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羽鸿 |[原创] 擦亮那一场“论战”的谜团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相信每一个人对曹刿以及著名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都不会陌生。...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相信每一个人对曹刿以及著名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都不会陌生。近来重读《春秋》,发现大量的学者又给曹刿这哥们儿加了个身份—刺客。即《史记•刺客列传》里的刺客鼻祖—鲁人曹沬(音同妹)。也就是说这两个人是一个人,我们的军师曹刿同时还兼备了荆轲的技能,甚至还是华夏历史第一刺客,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翻阅了一些学者所谓的考据,发现证据其实仅仅是因为曹刿、曹沬两个人发音相似、刿、沬可做通假,而确认为一人,之后倒因为果,把两个人联系在一个人的前提下强行去推断,比如兵法和刺客之间的联系等等,认同的人貌似还不少,那么我们来看一看二人的故事。

曹刿: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曹沬:

曹沬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沬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沬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沬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沬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其实不需考究仅仅去读这两个故事,就很明显这不会是一个人,不过本着治学严谨的原则,笔者认为此二人不会是一个人的证据如下:

1.“与齐战,三败北”:就是说曹沬身为鲁国著名的勇士,与齐国作战三次皆败北,柯地会盟在长勺之战的三年之后,在柯地会盟之前齐鲁之间的作战共六次:桓公十年冬、桓公十三年春、桓公十七年夏、庄公九年秋、庄公十年春(长勺之战)、庄公十三年,战败共四次:桓公十年(郎地之战)、桓公十七年(奚之战)、庄公九年(乾时之战)、庄公十三年(会盟之前不久)也就是说近期只有长勺之战打赢了,那么这曹沬又怎么能是曹刿呢?

2.“曹沬为鲁将”、“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沬是鲁国著名勇士,做官多年,曹刿在庄公十年才入世做官,之前则为隐士。再说根据《曹刿论战》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政治家或者说是个参谋,和曹沬将军的身份相去甚远。

3. 曹刿重礼:其实曹刿在历史上还有过一次出场,鲁庄公母亲文姜去世,根据鲁国礼法(鲁国是周公旦封底,其礼法也就是孔子推崇的周礼)要守孝三年,也就是斩衰(音同崔),但却要娶齐襄公之女哀姜,进行大婚,曹刿劝阻,也就是“曹刿谏庄公如齐观社”。

庄公如齐观社。曹刿谏曰:“不可。夫处,所以正民也。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采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夫齐弃太公之法而观民于社,君为是举而往之,非故业也,何以训民?土发而社,助时也。收捃而蒸,纳要也。今齐社而往观旅,非先王之训也。天子祀上帝,诸侯会之受命焉。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臣不闻诸侯相会祀也,祀又不法。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公不听,遂如齐。

翻译过来曹刿的劝诫就是:“不行!主公,你不能去。因为礼,是用来治理百姓的。所以会见,是用来训示上下之间的法则的;朝觐,是用来排列爵位的仪式,遵循老少的次序;征伐,是用来攻打对上不尊敬的人。诸侯朝聘天子,天子视察四方,都要遵循会见和朝觐的制度。如果不是为了这些大事情,国君是不会轻易出动的,请问您去齐国做什么呢?国君的举动,史官一定都会加以记载,记载的而又不合于法度,后代子孙看到的将是什么?”

这说明曹刿很重视礼法,更不会去做刺客之事。
至于性格上的差异笔者就不过多赘述了,很明显,如此显而易见的结论却被所谓的“专家”们忽视,其治学态度可见一斑,笔者对此心中无限感慨。

春秋三百年,乃华夏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段光影岁月,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多数发源于此,哲学上亦有儒道墨三家起源,且群雄割据,跌宕起伏,可谓历史上的明珠,但如今却极少数人问津,一本《明朝那些事儿》让明史火热,清宫剧让九子夺嫡路人皆知,穿越剧、历史杂剧让各种历史变成宫斗,兰陵王、陆贞这些比较冷门的人物都纷纷登上舞台,却很少有人敢尝试春秋之事。

