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之间,且习且悟

 

太极拳经典理论《太极拳论》以“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开篇。即“于动时,存静意。于静时,寓动机”。对我而言,在静中喜获顿悟,于动时力求静意,这样的习拳感悟还需要通过自身的继续坚持和实践来验证。练拳路漫漫而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点击上方“王翀太极拳”订阅




动静之间,且习且悟

——我的习练杨氏太极拳感悟

遇到师父师母之前,我热衷于长跑和羽毛球——剧烈运动过后的汗如雨下太过瘾;对太极拳的印象还停留在大学期间为了应付太极拳必修课程考试的“速成速效”。机缘巧合遇到师父师母,并有幸能够跟随习练杨氏太极拳,接触到真正的太极拳,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之前从事的运动,杨氏太极拳没有剧烈的动作,讲究“轻缓匀柔”,然习练一番,也有大汗淋漓的畅快。对太极拳的研习过程犹如探寻一座神秘的宝藏,寸步的前进都让人兴奋不已,越靠近它,越觉得迷人。



静中顿悟

练拳伊始,拳架为主,辅以猫步。谨遵师父教导,勤练起势找感觉。说来惭愧,最初并没有理解师父所说的“找感觉”,每次练习起势都专注于想象,反复练习,虽不知有无师父所说的“感觉”,但已能明显觉出肩颈的放松。这样的体悟持续了几个月,直到听从师父的建议——每次做起势前先站桩。立身中正、虚领顶劲,加以适当的想象,从10分钟到40分钟,我逐渐从站桩中“尝到了甜头”,它使我能够快速静下来,心静就是即使外界多么嘈杂都不会打扰到自己;使我能够有意识地放松身体的特定部位,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先专攻肩颈和手臂——上半身的放松相对来说更容易一些。

有了明确的目标,但不能急于求成,调身、调息、调心,一样都不能少。在一次练习中,站桩结束后,练习起势,那是我第一次在起势过程中找到了和以往不一样的感觉:双手臂既松又沉,觉不出用力,手背与肩膀的距离仿佛缩短了,手臂自然地上升;回落时,肩膀和手肘放松后,同样不觉用力,手指尖儿略有发麻,手臂自然地落下。这样的顿悟,短暂而深刻,豁然开朗,像极了在一片黑暗中寻到了光源。在之后的习练中,不断地巩固这样的体悟,窃以为似乎理解了师父所说的“找感觉”之皮毛。



动习静意

从表象上来看,站桩似静而意动,拳架似动而意静。最初习练拳架,关注动作的细节,非常用力且僵硬,时常被师父提醒“不要耸肩”、“手松下来”等;熟悉动作之后,便开始在习练过程中自我提醒,一意识到耸肩就赶紧松开肩膀,手臂一用力便有意识地卸力,但这样的结果就是整个拳架断断续续、难以连贯畅通。我想到了师父说过“起势非常重要,要把在起势中找到的感觉融汇到整个拳架中去”,于是,我尝试将在站桩后顿悟的静意带入到之后的拳架动作中去,每一个招式都尽量延续在起势中找到的发劲儿方法,自然地利用腰和腿的力量,全身联动以完成动作。尝试初期,也只能将这样的感觉延续到起势之后的三五式,之后便又回到断断续续时松时紧的状态。但我相信如此方法坚持练习下去,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太极拳经典理论《太极拳论》以“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开篇。即“于动时,存静意。于静时,寓动机”。对我而言,在静中喜获顿悟,于动时力求静意,这样的习拳感悟还需要通过自身的继续坚持和实践来验证。练拳路漫漫而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杨氏太极拳中架五十式精编套路,是王翀先生集30多年的练拳体悟,结合现在年轻人的特点而编撰的。继承和保留了李雅轩传统杨氏太极拳的特点,对养生和练功都能兼顾。演练全套架势的时间从20分钟到30分钟,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进行演练,深受知识阶层和商界人士喜爱。

长按或扫描上方二维码订阅


    关注 王翀太极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