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把孩子关进笼子挂在屋檐下

 

西游记有一回,妖怪国王下令每一户人家必须把小儿装进笼子挂在屋檐下,供他食用小儿心。全国几乎家家照办了。为了保全一家人的性命,必须牺牲幼儿。...

需要你的关注,轻点上方蓝字“人人有读”。


女儿的同学也是邻居,常常一起玩儿。两女孩年龄相当,目前暂时都是独子,所以彼此都特别珍惜玩伴。

一个孩子脾性爽朗,一个孩子情感丰富。一个大大咧咧,一个傻不拉几。两人都好动,每次必定要嗨够才罢休——当然,目前还没出现这个嗨够的机会,每次都需要大人强制结束。

一直担心独生子寂寞的父母们很欣慰,希望孩子们一直划着友谊的小船长大,将来成闺蜜。给孩子创造了充分的机会,两小孩也卖力划着友谊的小船。

忽然有一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一天放学,一个孩子向妈妈哭诉老师冤枉她打人,很委屈。

另一个孩子也哭了:“你就是打了人,我亲眼看见了,老师批评你了。为什么你硬要说自己没打人呢,你明明打了XXX,我都看见了。”

哭诉的小女孩大声说:“不是我的错,她先动手的!”

“可你也打她了呀,打人就是不对!”

“我没有!是她先的,我不还手难道让她打死吗?”

两孩子都哭得很伤心,都觉得自己没说错。

大人很无奈,这么小的孩子尚不能明白一件事情里有几种关系和几种情况,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一定要归纳出对错,一件事必须有好有坏。她们的世界观还没有中间地带。

这件事后我担心两人友谊的小船会不会沉。



有一天,两熊孩子拿着妈妈们的手机玩游戏。

过了一会儿,我感到女儿将手机塞进了我兜里,我也没在意。

第二天早上,邻居说手机不见了,孩子不记得放哪了,找遍了找不见。我们回忆了每一个细节都不得要领。

下午女儿放学,我试探着问她记不记得。她立刻说,昨天晚上看见小闺密放在大厅的桌子上了。

女儿小心问:“妈妈,XX(小闺密)搞掉了手机,她妈妈会怎么她啊?会批评她吗?”

“我不知道,每个妈妈和宝宝都有自己的相处方式。”

正说着就遇到小闺密和她爸爸。我担心他们找不到手机,便将女儿提供的宝贵信息告诉了小闺密的爸爸。

谁知女儿马上说:“叔叔我没看见,我真的没看见!”潜台词呼之欲出,“你别批评小闺密”。

正埋怨自己女儿丢三落四的邻居失笑,转而聊起小区的安保。

我心里正为自己的失言追悔,听女儿这样“撒谎”,忽然感动。

为了怕小闺密挨骂,女儿竟这样维护她,不惜突破自己的底限,隐瞒真相。这还是我那娇气又矫情的女儿吗?

两孩子开心玩儿去了。



两件事情既让我略有欣慰又感到担忧。

开始那件事里,女儿毫无顾忌当面揭穿小闺密,搞得彼此难以下台。

在她的世界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第三种情况,并且她敢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坚持执行认定的“真理”。她采取了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履行自己对捍卫“正义”的理解。这是一种本能的勇气,所谓“人之初,性本善”。

然而从大人的角度看,我觉得这种行为过于鲁直,让彼此都难以下台的言行是人际关系大忌。女儿即将进入小学,我担心她这一根筋的性子处理不好同学关系,容易受到挫折。

所以事后我详细跟她分析,为什么两个小朋友都没有说错,为什么有时候亲眼看见的不一定是真正的事实,为什么即便我们知道事实也要看情况决定是否适当沉默。我用一句话总结,不管哪种情况,都不要做让小朋友不高兴的事。

因为初来乍到,女儿特别珍惜朋友。听我这样说,她虽然不满,也不明白为什么小朋友做错了也不可以管,但为了交到朋友,她含泪点头了。

这一次女儿居然为小闺密仗义隐瞒,我很吃惊。她隐瞒的动机是维护朋友,然而却用了我最不希望看到的方式。

该怎么做才最好呢?我希望女儿“懂事”,还是希望她保持赤子纯心?
作为旁观者,我热心过头了。

在女儿的成长中,我虽然担负监护教导的责任,然而成长的主体毕竟是她自己。她需要从每一个细节中去累积,去比对,去筛选利于自己成长的因素。而我急于保护,怕她受伤,反而越俎代庖,剥夺了她从挫折中去领悟“道理”的机会。

西游记有一回,妖怪国王下令每一户人家必须把小儿装进笼子挂在屋檐下,供他食用小儿心。全国几乎家家照办了。为了保全一家人的性命,必须牺牲幼儿,幸好孙大圣从天而降搭救了孩子们。

小说固然讽刺意味强,然而关键时刻,大人们不都是牺牲掉孩子来保全自己觉得重要的一些东西吗?

比如为了“规则”,必须牺牲掉孩子的自由;比如为了“对”和“正确”,必须牺牲掉孩子必然会经历的“犯错”。

在大人看来孩子会犯很多看上去不必要的错,因此总是急不可待地去纠正他们,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指手画脚,理直气壮剥夺孩子自己判断实践的机会。

然而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也许并不是努力向大人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去实践。犯错,教会他们的东西远远超越大人代替作答的正确。

不要把孩子关进笼子挂起来,不要借口“为了她好”而努力把她塑造成大人自以为美好的样子。

至于是否能在每件事情上做出最佳选择不是重点,毕竟人生路上,不可能只有成功。我以为更重要的童年体验式,能从自主选择中充分感受到人能自由支配自我意志。



总要先学会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才能燃起闯荡丛林的激情。

总要一直感受为人的乐趣、畅快与自由,才谈得上热爱生命和生活,才有珍惜与怜爱。像珍爱外物和他人一样珍爱自己。

我对于女儿最大的祝愿正是如此:去享受生活的乐趣,爱惜自己,有所期待,有所钟情。

吃苦还是享乐都将是人生独特经历,那是他们自己的史诗,父母最多算个友情推荐。

至于社会规则会在什么时候进驻她心里,什么时候会给自由的野马套上笼头,时间自会教她取舍。

我们看着她在时间的激流中欢乐,畅快,痛苦,挣扎,哪怕话到嗓门了,千言万语也只能浓缩成一句,“不管怎样,我始终爱你。”

这就足够。
乖孩子,妈妈爱;
调皮的孩子,妈妈也爱;
笨孩子,妈妈爱;
聪明孩子,妈妈还是爱;
不管什么孩子,妈妈总是爱。
——愿所有孩子被温柔爱着,祝他们节日、天天、一生开心。


图片感谢互联网
编辑:读读
人人有读
小众爱好,大众乐趣,来稿啊!


    关注 人人有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