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仁:《乡土中国》深入社会和人心肌理 共读笔记

 

深入骨髓看中国...

透过《乡土中国》说说乡土本色
朋友老郝问我是否愿意参加一个“读书漂流活动”,我没想太多就答应了,因为之前好歹也给人家留下个“爱读书”的印象,所以才会问到咱么。

本来知道也就是传阅同一部书而已,及至在漂流者通报会上听闻还要写“读后感”,就有些后悔答应得早了,原因是:指定读本为社会学大家费孝通先生的名著《乡土中国》!

这远不是一般文学作品的范围和概念。尽管每个人每天都身处“社会”之中,“社会学”可是一门很专业的领域,而我从未涉足。无奈“应人事小,误人事大”,总不能临阵脱逃吧。于是某天按规定在约好的地铁站出口,从小王手里接过漂流到我的《乡土中国》,一时倒也心安,还好,书不算厚。

其实高兴的太早。在规定的五天时间里,不到八万字的书通读一遍当然可以,但是如果想略微深入的读懂和理解书中所涵盖的内容,即便是每天读够八小时,还是远远不够。
本书的系列文章写成于上世纪40年代,距今已经70年了,作为来源的部分材料,甚至是30年代调查所得,距今更有80年之远了。作为一部乡村社会学研究成果,当时无疑是新鲜生动详实的。即使今天来看,依然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费老执着于深入村庄农户,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获取关于中国乡村的第一手资料,令人敬佩。

看得出,费老对当时中国乡村基本情况的了解很具体,比较准确地把握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重要特征,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乡土本色》《家族》和《差序格局》等篇目中。依我有限的农村经历,有的特征直至70年代仍然存留。

以《乡土本色》为例:“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我插队时一位邻居是60 年代从城市回乡的,他很不屑地说:“在城里想用一点土,那都得去买,哪像我们这儿? 随便挖呀。”

虽然说的是在农村这“土”根本不值什么钱,但我听出他想要表达的是对都市生活“不接地气”的藐视。他们熟知“土”的性质,极为反对用“生土”覆盖在“熟土”上“改地换天”式的“平整土地运动”。

他们的“亲土”是一种天然的情结,他们深知离开“土”将难以生存,这是潜藏于千年以来所形成的“集体无意识”中的。

我想,时至今日,人类生活的模式已经有了近乎不可思议的剧变,但是要追根溯源,也仍然无法切割人与“土地”的关系。

再如、我上世纪七十年代下乡的村落,全村人除两三户是迁移来的外姓人外, 其他四五十户都姓“孙”,那么就有着错综复杂的血缘传承和人际关系,生活、劳动、远近、亲疏、无间、纠葛……正如费老在《家族》中对中国乡村家庭和氏族的分析,非常准确贴切。这最是体现中国农村乡土性的所在。而且我们还可以从中国现代城市中,看到这种“乡土性”的淡薄以致缺失带来的诸多变化。
 “仁”与“爱”
作者在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客观公正的立场来讨论社会学意义上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问题。从貌似普通的乡情中,于繁多的现象中择出要点,归结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序列,形成富有逻辑的论述框架。

例如在《文字下乡》一文中指出“我们社交上姓名的不常上口也就表示了我们原本是在熟人中生活的,是个乡土社会。”这里作者使用“我们”,显而易见是站在了乡村社会中乡人的角度与口气来阐述。

有趣的是费老先下了个结论:“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进而得出一个推论:“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

看看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原先赖以远距离交流的唯一手段“信函”,已经退居至可有可无的地步,还真的要感叹费老预言的准确。

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熟识,对其精髓的把握透彻通达,而在联系中国几千年乡土历史的现实时,又能透过现象撷取本质,使得在分析乡村现状和历史积淀方面驾轻就熟,令人折服。

比如在谈到中国自孔子以来关于“仁”的概念,作者结合“差序格局”指出:“在这里我得一提这比较复杂的观念‘仁’。依我以上所说的,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这种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但是孔子却常常提到那个仁字。论语中对于仁字的解释最多,但是也最难捉摸。一方面他一再的要给仁字明白的解释,而另一方面却又有‘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屡次对于这种道德要素‘欲说还止’。”

后面还有不少对“仁”的引用和注解,在这里,作者实际上是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仁”字在孔子学说中的疑惑,至少是对“仁”字在道德要素中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个人的分析,并进而总结性地指出:“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

与此相对应,作者用西方基督教“爱”的观念来阐释自己的论点,从而完成对“维系着私人的道德”考察的出发,并令人信服地得出中国社会“团体道德缺乏” 的深刻见解。
差序格局
作为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哲学的博士,费老把西方较为科学和系统性的调查方法,运用于古老中国绵延千年的乡土社会,条理性和理论性兼顾。将西学的优势很妥帖地结合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东方传统现实,打通了东西方在某些方面的隔阂。

中国与西方基本社会的差异,个人认为最具可比性,是作者提出的用“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表达,我觉得至今还有生命力。作者说:“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机构是一种我所谓‘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种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

