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前线】为啥呢有一半以上老师都自认为教不好自家孩子!

 

在历年高考状元的资料中,小编发现教师子女占了一个很高的比例,比如2010年,在媒体报道的高考状元中,27人里...





在历年高考状元的资料中,小编发现教师子女占了一个很高的比例,比如2010年,在媒体报道的高考状元中,27人里有14人的父母至少有一位是老师,比例超过一半。许多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的孩子,一般都有教师家庭背景。这是不是说明教师一定能教好自己的子女?

近日,中国教育报记者在四川部分学校发起了一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75%的教师认为比起其他行业,自己在教育子女上并没有优势。54%的教师认为自己陷入“教不好自己子女”的困境。

偷偷地告诉你,小编的父亲就是一名教师,他对学生特别严格,每次小编犯一点小错误,总是要吼出来,还喜欢翻旧账,听到他喋喋不休就让小编心烦,怎么觉得做他的孩子心好累呀?

想必不少教师子女也有小编这样的感受,今天,小编就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带大家讨论一下教师在教育自己子女方面是否有优势?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得不先承认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以教书育人为职业,他们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经验,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那这天然的优势都有哪些呢?



老师的孩子,当然能近水楼台




1、书香家庭的育人环境

教师家庭属于知识分子家庭,即使只有一方是教师家庭也会营造一个书香家庭的环境,孩子很容易接触书籍,对知识有亲近之感。教师家庭的交往对象也以知识分子家庭为主,在社会交往中,家庭环境的人文素养、知识水平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亲子沟通更顺畅 

教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常识,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在孩子的一些关键期(如小初衔接、青春期)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及时给予心理支持。

 3、学业辅导更便捷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业辅导,教师往往“轻车熟路”,既能提高子女的学业水平,又能点拨子女的学习方法。

4、 职业规划更前瞻 

教师对子女各方面发展的信息收集得较多,会及早发现子女学业的特点和特长,更容易了解高校专业发展背景,帮助子女高考时报考合适的学校、专业。

看到这些您或许觉得老师在教育子女方面是得心应手的,其实,不少老师在教育自己孩子教育时并非一帆风顺,“对别人的孩子,我总是教得很好;对自己的孩子,我却束手无策。”“自己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却不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出类拔萃!”“我能带出一个出色的班级,怎么就管不好自己的孩子呢?”……
老师在家庭教育上为什么面临“灯下黑”困境?




身为老师的孩子,小编过去也常常有这样感受,每次考试都强迫自己要考到父母满意的分数,所以考试前都会特别紧张,担心自己考得不好没给父母争面子。其实小编觉得自己好像是在为父母考试,有时努力了好久还是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对自己特别失望,心里好难过,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小编就曾经在高三就有一段时间迷茫自己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父母过高期望值下的压力与高三紧张复习的压力让小编有几次旷课逃学,还好后来在好朋友的帮助下回到正常的学习中。而在现实生活中,和小编有同样经历的同学们不在少数。

1、“老师家的孩子”是光环也可能是枷锁 



王婷(化名)是四川绵阳市一所城区学校的中学生,她的父亲是学校教导处主任,在学校有较高的威望,这得益于他对学生要求严格。他对女儿的要求也是一样。在他的“高标准、精细化”管理之下,王婷的成绩在初一时名列前茅,到了初二,成绩却开始下滑,王婷自己也被吓到了。她把父亲的高标准强加到自己身上,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不允许有任何玩耍的时间。神经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的王婷,出现了早期精神分裂的症状。

小编点评:

教师子女这道所谓的“光环”,在有的孩子身上是动力,但在另一些孩子身上可能是巨大的压力。不过小编特别担心如果孩子本身不是那么优秀,尽管努力好久也不能成为大家认可的优秀学生,那么教师子女这道“环”就会变成一个无形的枷锁,形成巨大的压力,会让孩子透不过气来。可能孩子不是精神分裂或做出像小编这样旷课逃学的事,就是会有一些极端的行为,等到这时才发现可就晚了。

老师角色“不下班”压缩子女成长空间

石凡的父亲在一所乡村学校任教,他小学6年都在父亲的班上,到了初中还是被父亲安排到亲戚执教的班级。石凡成绩不错,常常是班上第一第二名,即使这样,父亲也极少表扬。父亲总是扮演一个监督者的角色。“我全部的生活重心就是给父亲一份满意的答卷。只要有一点瑕疵,父亲就会站出来批评指正。”石凡说。

直到在县城上高中,留在乡村的父亲才远离了他的生活。但父亲注视的目光依然在,高中时,石凡有一次考砸了,父亲知道后,立马就翻脸,那是石凡第一次跟父亲激烈争辩:“你就从来没鼓励过我!”

