员对此大力支持,并为学艺者支付一定的学艺费。此外,锡伯营总管还请高师付高薪,组织起戏班子,在八个牛录演出,使曲子戏很快普及。

民国初期,生活在迪化(乌鲁木齐)的锡伯族人覃秀英喜爱曲艺,她很快就掌握了从甘肃、陕西传进疆的曲子戏。她组织戏班子到各地演出,培养了多名汉族戏曲人才。覃秀英没忘记自己是锡伯族人,1938年后,她多次来伊犁传艺;1944年定居伊犁,没有再回迪化。覃秀英在新城开办了曲子戏会二馆,吸收了多名弟子,其中有6位锡伯族青年。他们是:四牛录的“要命花”(艺名)、五牛录的内登阿、富光寿,七牛录的富清、寿谦等。这些人学完戏回到各自的牛录后,组织戏班子,用汉语演唱传统剧目。当时,八个牛录轰轰烈烈地掀起了学演曲子戏的高潮。

到了建国初期,这些第二代曲子戏的传承人大部分已过世,只有七牛录的寿谦老艺人仍活跃在曲子戏的舞台上。他在自己家乡纳达齐牛录收了8个弟子,组织了锡伯族人第一个戏班子。土地改革运动后,70多岁的寿谦老人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几部汉族的传统剧目翻译成锡伯语,如:《铡美案》、《小放牛》、《李彦贵卖水》、《张良卖布》……用锡伯语在舞台上演出汉族的传统剧目,这种尝试得到了锡伯族人的欢迎。从此,人们把这个剧目叫“锡伯秧歌”。

第二代曲子戏的传承人寿谦老艺人过世后,锡伯秧歌走入低谷,几乎见不到一出秧歌剧目了。

如今,第三代曲子戏的传承人大部分都不再演出了,只有寿谦老艺人的得意门生玖元在纳达齐牛录乡政府的支持下组织了秧歌演出队,将技艺传授给第四代曲子戏人。“汗都春”在几代锡伯族老艺人的艰苦努力下才得以延续到今日。
四、          鸳鸯琴
“鸳鸯琴诞生于200多年前锡伯族西迁的旅途中。”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至新疆伊犁河谷进行屯垦戍边。在长达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中,为了驱除旅途中的沉闷和寂寞,有人将盛水的葫芦一劈为二,蒙上羊皮,将羊肠搓成弦,制成了既可以拉又可以弹拨的鸳鸯琴。这段故事在新疆的锡伯族民间一代代传下来,但却没有人见过真正的鸳鸯琴,它失传已久,只有在锡伯族人喝酒聊天时,才会偶尔提起它、谈论它、描述它。

第—代鸳鸯琴是由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堆依齐牛录乡堆依齐牛录村村民克新保1975年用葫芦制作的。第二代鸳鸯琴是2004年霍城县伊车嘎善锡伯族乡二中退休教师孔玉崇制作的。鸳鸯琴确属锡伯族古老的乐器,最早是用葫芦制作的,后来同锡伯族的另一种乐器“卓仑”—起消失在民间。

一位名叫王晓萍的教师小时候听父亲和舅舅谈论过鸳鸯琴。后来3个人聚在一起,第一次试着在纸上画出了传说中的鸳鸯琴。当木匠的舅舅一共照图做了5把琴,留给自己的孙子。如今,草图已流失,5把琴也只剩下1把。

鸳鸯琴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直困扰着王晓萍。她用了近20年的时间走访民间,研究有关资料,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在2004年与孔玉崇一起制作成了新一代鸳鸯琴。

新制作的鸳鸯琴形状十分奇特而美观。它的一面像小提琴、一面像吉他,一面可以提拉演奏,另一面可以弹拨演奏。用鸳鸯琴演奏锡伯族贝伦舞曲和民间歌曲《叶其纳》,其音乐悠扬流畅,非常好听。

2006年,北京华东乐器制造厂在孔玉崇的许可下制造出了第三代鸳鸯琴,并在当年的锡伯族西迁节上正式亮相。作为独特的锡伯族乐器,鸳鸯琴还走出了察布查尔县,参加北京的科技博览会和2006年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五、          贝伦舞
贝伦舞是锡伯族民间舞蹈,源于古代锡伯族的渔猎生活时期;历史悠久,在锡伯族民间非常流行,几乎人人会跳。2008年8月,锡伯族贝伦舞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71岁的富秀昌是3位传承人之一,一提起贝伦舞,老人脸上尽显自豪,他说:“锡伯族人能歌善舞,千百年来贝伦舞世代相传,保留着淳朴的乡土气息,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房内堂前,不论人多人少,只要有一人带头奏乐,其他人就会纷纷出场表演。我自幼就十分喜欢贝伦舞。14岁的时候,就将本民族的西迁歌自编自演成舞蹈,共分了16段,要跳近3个半小时。”

