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堂 修改是造就伟大作品的必经之路

 

小说的修改就是从你写的那堆文字里,把不属于这部小说的余料删掉。你应该进行增删、修饰雕琢,最终用...



小说的修改就是从你写的那堆文字里,把不属于这部小说的余料删掉。你应该进行增删、修饰雕琢,最终用最纯正的形式呈现出你心中的故事。
动笔前的“心事”


一部作品总要经历修改的过程,这是所有作者都明白的道理。但因为特别浮躁,或者因为没有修改的机会,有人也可能放弃这个环节。除此之外,一般都要将作品修改几次,尽可能的让自己满意。鲁迅先生说过,在交稿前,文章至少要改过几遍,把可有可无的字和句去掉。

一个成熟的作家,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是不可能把一部没有修改的作品送走的。那才是不可思议的。问题是一部作品从什么时候修改?一个作家到底有多少修改的机会?

鲁迅先生当年还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要想到一点就写”。

很多人以为,鲁迅的意思是在下笔之前,要想得非常充分了再写。反面的例子是:有人一冲动就把字留在了纸上。这显然有些冒失。

其实现在来看,鲁迅的这句话还透露了一个写作学的问题。“不要想到一点就写”,这里面似乎蕴含了其他的奥妙:想到多少再写呢?想了多少才算瓜熟蒂落?难道想的越多越好吗?再说想的完全熟透,就一定会写的更好吗?

鲁迅先生在说一个十分微妙的事情,这是指动笔前的一种“心事”。

作品在心中刚刚滋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成长,并经历一遍遍的“修改“可能是漫长的,十分漫长。但无论多么长,他都只能算作”修改的第一个环节“——因为他不是在纸上进行的,而是在心里做起的。

有写作经历的人会发现,作品在心里有一个孕育的过程:有了感动,有了想描述的欲望,之后会慢慢让这粒种子植在心里,让其发芽、长大,最后才在纸上写下第一笔。

如果省却了这个过程,或人为的缩短了这个过程,结果常常让人失望。因为他不可省略不可取代、甚至是难以重复的——一旦开始了纸上的涂抹,即是预示了第一个修改环节的结束。
边改边写


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他每天工作时,总是要写到一个比较顺利的部分,即十分清楚下面该怎样进行了才停止下来;第二天写作前,把第一天写的文字从头修改一遍,只改到上次停止的那个地方,再开始新的写作。

这种修改,是与写作同时进行的,我们可以将其看成第二个修改的环节。

大概作家们都会这样做:边改边写。不过也有人善于在纸上一气呵成,把修改留到最后。看来这只是一个习惯问题,实际上却容易将第二个环节给省略掉。因为每个环节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似乎是不能随意挪动。

当我们再次接续写作的时候,把前一天形成的文字仔细改上一遍,这样做的特殊意义在哪里呢?

首先,这会使昨天的文字在相对冷静的思维面前接受一次检验和判断。因为文字刚出大脑的熔炉时还是滚热的,隔一夜或一天,他就会冷却下来。在文字冷却的时候修改订正他,总会更客观更准确一些,我们可以做得从容一点。

这样做的更大意义,还在于创作前的预热——让已经冷却下来的思维慢慢热起来。因为你就要开始一次新的创作了,需要让一切回到从前一样的热度中,以便进行冶炼。没有这个状态不行,热度不够不行。我们看某些作品,在阅读中常常会感到个别局部显得呆板、凝固不化,与整个篇章的文字格格不入,不够协调——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工作停止后,重新接续时没有让思维充分预热,没有让滚烫的思维将文字熔化。

一般来说,没有进入创作过程中,许多因素就不可能激活。这需要慢慢进入,需要一架思维机器完全启动。思维这架机器就是这样,一开始运作总是比较缓慢,达不到相应的速度,没有沉浸到该次创作所需要的语境和情境里,没有抵达那个特定的语态/创作态中。可是我们又不能空空的等待。要解决这个难题,也许只有从头阅读和修改业已形成的那些文字,一点一点的铺作作品的律动和气息,最后将思维提升到上次停止那一刻热度——这时一切才可以重新开始。

这既是对前边工作冷静下来的理性检视,同时又是新的创作的一次预热、一次激活。

预热和判断,要解决情绪的问题、逻辑的问题、语感的问题。在停止创作的时候,你会离开那个特殊的、创造的世界。你的思维,你的说话方式,在那个虚构世界里通行和运用的东西,都因为工作的停止,因为“走出”,被世俗生活冲散、改变和刷新了。这样,当你再次面对一张稿纸的时候,就必然需要费力的寻找和接续,找回原来的笔调以及热情。因为对于作家来说,每一篇作品的笔调都会有些微调,都会根据具体的情与境发生某些变化。所以要回到原来的笔调、原来的气息,不然一切都没法进行下去。
 写作也需要“冷处理”


在整个作品的完成之后,一般来说要停顿一段时间,也就是将作品的毛胚搁置一边,让其冷却下来。一本刚写成的书,里面交融了多少炙热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刚刚煅造出来的器具,摸一摸还是烫的。要抓到手里细细打磨它,一定要在逼人的热度退却之后才能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冷处理”。

但是每个人的工作习惯不同——也有人不愿停歇,完工之后立刻开始重头修理。这或许是一个遗憾。应该尽可能的停息一段时间。停上多久才好?如果沉得住气,那就至少停上一两个月或者更长。这段时间,用来把出炉之初的那种热度降温,使我们能够贴近它,也能够有一些冷静和超然。这会儿将比较客观地看待那个时刻的激动,检视那个时候写下的所有文字。这是个困难然而非常愉快的工作。你会尽量要求自己像一个陌生人、他人一样,从头打量自己的作品。

这个阶段,你努力在意识上靠近那种“陌生”的状态,这样就会从磨得炽热的思维轨道里脱离出来,达观地理智地加以诸多判断。思维飞速旋转时写下的那些文字,这时要经过一次严格的挑剔和质疑。

沉入写作的时刻也许主观性越强越好,可以任性而执拗,完全不必顾忌别人怎么看,不在乎别人的思路,不受一些观念的影响,哪怕飞扬跋扈。这样才会获得更大的自由,一些超绝的奇思会在这样的情与境中形成。但是一旦写罢,一部作品固定、确定、完成之后,这场“高烧”过后,也就不得不站在非常客观的立场上来回头检视了。

比起伏案工作的日日夜夜,比起那时的各种想象与激动,这会儿的作家也许显得“平庸“和”世俗“了一些。但这是完全必要的。

这就是修改的第三环节。一般来说,所有的作品都要经历这个环节。

今天,也许动辄万言、纵横涂抹的“才子”及不愿意听这些话,不以为然。实际上类似的启发同样来自鲁迅,他说过,那里有什么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作家在网络时代、商业时代,在各种信息蜂拥的情况下容易浮躁。所以说能写下来都不容易,都需要特别的耐性,再要辛辛苦苦的修改,有些划不来。可惜这不是一个划得来划不来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需的工作。一般写作爱好者可以对自己放纵,一个专业写作者或有志于此的人,除了对自己苛刻再苛刻,也许并没有其他的出路。

在这些环节中,作家或许会觉得十分充实和愉快。他不是一件痛苦的事。他会从每一句成功的修改中获得一次享受。他会看到改动的效果,一次次的改动会带来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这种感受是很重要的,离开了这种成就感,再没有什么能更好地推动一位作家往前走了。他由此获得的力量,是持久而可靠的。

节选自《如何进行作品修改》文/张炜


点击“阅读原文”,登录大赛官网,了解大赛最新资讯


    关注 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