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休问路,云下是吾家。

 

陶弼并不是个有名的诗人,这首诗从整体上看也不是一首特别好的作品,但颈联和尾联却有如神助,可与历史上的名诗比肩。所以大诗人黄庭坚会对此“叹赏久之”。...



数年前,曾在宋人庄绰的《鸡肋编》中读到一首五言律诗,对它一见钟情,久久难忘。如今《鸡肋篇》的绝大部分内容早已被我忘光了,这首诗也只记住了后面的一半——“江势一两曲,梅梢三四花。登高休问路,云下是吾家。”其中尤其对“云下是吾家”这句诗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它贴切、传神地描述出故乡的遥远和游子的乡愁。可能当时自己也时常想家,曾登高南望,只见山水重重,遥想故乡或许就在天边的云朵之下吧。对这句诗可谓感同身受,所以一直念念不忘。


 


宋代



字季裕,惠安县人。生卒年不祥,尝摄襄阳尉,并官於顺昌、澧州等处。状貌清癯,人目为“细腰宫院子。
2015年十一假期回江西,列车驶过南昌后进入赣南山区,道路两旁都是高山密林。由于刚下过雨的缘故,山顶云雾缥缈,山下溪水漫溢,稻田里一片金黄。久居北方,一下子看到熟悉的家乡景象,既欢喜又心酸。同行的小女虽没有我这般离家归家的悲喜心情,但看到与北京迥异的南方景色也很是惊喜,叽叽喳喳地拉着我问这问那。触景生情,我也写了一首打油诗,取名《回想偶得》——
“群山郁郁雾苍茫,溪水清清稻正黄。小女雀跃问归处,遥指云下是吾家。”
终于把《鸡肋篇》中的这句诗给派上了用场,了却多年的心愿。好句就是有分量。我这首本来意境平平、一无是处的打油诗,因为这五个字一下子提升了不少“逼格”,俨然有点去打油化的势头。

为了不掠人之美,也为了不被人诟病为断章取义,现在我把这首诗介绍给大家。

庄绰《鸡肋篇》中记述的原文是这样的:
全州兴安县石灰铺,有陶弼商公诗云:“马度严关口,生归喜复嗟。天文离卷舌,人影背含沙。江势一两曲,梅梢三四花。登高休问路,云下是吾家。”鲁直题其后云:“修水黄庭坚窜宜州,少休于此,观商公五言,叹赏久之。崇宁三年五月癸酉,南风小雨。”至绍兴中,字墨犹存。
全州今属广西自治区桂林市,这首诗就题写在其下辖兴安县的一个石灰铺墙壁上。诗的作者陶弼(1015—1078)是宋代一名将军,字商翁,颇有战绩,宋史中有记载。这个陶弼不但打仗厉害,还会写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算是一名儒将。陶弼的这首诗后来被贬官到宜州的黄庭坚看到了,就在诗后也题了几句话,表达对这首诗的赞赏,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黄庭坚

(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这首诗的诗意比较直白好懂,叙说的是陶弼骑马经过严关的所见所感。首联就交代了写诗的地点和原因,意思是“我骑马过了严关,对于能够活着回来既高兴又有些感叹”。严关位于兴安县严关乡严关村,关口筑于狮子山与凤凰山之间,关门的内外门额上嵌有清咸丰元年兴安知县商昌题刻的“古严关”三个大字,是广西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接下来的颔联讲的就是“嗟”的内容,“天文离卷舌”这句话应该是用典,可惜我才疏学浅,一时查不到,但下句“人影背含沙”明显是从含沙射影这个成语中化出来的,上下句合起来看,意思还是能看懂的,即作者自叹遭到了他人的言语攻讦和造谣抹黑。这句诗也交代了“生归”的原因和背景。随即作者笔锋一转,开始描述所看到的景色,手法非常新颖,用简单的数字一二三四勾勒出非常美丽的景象——滚滚湘江蜿蜒流淌,江边梅树的枝头开着稀疏的花朵。这句颈联也从侧面交代了写诗的时间,是梅花盛开的季节。尾联收的也很巧妙和大气。“登高休问路”应该是“休登高问路”的倒装,意思是不要爬到高处去寻找回家的路在何方。这里的问路不是向别人打听路径的意思,因为还有个“登高”的状语在前面,问路是不需要登高的,找个人就行,所以我把它理解为找路。“云下是吾家”即回答了不需要登高找路的原因,更含蓄地表达了家乡的遥远和此刻归心似箭的心情。

陶弼并不是个有名的诗人,这首诗从整体上看也不是一首特别好的作品。其首联和颔联比较一般,但颈联和尾联却有如神助,炼字造句极其巧妙,写景抒情非常大气,可与历史上的那些名诗比肩。所以大诗人黄庭坚会对此“叹赏久之”。
“江势一两曲,梅梢三四花。”以数字入诗起到了奇效,宛如传统山水画中的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卷,且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数字入诗在我国诗歌创作中很常见,常常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手法用到极端就是纯粹以数字作诗,其中也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绝妙好诗,如北宋邵雍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但绝大多数都不过是文字游戏,算不上一流的诗。

(注: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

输入文字


    关注 晨云悠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