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文章,你绝不会说你中秋节吃过月饼。

 

每天晚上21:30圈仔与你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



中秋鲜果列晶盘,
饼样圆分桂魄寒。
聚食合家门不出,

要同明月作团乐。

——沈兆褆
每逢中秋佳节,团圆之际,合家欢聚,把酒对月,纵情豪歌。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世代传承,无论过什么传统佳节,都有相对应的美食,中秋月饼——更是一道独特的美食!



月饼是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食品,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时至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



外地朋友看到这些图片,肯定会认为是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不会联想到它是食品,更想不到它会是——月饼!



是的,它就是月饼!

这种堪比精美艺术品的月饼,它是丝绸之路蜂腰地带甘肃省永昌县西河片区焦家庄乡、新城子镇、红山窑乡和城关周边一带独有的传统美食。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贯穿亚欧的丝绸之路,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构成了独特人文景观,使这里的人们拥有了超常的智慧,豪爽的个性与精明灵犀的头脑并存!





小小月饼,纵观大江南北,形状各异,口味丰富,如果说一块月饼直径达五六十公分,十多公分厚,重量达到二三十斤,而且色彩艳丽,高端霸气,你肯定会膛目结舌,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不是夸大其词,是家乡西河人的骄傲,唯世界独有,下面就带朋友们了解一下制作流程吧



甘肃河西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小麦产区,勤劳淳朴的人们时代劳作,代代相传,凝聚的智慧将自家产的面粉食品制作发挥得淋漓尽致!做面点的酵母也是自己加工的,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看,这些发面多松软。



这些色彩艳丽的原料更是自家院落里种植的天热香料:红玫瑰、香豆子、灯盏花、姜黄、红曲等,所用的油也是纯天然的菜籽和胡麻油,气味芳香,回味悠长。



做这些独特月饼,一家人是不够的,往往都是左邻右舍联合才能完成,至少要四五个人耗时三天。



一块月饼有几十道工序呢。



把面擀成薄饼,抹上纯天然的植物油,撒上混有面粉的植物香料卷住,然后压扁切成一指宽的长条在做好的圆形面底上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拼放,层层叠加,一般包括底和盖共有六层。



这是用玫瑰和桂糖做的最受欢迎的玫瑰口味月饼,那味道……



看看这些面粉做的花瓣,很难想象是食品吧?



制作这种月饼,还需要考研你的耐力。



像不像观音菩萨的莲台呢?



在做好顶层后,还要画上象征吉祥的各类精美图案。



瞧,老奶奶那历尽沧桑布满皱纹巧手可一点都不马虎,一幅幅精美的图案留在了上面,满脸幸福。







这些图案的名字更是富有寓意。



花好月圆



犀牛望月



和和美美



金莲浮水



神仙葫芦芭蕉扇
犀牛望月挂金板


做好的月饼放蒸笼后还要在上面盖一块面饼,防止蒸流水滴在上面影响美观。



现在可以上炉了,这种简易的可随意挪动的炉子火力可不容小觑,还特别减省燃料。



一定要把蒸笼包裹严实,不能让蒸汽和热量流失,至少要蒸四个小时才能完全熟透。

这种炉子就比较传统了














经过四个小时旺火蒸熟的月饼终于出炉啦,香气四溢,松软而富有弹性。







凉过几个小时后,再用菜刀切割成小块,留自己吃的后,还要馈赠亲友,邻里之间也要相互赠送品尝,也更加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西河人就这么豪爽大气、任性,令外乡人羡慕不已!





这种月饼叫“大包盖”,实喻家庭团结和睦。



这就是西河月饼,
霸气吧?



特别致谢本文月饼制作者:刘世芳、顾维菊、徐永芳、刘学玲、吴秀贤、李丽等(姓名次序按岁数排列)。
拍摄地: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焦家庄乡河滩村
图片拍摄、撰文:杨有学
----------END----------
每天晚上21:30
圈仔与你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
甘肃圈子合作致电:189-1910-3835
微信:42478150




    关注 甘肃圈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