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习效率翻倍,这四类知识一定要做总结

 

如何总结:易错点、混淆点、知识体系、同类知识...



总结的重要性这里不再重复,详情见《听课很轻松,一做题就懵?》。今天我们来讲一下,如何进行总结。

首先明确这几个问题:

1、总结什么?

2、如何总结?

3、需要注意的问题

科目不同,总结的内容也有较大差异,但各科的学习中有四类知识一定要总结:易错点、混淆点、知识体系、同类知识

总结“易错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遇到过一错再错的现象。究其原因,多数是在学习过程中不善于积累和利用易错点导致的。实践证明,错题本或专题本是避免一错再错的最好方法。

例如:在语文的学习中,易错点的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易错的字词,容易误读的字音等等,很多优秀的孩子会有一个专门的本来记录这些。



总结“混淆点”

易混淆的知识点,如果不加以区分,在运用的时候通常会很混乱,不知道利用哪个知识点来解决。在作业上的表现就是答案写了很多,就是答不到点子上。对于易混淆的知识,对比记忆和结构图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对比记忆侧重于区分知识点之间的不同,结构图主要用于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方法

对比记忆

对比记忆:例如:在数学的学习中,初二几何会学习到三角形全等。因为总共要学习5种全等的判定方法,所以上完课之后,绝大部分孩子都是懵的,如果课后不进行总结、归纳整理,这种混乱的状态会持续很久。



如上图,把5种判定方法全部列举出来,经过一次对比记忆之后,绝大部分同学在这块内容就不再容易混淆,而且记忆也会更深刻。

方法

结构图

结构图:比如初学平行四边形内容的时候,很多同学搞不清楚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到底谁包含谁?它们之间怎么进行区分?结构图简洁明了,可以用于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总结“知识体系”

学习就是把外部知识整合进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大脑的认知(或人的知识结构)就像一棵大树,有主干、树杈、树叶。在学习、接受新知识的时候,大脑都需要进行认知加工,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对这个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寻找合适的位置安放。通过刻意总结知识体系,能加速大脑认知加工的过程,提升学习效率。梳理知识框架可以用思维导图法

比如下图中实数章节的知识体系,因为实数章节的知识点很多、内容分散,通过思维导图能帮助我们在大脑中建立一个知识体系。避免很多同学一提到实数,脑子里都是一堆零散的知识点,不成系统,总是遗漏重要知识点。



总结“同类知识”

将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有助于记忆,更有助于比较和理解。另外,新旧知识建立的联系越多,新知识越容易被记忆,在运用的时候越容易被提取。记忆神经元就像一个交通枢纽,与周边建立的联系多,到达它的路径也更多,神经元被唤醒、激活的可能性越大。对于相似知识,可以采用归纳表来进行总结记忆。

比如:学历史的过程中有很多相似的知识,比如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影响。把所有的战争都总结在一张表上,对比每次战争的主体、经过、结果、影响来类比记忆,记住相似,区分不同。归纳表,条理清晰且易于对比记忆。



>>>>结束语

总结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其目的只有一个:提升学习效率。如果成为了孩子的一个学习负担,比如很多孩子建了错题本却不看,或者花太多时间来梳理框架等等,就应该及时调整。

 科学家长观
好未来|海边教育
做自己孩子的教育专家
  


    关注 科学家长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