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P General 实验心理学综合2016年7月论文解析

 

唧唧堂,各学科最新最热论文研究推荐!...

↗↗↗ 点击上方“唧唧堂”关注各学科最新最热研究推荐论文解读

发现关注更多研究和研究人,请访问唧唧堂网站
www.jijitang.com


picture from 500px by Irina Dzhul
原创文章首发于唧唧堂,作者:唧唧堂研究人 杨霈
1、复杂化决策:职业道德探索和付出决策的结构
“只要付出就会获得希望的结果”这一信念根深蒂固的存在于许多文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然而,是否评估付出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复杂?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那些有强烈的倾向将付出和积极结果联系在一起的个体会把本可以简单决策的事情复杂化。在做决策之前,这些个体会歪曲他们的喜好和他们搜索的信息,并且在回忆的过程中,主观增强他们体验到的选择冲突和决策付出。六个研究认为付出-回报联接是这种冲突增加行为的潜在机制。那些强烈的将付出和积极结果联系在一起的个体(例如,奉行新教的工作伦理的个体)会通过(歪曲可供选择的价值)(研究1);(b)歪曲回忆中可供选择的信息(研究2a和2b);(3)歪曲对可供选择的信息的解释(研究3)来使决策过程复杂化。另外,个体会对信息进行过度搜索,并且事半功倍(研究4a和4b)。

论文原文:

Complicating decisions: The work ethic heuristic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ffortful decisions.

Schrift, Rom Y.; Kivetz, Ran; Netzer, Oded

http://dx.doi.org/10.1037/xge0000171

2、在两个土著社会中识别面部表情
所有的人都会从他们的面部表情中识别某种情绪—这是普遍理论的观点,而普遍理论是情绪心理学研究、理论和应用的支柱。对于情绪最严谨的探测来自土著社会,在那里外部文化影响十分有限,但是这类研究十分缺乏。这篇研究将报告两个这样的研究。研究1的群体是来自于基里维纳群岛(位于南太平洋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儿童和青少年(N=68;年龄6-16岁);控制组来自西班牙(N=113,相似的年龄)。研究2的群体是来自马泰莫岛岛(位于南非的莫桑比克)的儿童和青少年(N=36,相同的年龄区间)。在所有的研究中,给被试展示一系列面部表情的图片,要求他们指出图片匹配的特定情绪:高兴,恐惧,气愤,厌恶或者悲伤。控制组,即西班牙被试的结果符合普遍理论的预期,对面部表情的匹配率达到83%-100%。对于来自原始社会的被试,只有“高兴”这一情绪中度支持了普遍理论,将面部表情“微笑”和“高兴”匹配在一起的匹配率在研究一中是58%,在研究二中是56%。然而对于其他的情绪匹配率更低:来自基里维纳群岛的被试的匹配率为7%-46%;来自马泰莫岛的被试的匹配率为22%-53%。这些结果在跨越年龄、性别时;在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静态和动态呈现面部表情)时;在采用不同的实验设计(被试内或被试间的设计)时仍然十分稳固。

论文原文:

Reading emotions from faces in two indigenous societies.

Crivelli, Carlos; Jarillo, Sergio; Russell, James A.; Fernández-Dols, José-Miguel

http://dx.doi.org/10.1037/xge0000172


picture from 500px by
Irina Dzhul
3、证据诱导下的对心理越轨的否认
我们认为当人们认识到自己存在不符合社会的想法和感觉时,人们更不可能会承认自己有这种不适当的想法。因为这些证据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来抑制坦诚的自我反思。在3个研究中,诱导被试产生种族偏见(研究1)或让被试体验不合适的性唤醒(研究2和3)。其中的一些被试被告知,研究者已经收集到他们心理越轨的证据。结果显示那些在证据展示之前就被告知他们有机会参加自我反省的,且同时被告知已经被研究者收集到证据的被试更不会承认他们的心理越轨。这些结果说明在某种条件下,让人们面对他们私密缺点的证据会适得其反。

论文原文:

Caught red-minded: Evidence-induced denial of mental transgressions.

