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飒☀知与罪

 

它拒绝了复活的诱惑,面朝真正的终结。...



知与罪
亚当与夏娃偷食禁果之日,上帝的退场便开始了,并且最终的结局也已经注定。毫无疑问,上帝本身也早已预见到这一点。

创造者注定要被他的造物推翻并重新塑造。是为异化。

不知者不罪。中国这句人情练达的谚语以一种以奇异的迂回轨迹抵达了一个古老的真理:人类被赐予智慧的同时也被赐予罪。但如果把这理解为上帝对人类偷食禁果的报复和惩罚,显然过于孩子气。知使我们前行,罪却让我们回望过去,回望父亲消逝的声影。创造者在这种回望中重新在场。

罪或许只是创造者们的一种繁衍策略。在造物的次元视阈中,造物主总是以一种不朽的姿态出现,即使在他们退场以后。正如一个孩子无法想象自己父亲的衰老与死亡。

知使我们认识他者,罪却使我们意识到自我和时间。于是有了爱与死。知使我们奔赴前方,罪则给我们的道路笼上迷雾,从而不停回归自身避免堕入到一种确定的僵死的终结里。



罪即圣灵。

人类全部艺术的历史便是一部罪的历史。上帝的幽灵依旧在尘世游荡,偶尔附身于人,重温创世的迷梦。

有一天,当我们人类也处于上帝的前夜,种下智慧之树,我们是否也能否凭借新的罪在未来繁衍下去呢?

受难即为与自己不相干之物受苦,并且他本可以不这样选择,它是一种基于自由之上的荒谬。如前所述,受难并不是替他人承受过错和惩罚,因此和道德无关。甚至可以说没有一件事比受难更加不道德的了。出于自身的先行领悟,他遵从了罪的召唤。同时受难并非是被动的麻木性的忍受,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更新。在持续的变形之中,个体性和时间的壁垒被打破,罪再度被归还给众人。

在当代社会,受难仍旧是可能的吗?在一个随时可以复活和重启没有终结的时代,受难的意义何在?或许可以这样说,受难已经从一种宗教行为下降为个人的日常经验,它是个人重新确立主体意识的必由之路。只是受难不再是为了变形,反而是为了划定界限,使自我从被稀释,被无限延迟的时空之网中回归到此刻。它拒绝了复活的诱惑,面朝真正的终结。
作者 萧飒 90年生 男
UreadingUsharing
你读·文艺沙龙 / 你读·手局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活动更新
你读•我写•WE 嗨


    关注 你读USharing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