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崇明县,你好崇明区

 

今天国务院批复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崇明县,设立崇明区的请示。上海最后一个县撤销,从15区1县,更改为16区...



今天国务院批复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崇明县,设立崇明区的请示。上海最后一个县撤销,从15区1县,更改为16区。

我问了很多崇明人:“你们去市区,一般会怎么说?进城?去市区。”

“我们一般说,去上海。”

1958年12月份崇明从江苏划归给上海,到现在已经58年。作为上海的一部分,崇明居民之所以用“去上海”来表述自己进市区,并非不认可崇明是上海一部分,而是因为确实两地距离较远,且从行政级别上来讲,崇明县与上海其他“区”不一样。



今年以前,我从未去过崇明。一是在2015年五一小长假报道大客流时,走过一次五洲大道。五洲大道再向前就是长江隧桥,开过去就是崇明。

我在五洲大道堵了7个小时,看到有人来来回回在高速上遛狗。决定不去崇明,太远了,太堵了。



后来开始跑崇明县,陆陆续续去过几次。难忘的还是第一次开车进城桥镇,无一高楼、无一大厦,没办法把崇明和上海连接在一起。

如今撤县设区,从此上海再无一县,静安区、黄浦区、长宁区、崇明……区。



走出崇明的老人,还是在想家的时候,渴望吃一口崇明糕。剥一老毛蟹,舔一口小黄膏,呷一口老白酒,然后双泪纵横:“我还是想家啊。”

1958年7月份开始,嘉定、金山等县陆续从江苏、浙江划归给上海,以支持直辖市的建设。当时崇明县的领导干部向国务院反映:希望崇明归上海管辖。一是可以得到更多的财力、资源支持。二来,崇明县当时归属江苏南通管辖有些许不便。在没有搭桥之前,工作人员汇报工作、取送资料必须走水路,来回需要三天的时间。虽然崇明到上海也需要坐船,但只需三个小时即可到达。那个隔江相望的年代,你在这头,等我三天到那头。



195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崇明县划归给上海管辖。当时的上海确实需要崇明县提供农副食品,因此第一产业农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依旧感受得到崇明人的淳朴和好客。可能是偶然,也可能是必然,我蹲下来买水果时崇明大妈说:“小伙子给你吃一块西瓜,甜。”

崇明处于长江入海口,因此泥沙一年年淤积,面积一年年扩大。1949年崇明的面积是600多平方公里,如今崇明岛的陆域面积是1411平方公里。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长江所携带的泥沙不断淤积,因此崇明在不断“长大”。而芦苇滩涂之所以能变成万顷良田,就要依靠围垦。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崇明岛上曾经开展两次大规模的围垦。1960年冬天,由于三年自然灾害,上海市副食品供应紧张,上海人民到崇明围垦大海,建立了上海副食基地。

这份渊源,一脉相承。念念不忘。



县,主要以农业为主,但是当上海逐渐开放、农副产品供应渠道越来越多的时候,崇明的发展该选择那条路?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兆安 :“崇明是上海的后花园,崇明牺牲了一部分经济利益,保存了这么大一块净土,这就是对上海的最大贡献。”

生态是崇明的一张王牌。走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是上到中央下到崇明坚持不动摇的“信念”。所以在崇明县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生态+”,生态可以加旅游发展经济;生态可以加农家乐发展经济等等。



但是靠生态赚钱是需要逐步被认可的,所以它是缓慢的。被钢筋水泥“蹂躏习惯”的城市人,需要缓慢地理解什么是“慢生活”,什么是好空气、好环境。认识到这一点,他才愿意掏钱去崇明过个周末,躲一躲嘈杂。

2015年,崇明旅游接待游客466.83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9.99亿元。设区之后,第一、二、三产业将会协同发展。崇明在旅游业上的发展,已经拿到了不错的成绩单。



我在网上的贴吧查找关于崇明的留言:“撤县设区能怎样,上海人依旧看不起我们崇明人。”也有人抱怨:“成区了之后,咋赚钱?”

我想不仅崇明区居民有疑惑,决策者也面临巨大挑战。采访下来,很多年轻人还是愿意走进上海市区,那里有机会、有世面、有纸醉金迷、有挑战和机遇,这是年轻人的狂热。谁能预料撤县设区之后,会不会有人后悔当初“宁要城区一张床,不要崇明一间房”呢?

县在全国是低于地级市的,上海的“区”本身就是地级市的价值。未来,崇明区的地位也顺势提升。

所以我终于明白为何节假日那么多人愿意崇明,崇明为何没有高楼和大厦。越来越多的城里人认识到水清岸绿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崇明生态岛的重要性。这是上海宝贵的绿色资源。



我不知道你的心情,或许成“区”之后有了新期待,但是要改口很难吧?

——“你是哪里人?”

——“我是上海人。”

——“那你住在哪个区啊?

——“我住在崇明区,自然环境最好的地方。”

点击阅读原文,从空中看十年间崇明的变与不变


    关注 魔都眼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