我们的课本教材对春秋这段历史也是很少引用的,以笔者读书时所学的人教版教材为例,十二年的语文课本中只有唇亡齿寒、曹刿论战、晏子使楚、烛之武退秦师这四个历史故事,曹刿、烛之武的知名度比管仲、狐偃、伍子胥、百里奚这些人都要高,即使是唇亡齿寒中的智者宮之奇也会很容易被人忘却,比起小说化的三国人物形象,这当然无法吸引大家的眼球。

至于历史课本也并没有把春秋作为重点,其实我一直很疑惑我们的教材编撰,一个非历史专业的学生,理科学生要学十年历史,文科学生要学十二年历史,但教材小学初中高中基本上都是重复的东西,就拿春秋来说,基本就是管仲相齐,春秋五霸,就结束了,春秋五霸都是谁?什么叫“春秋笔法”?春秋第一个事件是什么?这种简单的问题恐怕都知之甚少。

当然我承认春秋历史读起来很有难度,大多数都是生僻字,得随手带本字典,名字也不好记,什么圉人荦、隰朋、寺人勃鞮、祭仲、徒人费、白乙丙、西乞术给人一种“什么乱七八糟的啊,这玩意儿能看吗”的感觉,况且大多数老师的错误解读或者说是平庸的解读,也让春秋历史事件显得很肤浅。

就拿《曹刿论战》举例:想必大家一直非常的疑惑,长勺之战齐军浩浩荡荡而来,一句“齐人三鼓”就输了,老师上课重点提出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也经不起推敲,实际上当时齐公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小白,而齐军的统帅就是千古以来备受推崇的鲍叔牙,他也是个很懂兵法的人,况且,我们上边也提到过,鲁国接二连三的败北,同样是齐桓公对鲁庄公,同样是鲍叔牙对鲁军,怎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就成了取胜法宝了?齐桓公就不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了?

从历史角度来看,首先应联系时代背景,当时的作战,是以“战车”为主要兵力,故所谓“千乘之国”,两军贵族交锋,战车相互对冲过去,两车交错的一瞬间,车上的战将操戈挥矛,同时向对方的脑袋上割去,如果都没打着,接着再冲,一来一往是一回合。就像屈子在楚辞中写的:“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那么长勺之战的真实解读,应该是这样:

当时,鲍叔牙摆成进攻的长排方阵,随着第一通鼓响,排山倒海的压了过来!鲁公也不甘落后,便教鸣鼓对敌。

曹刿连忙制止道:“不可!齐师锐气方盛,宜静而待之。”便叫前面几排的战车,紧密收拢,不留空挡,使敌车不易插入阵来,便让对方占不了大便宜,后面的战车,纵深配置,错落有致,步兵们依托战车,塞满间隙。整个阵型,坚守不动。

齐车猛冲了过来,发现鲁军原地待命,纹丝未动。齐兵便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齐车只得后退了回去。

过后,齐军二次击鼓,齐车第二次来冲阵,鲁军继续按兵不动,齐军就纳闷儿了:这帮货到底打还是不打,是不是被我们打怕了?

鲍叔牙也起了轻敌之意,暗暗思忖:“鲁国人向来怕打仗,估计是不想打了。再冲一次吓唬吓唬,基本就拿下了。”

于是,鲍叔牙积聚军士,再擂起战鼓,第三次冲阵!曹刿这边一听到鼓响,就对鲁公说道:“败齐正在此时,可速速击鼓!”

鲁军的鼓声一响,士兵们早已忍无可忍,战车一起奔腾,犹如离弦之箭!突然之间,杀声震天!

齐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车列不整、士气枯竭的齐军,顿时被杀得七零八落尸横累累。

这才是长勺之战的正确解读,或者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解读,当然相比小说化的战争场面似乎少了几分精彩,但如果站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去冥想,别有一番滋味。

春秋三百年,时间上遥不可及,距离却触手可及,只不过,智慧的本源蒙上了色彩,逐鹿舞台变成了大千世界,仅此而已。
作者简介




    关注 文学百花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