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翻书  生活的真诚与自在,以及“归宿”

 

“我对于这里来说,更像是一个观光客。它曾因为某种原因给人以安定的感觉。现在已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将这种感觉给予了其他的人。任何一个地方对于某一个人来说,永远不可能是长久归宿。它所能给你的,只是一种归宿的感觉。”细细回味,很多时候也确实如此。...



有时候忙于工作于学习,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书,只能是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看一看,但始终没有放弃这个习惯。大学时期,每天晚上睡觉前总喜欢点着一盏台灯,夜下读书至凌晨。静谧的夜,暗淡的光,温暖的书,倒也成了美好的回忆。也许,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依赖。从书中可以获得情感的经历,丰富的生活。它所给予的,只多不少,从来都是不离不弃。只要你愿意,它随时随地都愿意与你分享。Soul-mate,大抵如此。人生中难以遇到,却在书中找到慰藉,无论是历史、人文、经济、政治、艺术等,还是其他杂七杂八的,或多或少都有些收获,有时候哪怕是一点点的感触,也令人回味无穷。

读完了顾异的《一九九叉》,感觉还过得去。比较典型的九零后文字,没有优美的语言,只是无厘头的搞笑。读完,读到最后,竟然会有那么一点伤感。在笑之中,竟也隐藏着泪的味道。

闲扯的很多,有些搞笑起来很无厘头,却也足以令人开怀大笑。或许说不上有营养,但是从那些有些无聊的文字中,以及作者在豆瓣上的日记,仍然可以看出,对生活的那种真诚,文字深处存在着一种向上的力量。无论生活是好是坏、如何困顿不安,其文字总是充满一种乐观与开怀,情感也极为丰沛。很多时候,只需要敞开心扉,大笑一场。笑过之后,或许能够更清楚地看清内心深处的情感。那一阵阵肆意的笑声,倒也像狂风,吹散了迷雾,看清了脚下踏着的路。看着来时的足迹,会有那么多的感触。

书中最后一段写道:

“我对于这里来说,更像是一个观光客。它曾因为某种原因给人以安定的感觉。现在已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将这种感觉给予了其他的人。任何一个地方对于某一个人来说,永远不可能是长久归宿。它所能给你的,只是一种归宿的感觉。”



细细回味,很多时候也确实如此。

关于归宿,钱钟书曾说,

“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我们一切的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上的思乡病。想找一个人,一件事,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的世界有个安顿的归宿。”



不知道在读这段文字的你,所想到的归宿又是什么,是她的城、故乡的落叶,还是泛黄的书页。

究竟哪里是归宿呢?归后宿后才明了吧。只有经过一番经历与探寻,才能够找到内心的归宿。当然,在路上的时候,也并非要苦苦追寻“归宿”,也可以是观光,且行且珍惜。而读书,则是一种导向、指引,不断地走进自己的内心深处,聆听心脏跳动的声音,抵达另一个真正的自我,然后寻得所爱。这也是一种归宿吧。

这个致力于宁静与情怀,传递温暖与从容的公众号,但愿也能够给你提供一份文字的归宿。
分享读书、运动、生活与思考的点滴。
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公众号。
扫二维码关注我!
静心静气,多读多想


    关注 六棵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