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未尽之路----“核心素养”培训感悟

 

从李惠军老师的“胜任力”,唐琴老师的“心上人”到戴羽明老师的“回归生活”,这或许就是以后我们的路吧。...



这两天,参加市教研室历史教师培训,三位专家谈“核心素养”有深度、有高度,有难度,在听的过程中又熟悉、又陌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好像不少我们正在做,只不过我们没有起一个“核心素养”的名字。

对我们而言如何迎接这一轮的课改呢?“学科素养与教师的胜任力是一个伟大的话题,在这伟大的格局统领下,我们历史教师要有前瞻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才能达到胜任力的诉求”(李惠军),李老师的话中透出了一种不容回避的态势,也含有迎难而上的一种气势,老师能否贯彻学科素养是一种能否胜任判断的依据,否则落伍,因而我们必须要乐观、积极容纳,学习、理解、领悟、执行。

教学胜任力如何达成,“要把学生当成是我们的心上人”,“让学生成为心上人”,“让学生进驻个人”,“如果你学了历史而对历史的冷淡、不屑、麻木,即使你教师带班成绩一流、纵然你教师满腹经纶,你敢说自己是一个具备教学胜任力的老师吗?”,“用美丽的理想引领着学生与伟大的事情相遇”(唐琴),看到这,我回想起六月份工作室李小飞老师做的“为理想而教”讲座,当时在谈论时,我们还为“为分数而教”还是“为理想而教”的争论,当下由于社会转型,功利主义比较浓厚,作为我们是随波逐流呢?还是守住一份净土呢?现在听完三位老师的讲座,回想那次讨论,从心里面不由得对赵俊校长升一份敬意,一种眼光的前瞻性。

如何选择?“人之为人”,“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目标”,历史教育的意义在于引领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教师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完成社会化,从而成为心智健康的人,回归生活,我们历史教学必须从生活中来,最后还要回到生活中去(戴羽明)。

我想从李惠军老师的“胜任力”,唐琴老师的“心上人”到戴羽明老师的“回归生活”,这或许就是以后我们的路吧。


    关注 赵俊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