在1986年察布查尔自治县的文艺比赛中,富秀昌与5个老伙伴在东布尔的伴奏下;尽情地跳起贝伦舞,也点燃了全场锡伯族群众的热情。多年来,锡伯族文艺工作者根据贝伦舞创作出多部现代舞蹈。

截至目前,锡伯族贝伦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通过老艺人传帮带,向年轻人传授贝伦舞蹈艺术、举行锡伯族民间贝伦舞大赛等活动,使得在锡伯族群众跳贝伦舞蔚然成风。

贝伦舞的舞姿非常优美,其动作主要体现在上肢的双手,下肢动作不多,特点是扭肩,甩臂.拍地,甩胯。男子舞姿粗犷,女子舞态舒展。在男女共舞时,两人身体不能接触,否则会认为舞艺不高。
六、          靖 远 寺
锡伯族的前辈们伴随着历史从遥远的东北一路走来,走到伊犁河畔定居繁衍。至此,伊犁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成了另一个锡伯族人的“老家”。在这里他们辛勤劳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建设自己的家乡,无论他们在察布查尔县生活了多久,他们的心里仍然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的老家在东北,那是我们的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里至今还有我们的兄弟姐妹。由于东北路途遥远,每年的西迁节,锡伯族人民不可能都去东北祭祖,所以他们将靖远寺设为祭祖的地方,在这里悼念先人和求得家人平安。

“靖远寺从1888年始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建筑面积2811平方米,由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三世佛大殿、山门和东西配殿组成。1990年12月9日,靖远寺列为自治区级保护文物单位,2006年5月25日又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靖远寺规模宏伟壮观,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山门前有砖雕影壁,上方刻有锡伯文,汉文书写的“靖远寺”大金字,笔法工整,苍劲有力。庭院宽阔幽静,连接各殿房的路面皆为砖铺成。靖远寺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对称,工艺精细,雕梁画栋,异角飞檐,极为秀丽,都采用砖雕,木雕艺术,配有彩绘,泥塑。靖远寺,对于研究锡伯族从东北西迁伊犁后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建筑工艺美术和各民族文化交流都有一定意义。近几年来,经国家拨出专款维修,现已面貌一新。

随着人们开始对锡伯族历史文化的探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感兴趣,纷纷前来靖远寺身临其境感受锡伯族悠远的历史和乡土文化。

承接拉长的岁月,锡伯族人民用自己的方式谱写着自己的历史,西迁路上一路走来有坎坷,有艰辛,但留在人们心中更多的是坚强勇敢和永不服输的信念。锡伯家庙也作为民族的象征和信念,永远鼓舞着锡伯族人民的成长进步。
七、          鱼香草炖鱼
锡伯族人自清朝中叶定居伊犁河两岸后,养成的在伊犁河渔猎习惯,在河两岸的次生林捕猎。他们的布尔哈雪克炖鱼别有一番风味,是伊犁锡伯族的一道特色菜品。

布尔哈雪克是一种野生香草,形似树叶,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布尔哈雪克译成汉语就是鱼香草。

要吃到正宗的布尔哈雪克炖鱼,还是要到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渔夫在伊犁河网上鱼后,在河边将鱼去鳞,开膛,雄净后,剁成块,下锅清炖,再加入盐和辣椒。临出锅前加上布尔哈雪克嫩茎,慢火熬炖片刻,掀开锅盖,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馋涎欲滴。尝一块鱼肉,鲜肥美,呷一口鱼汤,回味绵长。

伊犁锡伯族特色菜布尔哈雪克炖鱼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加了鱼香草。俗话说“千煮豆腐万炖鱼”,布尔哈雪克炖鱼时间越长越进味。仲夏时节,在伊犁河的河滩上,将刚捕上来的伊犁河野鱼用河水洗干净,现捕现做,吃着炖鱼,赏着河景,再加上一瓶伊犁酿的美洒,定能让食客大快朵颐,畅快淋漓。

 注:作者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协文史委主任


    关注 西域拾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