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今年的立春节气在2月4日,在春节之前。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今年的立春节气在2月4日,在春节之前。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春季开始了。“春,蠢也,动而生也。”意味着闭藏的冬天结束了,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农谚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是提醒人们寒冬快结束了,应该早起干活了。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立春以后,阳气上升、万物复苏、大地解冻、气温回升。

在民间立春日的习俗丰富多样,有“报春”、“咬春”、“打春”等活动,传承久远。

“报春”即由一个人手敲着小锣鼓,唱着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其意在催促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农时,莫误大好春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

“打春”是一种官民共办的迎春仪式,内容是“打春牛”,祭芒神。



立春是冬春之交的标志,此时称为“开天门”,就是说气候由阴出阳(立春到春分之间),天渐温,寒渐退,昼渐长,夜渐短,气候逐渐由寒转温,大地由闭藏逐渐开始生发,人体也逐渐由冬藏转入春生。人体气血逐渐外向,表现为呼吸、心跳逐渐加快,新陈代谢逐渐加速,以供给五脏生机开始勃发的需要。冬春之交,由于天气乍暖还寒,冬春之交,天气说变就变,所以衣服要穿暖,不要脱得过早,所谓“春捂秋冻”。气血运行忽急忽缓,时而偏内,时而偏外,五脏适应得有个过程。这时期,体质差、适应能力弱的人就易得病,所以冬春之交是一年之中比较容易得病的阶段,要注意锻炼身体,少熬夜,营养要充足,以增强抵抗力。



立春的气候特点是南方乍暖还寒,北方往往是“倒春寒”,大风常至,风气通于肝,外风引动内风,促使肝气亢盛,所以血压经常呈现大波动,应避免过分紧张、焦虑、抑郁。要避风寒,大风天不宜外出,还要调养精神,少生气,忌暴怒,不要过度疲劳。有血管硬化的人,此时血管脆性增加,管壁弹性减弱,不易适应气候的寒温反复,加之大风干扰,所以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因风大,外寒入体侵袭肠胃,肠胃不好的人,就会拉肚子,所以腹部一定要保暖。多食姜,可喝姜汤,也可以在菜汤中放一两块姜,也可服中药通泻药方。



《黄帝内经》说:“风为百病之长”、“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由此可知,春天风引起的病较多,所以春天养生首先要避风。

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

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少吃易“动风”的食物,如鸭子、黄鳝、狗肉等;多吃平肝之品,如荠菜、青菜、萝卜之类。



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关注 吉珈健康管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