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不言中

 

炊烟起·游子归...



默默,是我养的一条狗。

正月十五,我出差学习回到了家,我一如既往的对默默热情。

默默,朝我跑了几步,转身跑开了,也就只是跑开几步,看样子不是真的要跑开。就那样歪着头,斜着眼偷偷的看我。当我走近几步的时候,好像很开心的样子,但又躲开了。我开始叫他,越叫越跑,但又不是很远。那个感觉好像是用这个方法责怪我走的时间太久。想亲近又有点陌生,还有点抱怨。我不断的努力叫“默默”,并用零食来引诱他,终于他放下了“架子”,摇着尾巴跑过来。之后,是我最得意的时候,成了我的小尾巴,就连走路都贴着我的腿。

(就这样赖着)

这让我想起了外甥小的时候,他那时大概3,4岁,来我家里住了好些日子,每天吃过晚饭,他都要求姥爷带着他去看火车,开始的时候,我们不明白是为什么,只当他是喜欢火车,当每天都这样的时候,姥爷琢磨明白了“这孩子知道自己是坐火车来的,想妈妈了,想妈妈坐火车来接他。”

(依恋会让孩子喜欢抱被子,抱布偶)

妈妈终于来接他了,想念化成了眼泪,妈妈想要抱抱儿子的时候,儿子跑到了姥姥的怀里,但是眼睛并没有离开妈妈。姥姥推了几次,外甥仍紧紧地依偎着。“这孩子,还害羞呢”,这哪里是害羞,也不是因为时间久不认识妈妈(前后也不过十多天),是他在怨妈妈,为什么把他“扔”到“陌生”的地方,为什么那么久都不来接他。当妈妈最终紧紧抱住他的时候,他也紧紧搂住了妈妈的脖子,再也没有人能把他们分开。

这又让我想到了一些特殊的人群---留守儿童。正月十五是他们最不喜欢的节日,过完这天,爸爸妈妈们又要远行了,他们不得不默默承受分离,不得不默默承受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不得不承受心理上的孤单,无助,不得不努力快快长大。内心这分离焦虑有多少家长可以懂,可以说得明白,说得清楚为什么要分离。

只是我们都知道,分离让我们的身体留下了记忆,在心里又筑起一道防御,结一个不轻易受伤的痂,这个痂会在成年后的分离中再次被撕开—结痂—撕开……直到痂越结越厚,不知道疼痛。又或许遇到一个可以疗愈的人,慢慢地清创,慢慢愈合。

所以,当家长和孩子分离的时候,请你告诉他,为什么会分离,何时相聚,不在身边的日子,要跟孩子保持联系,要时常看看照片,物理距离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心理上的距离。

谨以此片献给留守儿童与家长及经常分离的人们。

(尽管他抱着红包,但红包里面的东西并不是他需要的。他需要的是摸摸头,陪他扔球玩耍。狗狗也会得抑郁症的。)

分离·心坛城


    关注 心坛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