Burum, Bethany A.; Gilbert, Daniel T.; Wilson, Timothy D.

http://dx.doi.org/10.1037/xge0000174
4、一致性的空间表征
四个实验检测了一致性的空间相关性,也就是,在多大程度上命题间彼此合适。实验1证明在一组三个虚拟的人(呈现的名字都来自平衡过的三人组)的关系中,相对于不平衡的“三人组”:其中两个人彼此不喜欢,但有一个共同的朋友(低一致性),平衡的“三人组”:两个朋友都不喜欢第三个人(高一致性),这两个人之间有更紧密的空间距离。在接下来的两个对于范畴三段论的实验中上面这一结果的模式获得了概念上的验证。相较于来自无效三段论的两个方面(低一致性),有效三段论的结果的两个方面(高一致性)在空间距离上彼此更接近。在最后的两个实验中,在依赖因果联系(潜在因果联系)的场景的词汇对中会出现相似的接近效应,而没有因果联系的场景的词汇对中则不会出现相似的接近效应。本文在空间结合理论,应用心理学,和具身认知的框架下对这些结果进行讨论,并强调了它们的方法论的影响。

论文原文:

Spatial representation of coherence.

von Hecker, Ulrich; Hahn, Ulrike; Rollings, Jasmine

http://dx.doi.org/10.1037/xge0000176


picture from 500px by
Irina Dzhul
5、看到临界点:平衡知觉和视觉形状


当我们第一眼看到一个客体或者形状时,我们可以获取关于它的一系列功能性质,包括客体各部位的组织,对它抓握的最佳接触点以及它的质量中心或者平衡点。然而,在真实的世界和实验室,对于平衡知觉存在系统偏差,因此观察者可能会误判形状的中心。那么这种偏差是否仅仅是物理推理的巧合?或者他们可能更多的反映了客体表征的功能性原则?在本文中我们证明存在对于2D图形的质量中心评估的系统偏差(研究1)并在文中对这种偏差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解释。我们认为大脑会内隐的将2D图形表征成丰富立体的3D客体,并且这种“丰富”形状的表征对于2D图形的几何性质会形成干扰和偏差知觉。这种“丰富”是将呈现的图形分割成不同部分的计算机图形技术。并且结果显示从这个技术出发的模型有效的考虑了研究1中的质量中心评估问题。并且,减少“丰富”形状表征的需要会将低这种偏差:当对形状的线索衰减时,中心质量评价的准确率提升了(研究2);采用真实生活客体对于形状深度有外显的描述时(例如采用木质3D客体时),中心质量评价的准确率也提升了(研究3)。我们证明头脑中确实存在形状“丰富”技术;因此,我们印象中的平衡偏差反映了对于客体知觉的普遍功能特性。

论文原文:

Seeing the tipping point: Balance perception and visual shape.

Firestone, Chaz; Keil, Frank C.

http://dx.doi.org/10.1037/xge0000151
6、“中断阅读会干扰阅读理解”对于Foroughi等人的校正(2015)
本文报告了"Interruptions disrupt reading comprehension" by Cyrus K. Foroughi, Nicole E. Werner, Daniela Barragán and Deborah A. Boehm-Davi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15[Jun], Vol 144[3], 704-709中的一个错误。即在原文中对于效应量(Cohen’s d)的报告使用了错误的公式。在这篇文章中呈现了正确的公式和效应量。(下面是原文的摘要部分)

前人研究发现阅读文本时被打断不会干扰之后的再认或者从文中回忆信息。这个研究支持Ericsson and Kintsch’s (1995)提出的长时工作记忆理论(LT-WM),该理论指出干扰阅读(例如,打断)不会影响接下来的文本理解。然而,要完全理解一个文本,个体可能不仅仅只需要对文本进行再认或回忆文本信息。阅读理解需要个体联接和合成一篇文本的信息(例如,成功的识别复杂的主题),而非仅仅做一个熟悉性测试(例如,再认)。本文的目的是探究打断阅读是否会干扰阅读理解,这里的阅读理解指联接和合成一段文本的能力。在实验1中,打断阅读干扰了阅读理解。在实验2中,打断阅读干扰了阅读理解而非再认文本的信息。在实验3中,在被试进行干扰任务之前会有15s的暂停,这一操作成功的消除了这种消极效应。这些数据说明当要求被试进行阅读而非再认时,需要花费时间尽可能的理解文本。任何的干扰,例如,在阅读过程中的打断可能干扰阅读理解。这个证据支持对于成功的进行阅读理解,会瞬间激活工作记忆中的信息,这一结果不支持LT-WM理论。

论文原文:

"Interruptions disrupt reading comprehension": Correction to Foroughi et al. (2015).

