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别人的信仰 请持敬畏心

 

对于宗教、民族、区域性等问题请大家保持敬畏之心。我们的一句无心调侃可能就触碰到了别人禁忌的底线。尊重别人同时也是一个人自身素质的体现。万一不小心冒犯了别人请马上道歉,不要假装没事人似的试图辩解。没人想听你把错事合理化的逻辑。...

先放一段易中天在北大对伊斯兰的解读



下面是【周末】御用书记官图钉甲同学的笔记,在看笔记之前请再听我一言:对于宗教、民族、区域性等问题请大家保持敬畏之心。我们的一句无心调侃可能就触碰到了别人禁忌的底线。尊重别人同时也是一个人自身素质的体现。万一不小心冒犯了别人请马上道歉,不要假装没事人似的试图辩解。没人想听你把错事合理化的逻辑。

----------------------- 笔记  --------------------------

160604 第35期 走近回族

马老师:5岁学习伊斯兰的文化知识。以前感官,伊斯兰不是一种知识,不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英语专业,喜欢儒释道,8年的时间研究基督教和圣经,后专业研究伊斯兰,有自己的研究和看法。

学伊斯兰一定要了解其历史和经义所在。

1. 穆罕默德不是伊斯兰的创始人。

*他是伊斯兰的复兴者而不是创立者。古兰经表示,当人类被放置时就存在了。伊斯兰的意思是“和平”,穆斯林则是指“和平的维护者”。伊斯兰的要义:一是阐述宇宙的来源,二是阐述人类的尊贵性。之所以存在不同的教派分歧,是私欲所致,所以上苍不停地派使者来教化世人,但是不同的民族对这位教化者有不同的称呼,比如这些使者有大卫、摩西等人,都被认为是“伊斯兰”的范畴。

*复兴时期:从穆罕默德开始,纪元伊斯兰历史。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使者。

*阿拉伯时代:蒙昧时代,部落仇杀、文字和语言的消退,文化的堕落,被遗忘的历史,波斯国王想要征服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发现,人类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信仰,对于其他的一些物化的东西有着依赖,不同部落之间有着不同的偶像,文明与文化基本消失殆尽。穆罕默德开始冥思苦想,加上他在族人中间比较受信任,在40岁的时候开始发迹,遇到巨人,要他奉宇宙真主之意宣读——“你宣读吧”“你的主用血块造人”“你的主是最睿智的”。其妻子点拨,穆罕默德利用20年记录的“古兰经”(风声?读书声?),劝善戒恶、宣传生活中之意教,周济他人、克制私欲,在23年左右,有10万人成为穆斯林。后经四大哈里发的传扬,阿拉伯就成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国家。(伊斯兰强调:人类要从关爱自身、家人开始,其次才是救济贫民、孤儿、旅游者)

2. 回族与伊斯兰教

*先有伊斯兰,才有回族这个民族,与其他文化依托民族不同,是以信仰为核心。在穆罕默德60多岁时,贞观2年,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比(大乘)佛教还早。唐太宗接受使者,在广州建了清真寺,但这次是非正式传教,唐高宗时正式传入。

*为什么叫“回回”?唐朝时只有2000-3000人,但后来为了镇压“安史之乱”,阿拉伯帝国派遣数万人来支援,留在了中国,回汉开始通婚(是皇帝的喻令)——“回”以前是新疆、维吾尔的代称(回纥、回夷),后来就成为惯称。不过还有很多文化上的传说(大口小口;真主登顶方;回到后世)。

*“菩萨”这个词是从穆斯林中来的。

3. 穆斯林在中国的发展

*穆斯林帮助元朝利用大石头攻破了大理城。(包括襄阳)“元代回回遍天下”。地位很高,在国内为第二等。(文天祥被抓传说)

*紫禁城的设计是“Alantin”和其子设计;

*郭守敬就是回族,其历法引用伊斯兰历法;

*白袍子:第一个医院是回族人(眼科);

*元朝和明朝是穆斯林的鼎盛时期。“御圣北自在”“万物非主,唯有真主”

——朱元璋是通阿拉伯语的——不食猪肉、长相为回、敬尊回族

——避讳“zhu”字,当时中国猪也少。

——阿拉伯历在中国用了400年

*清朝中期以后回族开始没落。清朝末年,杜文秀起义失败。

4. 人是怎么来?