“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

“我们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决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宗教的虔诚和信赖不但是他们道德观念的来源,而且是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是团体的象征。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也可以说,这种社会“格局”东西方的根本性差异,是中国作为“熟人社会”的基本特征,由此影响到中国的政治变革、经济运行、文化传统等你能想到的一个社会的所有地方。

我们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深究起来,也许都有“差序格局”的影子。

读到最后一篇《从欲望到需要》,深感这是密度最大的点睛之作。全书所发议论,中肯、准确,表现了作者透过现象直达本质的功力,特别是对中国农村、农民充满着一种尊重平等的情感,没有那种俯瞰式的,优越的姿态。
“法制”和“驱鬼” 
短短五天很快过去,也是通过地铁站,我把老郝精选的这本书交过下一个接力阅读者。前面说过,五天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于是我借到另外一个版本的《乡土中国》,才在个别章节的反复阅读中,体察作者对中国乡土社会结构的剖析,以及种种的社会现象如何被这样的社会结构所制约、所支配。

还得举例以明之。作者在考察中国乡村的法制建设后,发表了一段议论,我认为直到今天也有其现实意义。当然,这里说的“现行的司法制度”,是1948年的。

文中说:“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在“从欲望到需要”一文中,作者说:“在乡土社会中有很多行为我们自以为是用来达到某种欲望或目的,而在客观的检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行为却在满足主观上并没有自觉的需要,而且行为和所说的目的之间毫无实在的关联。巫术是这种行为最明显的例子。譬如驱鬼,实际上却是驱除了心理上的恐惧。鬼有没有是不紧要的,恐惧却得驱除。”

原来费老是这样分析中国民间“驱鬼”的!今天读到70年前的分析,我觉得仍然有新意。

与之可为佐证的,是我恰好读到费老在《费孝通文集》里有一段关于传统中国民间信仰的论述:“我们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逃祸。我们的祭祀有点像请客、疏通、贿赂。鬼神在我们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

先生这段话可谓深入中国社会和人心的肌理,我等唯拍案而已。
叫子
掩卷之后,感叹书中涉及的话题很多,以上几个感想仅是被书里最明显的亮点所吸引。我想到常说“经典书籍”,那就是不但你这时翻开看了说“写得真好”, 很多年之后很多次翻开看,还会说“写得真的是好”。

按“图书漂流”的规定,需要提交读者与本书的合影,我没有自拍杆,就请老郝好人做到底,为我手持原先的那本书留了照片。照片的原意无非是要证明这书确实从你的手中漂过,至于是否真看过,那得由你的读后感证明。

我忽然想起书中的一个细节,是在“无讼”一文中的:“在我们的足球比赛中,裁判官吹了叫子,说那个人犯规,那个人就得受罚”。可见那时,“叫子”就是现在的“哨子”,一“吹”就“叫”,名字起得有趣。

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子”演变成“哨子”的呢?

段建仁

编者语

《查令十字街84号》是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被誉为 “爱书人的圣经”。《乡土中国》是学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书,是什么东西?》用图画形式对书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呈现无数充满惊喜的温馨答案。

这是我们在“一本书的旅程”图书漂流活动中挑选的三本风格不同的书,每本书征集到了十位读者,有自由学者,有都市白领,有文艺青年,有图书馆员,有全职妈妈……不同的阅读视角,不同的阅读感受,与书相遇的怦然心动,阅读之后的只言片语……这些美好的共读时光,不仅仅是人与书的相遇,更美妙的是人与人的相遇,这是书带给我们的无限种可能际遇。

“一本书的旅程”阅读笔记也是福田区图书馆“一间书房”推出的阅读杂志《一册》的“共读”专栏。《一册》是为了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交流需求,以“一间书房”阅读推广活动为依托,集结“一间书房”文化志愿者、资深读者、图书馆员等众多群体原创文章、经典文学推荐、阅读专题资讯等内容于一体的原创半年刊阅读刊物。希望《一册》可以促进读者之间的阅读分享交流,也鼓励大家积极分享创作。

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连载这些共读笔记。

《查令十字街84号》往期共读:

程亚男:那些风花雪月的书事 | 共读笔记

魏小河:缘悭一面,情深缘浅 | 共读笔记

王菲:相逢一笑,终不敌相见无期  | 共读笔记

许慧岚:你我之间,只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 共读笔记

曾艳:恋人未满,如果你路过,请代我一吻 | 共读笔记

Sake:平淡之间,深刻入血 | 共读笔记

《乡土中国》往期共读:

李程:地方性和国际化=鱼和熊掌? | 共读笔记

王评:我怀念的,是乡土中国的乡土气息 | 共读笔记

杨晓青:我们都是风筝,乡土情结就是身后的线 | 共读笔记

曾治平:乡土本色,是谓离土不易,是谓至真至诚 | 共读笔记

编辑:乃凡

转载请注明来源
对这些感兴趣……
请点击图片浏览




    关注 福田图书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