看到石凡的经历,让小编想起自己为什么选择在离家远的地方读大学,因为小编的父亲总喜欢像对学生那样严格管教小编,本来想读大学选个离家远的地方就可以少些父亲那套管教,可是每次放假回家自己做错一点事,还是被他说个不停,小编真觉得好难长大呀!
小编点评:

想必每一个优秀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方式非常自信,凡事喜欢树立标准,分对错,希望孩子都能够约束自己往一个好学生的标准上靠。本来教师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面有章可循是优点,但总是将教育学生那一套不自觉地带到家中,动辄就把孩子也教育一番,这绝对是混淆家里与工作的角色。其实,和小编一样身为教师子女的孩子们需要更多的倾听、陪伴,希望父母能给自己一个安全轻松、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任何家庭,孩子刚读书时,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都很高,这一点都能理解,但教师作为自己孩子的家长,更能懂得这个道理,教育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状况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如果把握不好,老沉迷于老师的角色‘不下班’,在家给孩子规定很多条条框框,什么都要“听”自己的,容易导致孩子失去独立思考、发挥个性的空间。

教师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适得其反 

在父亲这样的严格要求下,石菲琳(化名)一直都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孩子。她把父亲的要求当作自己的目标,甚至按照父亲的喜好,不跟成绩不好的学生一起玩,以免被影响。父亲为了争取上重点高中的少量几个名额,让马上升入初三的石菲琳重新读初一,石菲琳没有反抗。她顺利考上最好的高中,大学也是名校。这时,父亲感到十分欣慰,石菲琳却陷入迷茫的深渊。

因为没有特别的爱好,从来都是按照别人希望的方式成长,她选专业成了一个难题。胡乱选了一个看起来有前途的专业,学习之后却发现根本不喜欢,到了大四择业时,石菲琳没有方向,直到毕业都没有落实工作,面试时对应聘职位一无所知。

偷偷地告诉你,小编读的高中是父亲教书的学校,那时小编成绩最好的学科就是数学,因为父亲是教数学的,他每天都要布置一张又一张的数学试卷,然后守着小编做完,现场批改,一道接一道题讲懂。坦白说,小编一直觉得自己不是特别喜欢数学学得好,总感觉自己的数学成绩优秀是检验他教学水平的一个“试金石”。

小编点评:

教师对孩子的高期望值很大程度上与成绩挂钩,这与教师的自我成就感有关,教出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教出成绩好、表现好的子女,成了教师评价自身是否优秀的一条标准。简单来说,教师想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证明自己的教育能力了。
其实,这都是来源于“好面子”的职业成绩感,因为教师是道德感很高,对职业成就感有着强烈渴望的一群人。我们也要理解长期的职业习性或多或少使得大多数教师在心理上有一种定势,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像班上某个特别难教的孩子一样最终成为差或坏的学生。毕竟,习惯把听话乖巧当作衡量学生德养的一条重要尺规,把不听教、言行不合常规的孩子视作后进生。

作为教师的子女,父母难免会对自己的子女也像对学生一样,格外严谨,要求孩子言行举止中规中矩,这出发点是好的。也许孩子成为父母想要的样子,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迷茫,因为太强烈的愿望会压抑孩子的人格,恐怕很难挽救了。

老师也需要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




看到这里,小编觉得教师子女的成长成才经历真是太容易产生“两极分化”,好的特别好,但出问题的也多,不知道你是否也有和小编一样的感受呢?也许你在身边就看到一些教师的经历,如果不能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正确转换自己的角色,正确区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那么,即使再优秀的教师,也可能是失败的父母。

无论是否身为教师,家庭教育都要从零学起,如果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都会暴露诸多问题,教师们也同样需要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而这课要学的东西是挺多的,不过下面小编根据家庭教育专家的建议给老师们支几招如何不做“坏父母”,快点来看看吧!

 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孩子成长 

和很多家长一样都对孩子期望高,而身为教师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更高,他们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完美。事实证明,期望越高,要求就会越严;而一严起来,就把握不好度;而把握不好度,就会出问题。

教师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要想着自己的孩子也是普通的孩子,要以平常心看待自己孩子的成长。为什么自己的孩子非要出类拔萃呢?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可以犯错误呢?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让孩子自然成长,把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就是成功的教育。

 分开好“教师”角色和“父母”角色

学校教育是按照国家规范的教学计划、教学标准、教学内容和严格的考核要求来进行的;而家庭教育则是基于血缘关系亲情的维系,利用家庭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是依靠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爱的教育和生活的教育,也属于一种养成教育。

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内容、方式和目的上的不同,不能把学校教育搬到家里来像对学生那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应该努力给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轻松、自然、能安全放飞自己心灵的空间。

 教师要学会放下和寻找自我

对于教师来说,让孩子成为自己,首先就是要放下对子女过多过高的要求,给孩子自我发展的空间。也许有些孩子成绩不怎好,很难培养成一个心目中优秀孩子的想法,但在艺术、审美等方面很有才华,那不如承认他现在的样子,有些“短”可能“补”不起来,但依靠一技之长,孩子就能幸福。

另一个更重要的,教师首先要找到自我。当教师在职业发展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认同的需要得到满足,找到稳定的职业幸福感时,即使不需要言传,孩子长大后就能够知道为什么而活,应该怎样活。

每一个老师都想成为好教师,一般来说,教师应该是先成为好父母,然后才是好教师(未婚教师例外)。那好教师兼好家长真的这么难做吗?其实很简单,教师若能够找到事业与家庭的平衡点,使得家庭教育也成功,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关注 在临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