“父脊母胸”之间——源自黑暗,所以人不可骄。

没有分人群,是把人类作为整体论述。

Q&A:

①木瓜:什么是信仰?信仰是什么样的感觉?

答:孔子在2000多年前曾经说过:君子有三畏,畏上帝(原文似乎是天命,记录者注),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还说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不立。信仰不是外界灌输的,是站在地球以外,看地球的生活,对宇宙造物者的“绝对理解与服从”——不是无脑服从,而是站在了物质的属性上去思考。不是文化的灌输,如果是灌输则是“迷信”。在信仰中,人类不断扩充自己的理性,从而拓展智慧,完成人类的职责——在世界上的责任。

②木瓜:关于文化和文明?

答:文明是指导前进的,文化不是、具有多样性。文化是族群在特定的历史和环境下产生的物化的东西,文化的精华是文明,文明是人创造的,但宗教——是造物主派使者指导文明的,使成为文明的指导。

③可兰经的教义?

答:不是人类的作品、不是穆罕默德的作品,而是宇宙的造物者通过加百利天使降给穆罕默德,由其门徒降临下来独立。可兰经也是阿拉伯语的范本。宇宙造物者独一而创,独受敬拜,独立管理——三大独立性。规范人的职责。

④“回汉矛盾”根源是什么?

答:真理归于造物者,人类的争端是人类的私欲产生。当群体(物质)的反差上升到意识形态和思维的不同,就产生了矛盾。民族之间是没有根本的矛盾的,根本是文化的冲突,是人类之间存在的排外/歧视所致,当人类无法用合理的方法解决矛盾时,就采用隔绝的方式来解决,本来是一个“开放、包容、吸收的问题”,变成了“矛盾和冲突”的问题。

*比如,对男女的理解:伊斯兰认为男女之间需要自重、不能随便接触,不能婚前性行为。而汉族在(极端)思想解放运动,对此认为落后。再比如,穆斯林说话说三回,是需要履行诺言的。注意,教义就是教义,精神核心是和1400多年前一样的,不存在“原旨”之说。

⑤鱼儿:男女差别是社会造成的吧?

答:完全平等是做不到的,男女身体结构都不一样(如吃药),不可能平等。要做到的是公平。比如,女人有经济管理权、家庭管理权、离婚权。男人,在古兰经中,是要求赴汤蹈火保护女人的,父亲生活是“善功”,而不是一种生活。“家”是以信仰为纽带的。

*金钱 与 幸福 之争辩(此处略)。

*男女公平之辩:男女分工,社会角色不同,达到平衡。

*男女分工和双职工之辩: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争夺、社会急功近利的结果。

⑥鱼儿:对信徒和信仰的分层?

答:……

⑦木瓜:信仰是因为古兰经出现而改变的吗?

答:信仰就是让人们明白自己“何去何从”,所以佛教、儒教都有其合理之处。最根本的是:三个爱:对地球环境的爱、爱人如己、热爱生命。所以朱熹在“四书集注”中也说:……。嘴说的信仰不算。悲悯是人类信仰最高的表现,生命高于一切。以人类全体为核心的看点。

⑧为什么不能带“外菜”;为什么要蒙面纱?

答:特指酒(猪)肉,猪肉为不洁之物,酒乱人心性。先知说的是“要遮蔽胸脯”。阿拉伯国家地区的遮布,是因为保护自身免于沙土。

⑨金钱观

答:精神与物质要同步。正如孔子所说,“仁者以财发身,丌仁者以身发财” 。

------------------ 笔记完 -----------------







第35期 走进回族

【公益金公示】

参加人数:13人

公益金数额:360元

公益金总额:2266.8元


    关注 周末weekend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