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缠卫:白鹿原头信马行|秦岭文苑

 

我伫立塬畔,不舍离去,塬塄之间许多“旧迹”在记忆里翻新,许多未来“奇迹”在眼前展现。...




白鹿原头信马行文 王缠卫

天高气爽,花香醉人,正是白鹿塬多彩绚丽的季节。

白鹿塬南塬上最大集镇前卫镇,绿树掩映红墙,赶集人群熙熙攘攘。宽阔的集镇街道向南伸展,直通南塬塬畔。

我的家乡石槽村就在南塬畔上,村庄古朴自然、民风淳朴。穿过一石一瓦安静祥和的巷道,眼前豁然开朗,遥对着南山之巅峰与原塄之间,屋舍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被浐河分割成两大块的河道里,那远处是波光粼粼的水浇地,那泛着金黄色光芒的是谷子地和玉米地。而近处,一大片一大片翠绿的洼地,则是菜地。菜地北边,一条小路从塬底顺着坡势蜿蜒而上直至塬塄。菜农们担着、提着,一筐筐、一笼笼各色蔬菜,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爬坡上塬。



记得那时候,太阳刚一冒红,村里的半大小子和小姑娘一定会坐在塬畔,排成一溜溜,歪着脖,伸着头“看风景”。每到收麦季节,身上沾着泥土的塬上人,背着长绳下坡割麦、挑水。有拉小推车的,有牵牛拉车的“喔”“喔”的吆喝声“啪”“啪”的响声,好不热闹呀!

而到了逢集的日子,菜农们肩上架一根光溜溜的扁担,爬坡上塬赶集,他们一只手托起身前的扁担,一只手提拉住挂在扁担后面的铁钩,以防止菜笼碰到地上。到了平坦处,再利用肩上的巧劲,把扁担先顺溜地换到背上,停顿一会儿后,再倒换到另一个肩上,同时,托着扁担的手反过来又搭在扁担上面,而另一只手插在腰间,这样可以给腰加把劲,也能放松身体。



换过肩后,他们舒开身子,突然有人放开嗓子:“前卫集真红火,有鸭有羊有野鸽,甜瓜子凉饸饹,一吃一喝两块多。”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菜农中也少不了引吭高歌吼一段秦腔,让那雄壮的声音弥漫在开阔而深远的塬塄之间。

转过塬坡最后一道大弯后,也许是着急赶路,菜农们走的急促平稳,一路不歇脚。“菜来了!”随着一声吆喝,他们在村中的青石大碾盘前放下扁担,前面一位个子高高,穿军绿色上衣,裤腿挽过膝盖的菜农,他扁担一头挑着是皮薄的带着绿蒂的西红柿,一头挑着是甜脆的带着青刺的黄瓜,站在旁边的菜农,挑着滴着露水的青葱和紫色弯头茄子。他们与闻声而来的村民打着招呼,谈论着菜价,清净的巷道开始热闹起来。

初秋9月,我回到阔别多日的家乡,村子里炊烟袅袅,古树婆娑、百年石槽古韵悠悠。青石大碾盘前依然是最热闹的地方,村东吴村庙卖豆腐的,拿着撅头臂弯里挎着笼挖土豆的,戴着手套拉着架子车拔黄豆的,端着茶杯穿戴整齐闲荡的,开始一天劳作的庄稼汉们聚集一起说说笑笑。

“卖菜的怎么不见上来?”我不经意问了一句。“卖菜的去集镇了。”一旁有人告诉我。“挑扁担能走这么快?”我问。“村里修水泥路时,连着把原来塬坡的道路也修了,宽的都能开汽车,不但拉的菜多,而且还跑得快,卖菜的早把扁担扔得远远的了。”好几个人点头说。

“塬坡地退耕还林了200亩,村民们种上了核桃树和花椒树。吃水更方便,村子南北两头各建一座水塔,自来水直接能拉到地头,以后要看扁担就得去博物馆了。”身边一位村民上下晃了晃茶杯,一边摇头一边抿了口茶,好不惬意的告诉我。



清晨的阳光灿烂地照耀着苍翠的塬坡,山前、坡边、红砖小楼,两道s型大弯的水泥路,将塬上塬下链接在一起。远处传来了粗犷豪迈的秦腔,一位中年人骑着农用摩托车慢慢的由远而近。

我伫立塬畔,不舍离去,塬塄之间许多“旧迹”在记忆里翻新,许多未来“奇迹”在眼前展现。

本文照片均转自网络,特此声明
幸福蓝田   荣誉出品
值班编辑微信: ltjj666
投稿邮箱:3191614974@qq.com 
               1816792797@qq.com
欢迎点评,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关注 幸福蓝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