No authorship indicated

http://dx.doi.org/10.1037/xge0000186


picture from 500px by
Irina Dzhul
7、语义的韵律和判断


即使一些词的效价模式不是由定义决定的,也不是词的核心意义的一部分,在自然地语言的使用中这些词倾向于伴随积极语境和消极语境共同出现。这些词都包含语义韵律,语义韵律是一种依赖语言背景被定价的该词汇的不同意义。因为语言和思维是紧密交织的,我们假设语义韵律会影响对那些模棱两可的概念的评价性推论。被试对于一个模棱两个的医学成果进行推测时,相对于它是由一个消极的语义韵律造成的,而非是由没有语义韵律的同义动词造成的,被试进行的推测更加消极。被试会以与句子韵律一致的方式完成句子片段的补充(研究2)并且语义韵律影响与评价推断一致的各种判断(研究3)。最终,在大量语义韵律动词中语义韵律产生了既积极也消极的评价结果( 研究4)。因此,语义韵律会对人们的评价判断产生重要的影响。

论文原文:

Semantic prosody and judgment.

Hauser, David J.; Schwarz, Norbert

http://dx.doi.org/10.1037/xge0000178
8、适当调整时间计划的训练和固定时间的训练之间的比较
在学习中理解和优化学习项目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学习和记忆领域的中心问题,并且优化学习项目之间的时间间隔对于优化学习有重要意义。跨越时间的空间记忆检索相对于集中练习会提高记忆力,这是被广为知晓的空间效应。其中,大多数对于时间间隔的研究使用固定的时间间隔。一些研究指出对相同的时间间隔进行扩展对于学习是十分有利的(e.g., Landauer & Bjork, 1978);然而,对上述观点的支持证据较为混杂(e.g., Karpicke & Roediger, 2007),缺少一个把握总体的解释。对于不同的学习者和项目而言,学习效果可能依赖于时间间隔和学习强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根据学习者正在进行的学习表现来调整时间间隔进而优化学习效果。文中采用两个研究探究了一种适当调整时间间隔的算法,也就是使用反应时或正确率来产生适当的基于序列的时间间隔或者ARTS(Mettler, Massey & Kellman, 2011)。实验1比较了既有扩展间隔也有相同间隔的适当的时程计划和固定的时程计划。实验2将适当的时程计划和两个固定的时程计划作比较。在两个实验中,相对于固定条件下,在适当条件下被试在立即测试和延迟测试中都有更好的表现。扩展间隔和相同间隔条件下并没有发现不同。在连接条件下发现学习知识的多少是根据不同项目和不同学习者的个体适应性而论的。适应性间隔相对于固定计划,会基于进行评估的学习强度从而产生更多的学习收获,这个发现有助于基于理论地了解时间间隔效应并且对于如何提升学习效率有直接的应用价值。

论文原文:

A comparison of adaptive and fixed schedules of practice.

Mettler, Everett; Massey, Christine M.; Kellman, Philip J.

http://dx.doi.org/10.1037/xge0000170


picture from 500px by
Irina Dzhul
9、先验理论、流畅效应和交叉的错误归因会影响对于元认知错觉的修补。


交叉将要学习的类别的样本,而非根据类别整合样本,会显著提升归纳学习效果。然而,即使学习者的学习表现在交叉类别的条件下更好时,他们仍倾向于认为相反的方式会增强他们的归纳学习能力。在实验1和实验2中,研究者探究了两个因素的影响作用,这两个因素被认为是造成“模块化有助于归纳学习”这种错觉的影响因素。即,(a)在研究如何定义一个给定类别的特征时,模块化产生了一种流畅提取的错觉;(b)学习者在开始实验任务时有一个先验认识,即根据命题进行整合优于混合命题。在实验3-5中,通过基于体验和基于理论的消除技术,即(a)提供细节性的基于理论的信息(例如为什么模块化更有优势,但实际结果却非如此);以及(b)关注学习时程和连续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尝试追溯学习者认为模块化有优势的源头。但是这两个因素都只有微弱的作用。在实验6中发现只有在两个计划上分离它们,分别检测表现时,基于体验和基于理论结合的消除技术会导致大多数学习者认为交叉学习更有优势。总而言之,结果说明三种影响因素的结合改变了学习者的错误认知:伴随着不同指令模式的对于流畅性的感知;学习者的先前经验;以及学习者一厢情愿的认为流畅性是特别的—这些因素都会使学习者认为提高别人的学习效果的因素和提高自身学习效果的因素是不同的。

论文原文:

On the difficulty of mending metacognitive illusions: A priori theories, fluency effects, and misattributions of the interleaving benefit.

Yan, Veronica X.; Bjork, Elizabeth Ligon; Bjork, Robert A.

http://dx.doi.org/10.1037/xge0000177

唧唧堂研究人简介:杨霈


点击“原文阅读”,查看 杨霈 在唧唧堂所有论文推荐。


    关注 唧唧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