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 技术不能将就

 

我对于技术一窍不通,但却对技术人才心存敬畏之情。...

点击上方"专技创业"关注我们
摘要

在当前的互联网创业大潮下,人人都可以成为“产品经理”,但冒冒然认为人人可以成为“技术猿”,而对早期项目的技术实现采取了“差不多”态度的boss们,可要小心栽坑了!



在创业圈子里边,以前的一段时间,经常会听到人说技术不重要”或者说技术不是问题”,这句话,大致来自于“什么东西是钱能够买来的,那么这个东西就不是问题”。因为,大家都认为,技术人员是可以拿钱招得来的,所以“技术”也就不是问题。但是,从很大一部分创业成功的公司我们所了解到、看到的情况都是——“我们的技术太薄弱了”,或者说“我们的技术人才匮乏”

很多人在创业初期,如果CEO是销售或者市场出生,类似这样的情况,我们往往是IDEA和市场经验为先,觉得市场资源可以帮助公司或者产品打开局面,或者第一波种子用户,这没错。于是很多人就会觉得找一、两个初中级的技术把产品先给码出来,对付一阵,后期骑驴看唱本,有合适的再引进所谓的大牛。

那这样的做法有什么错呢?特别是在项目前期比较迷茫,资金比较紧张的初期,很多人认为不是正常吗?其实,这个时候就是CEO给自己挖坑的开始。

出现这样思考做法的原因有一般以下几个情况



1.  创始人是传统行业的,没有技术背景,不知道技术该有哪些工种组成,甚至连技术团队怎么找都不知道,更何况要找个好的可以做CTO合伙人的人。

2. 创业初期资金紧缺,开不起给所谓技术大牛的工资,不舍得花钱。

3. 在不经意的情况下,看到人家小团队的产品,结合了自己的市场和行业经验,觉得稍作调整,就可以变成移动互联网产品开始创业了,于是忽悠小团队一起开始干。

4. 自己的产品没有把握,也不愿意投大钱,于是想先凑一个产品,等将来忽悠到投资人了,再大干特干。



那这样开始自己的产品,会有什么样的隐患呢?



1.  产品技术不扎实,系统稳定性是没有保证的。

2.  一般的技术,依葫芦画瓢的产物,也许达到初期的一些基本功能,但由于技术人员的技术有限,CEO自身又是技术盲,于是整体的系统架构和框架基本是没有升级性和延续性可言的。发生最多的情况,就是要一些新功能了,要不就是在原本不稳定的架构下开发,加重系统负荷,要不就是需要重构或者局部重构。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费时费力,还没有稳定性可言。要是销售力量强,一旦把产品大面积推开,但产品频频出问题,后果那不是一个“惨”字可以形容的了。

3. 一个创业的技术团队往往需要一个周期的磨合,这样的磨合包括团队之间的配合,技术架构的检验,以及团队技术管理制度上的自我制定和完善。如果没有一个有项目经验的技术合伙人,就不会有一个有效的磨合机制,团队一直处于自由无序的开发状态。哪里有BUG就改,哪里有漏洞了就修,也不能对个人技术KPI和能力有一个可衡量的评估。扁平化的技术团队,无人管理,当形成了畸形了开发习惯,后果可想而知。前期人员还不稳定,一旦有人离职,那热锅上的蚂蚁状,应该不难想象了。

那一般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1.找一个产品经理,有项目管理经验的,让他在了解完创始人的意思后,主导整个产品的需求和开发,多跑市场,多接触客户,结合实际需求来调整产品功能和构架。

2.找一个靠谱的外包团队(这个是下策),在相关领域有开发经验的团队来开发,最好在开发第一、第二部的时候,可以规划好第三、第四部分,让开发者有一个系统的开发延续容量在内,为将来添加功能做好准备。也可以协商,专门包下外包团队中的专人来开发,后期有可能可以通过协商加入到项目团队,成为你自己的团队员工。

3.团队托管。该模式流行于美国,中国也逐渐兴起极少数技术合伙人形式的深度外包。他了解完你的需求后,负责帮你招募你自己的技术团队,然后由他来统一管理和监督,产品经理负责中间协调和沟通,项目整体的把控和汇报。最后再逐步交接过渡。

关于专技创业
专技创业是一个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创业者提供创业学习与成长的平台,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课程学习及服务。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创业能力开发课程、工程硕士创业基础课程、创业案例学习、创业词典,创业资讯等。
关于国际创业学院(中国)
国际创业学院(中国)携手浙江大学全球创业研究中心,以创业研究为基础,创业教育为核心,创业孵化服务和创业投资咨询为两翼,创业认证为支撑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服务平台,重点为大学生、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潜力创业者提供线上和线下创业课程,创业专业学习和创业能力开发与指导,构建学习型与资源型的创业加速生态系统。
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专技创业 


    关注 专技创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