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大师是如何炼成的?3个故事9层心法》--【催眠漫谈】_1

 

【催眠漫谈系列】与您聊聊关于催眠的「一种态度」,以及由此衍生的「一套方法论」。...



(图片来自网路)

如果医师宣告你只剩一天的生命,你会做什么?


如果你因病重残全身只剩下眼睛能活动,你怎么办?

首先,我要说一个男孩的真实故事,

而他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催眠治疗大师。
《少年艾瑞克森》


男孩躺卧在床上,听见医生在隔壁房间低声对他的双亲说:这个孩子活不过明天早上。男孩不想死,他祈祷着:至少让我看一次最后的夕阳。

母亲踮着脚轻声走入房间,孩子跟她提出请求,「妈,请帮我移一下柜子。」

很奇怪的要求,但母亲答应了,孩子告诉母亲柜子应该摆在哪里─好让上面的镜子反射美丽的夕阳。一小时后,十七岁的米尔顿艾瑞克森看到了夕阳西下的光辉。他在心中许愿,我还想看到明天的太阳…

第二天早晨,米尔顿陷入昏迷,第三天、第四天…一直昏迷不醒,到了第十四天竟然醒来,可是全身麻痹─除了眼睛,还有嘴巴能稍微动一下,那是小儿麻痹症,一辈子的全身瘫痪。

少年的身体瘫痪,但不幸中的大幸是:米尔顿的心灵非常健康。带着好奇与机敏,他玩起心灵游戏。谷仓的脚步声,走来的是谁?来人又是什么心情?他倾听周围的一切声音,并根据这些声音编排奇幻故事。

有一天艾瑞克森单独待在房间里,他被固定在摇椅上免得跌落。少年孤单地望着窗外,非常希望能靠近窗户,这样才能欣赏农场的风光─他度过快乐童年的地方。然后,椅子竟然轻轻摇了一下。

「刚才是怎么回事?」是风吗?还是自己想靠窗的愿望太强烈,剌激了身体,让麻痹的身子动了一下?

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注意到这种小事,但是艾瑞克森却像发现新大陆,激励自己深入发现更多东西。他想让椅子摇动,但想象可以成真吗?他希望自己能够动,而身体真的能动吗?他想起以前如同自由自在的蝴蝶,在农场四处游荡,未来还可能吗?

他开始搜索记忆,找寻最喜欢的动作,最喜欢的感官感觉,他也想象自己像猴子一样灵活爬树,他想象手掌与手指抓住树枝的感觉,还有爬上树干,攀上树顶时,腰要怎么用力、腿要怎么支撑…

通常想象身体动作时他会看着自己的手。有一天,他看到自己的手指抖动,这带来很大的鼓舞,他继续练习心灵的想象,同时也观察正在学走路的小妹妹,研究妹妹如何慢慢踏出每一步,他观察又观察,默默记在心里。

每一个经验,无论是想象或是真实发生过的,都是记忆中的感觉片断,他牢牢抓住这些感觉。经过不断地锻练,这个有坚强毅力的年轻人愈来愈强壮,他的身体慢慢地能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竟然可以撑着拐杖走路。后来甚至大胆地以独木舟旅行,深入荒野。(他计划一整个夏天的独木舟之旅,而原本预计结伴同行的朋友在最后一刻变卦。虽然身上有着残疾,艾瑞克森仍然独自出发─也没告诉父母这将是一个人的旅行。)

完成独木舟之旅归来,他进了大学,对医学和心理学有着强烈的兴趣,还读遍了所能找到的催眠书籍……。后来的艾瑞克森成为医生与心理学家,致力把心灵力量─催眠─用于治疗。这是医学催眠之父艾瑞克森独特、挑战且带来广大深远影响的旅程。(参考注1)

你会不会好奇,听说自己活不过明天的那个黄昏时刻,少年的心里想什么?

做为一个催眠训练师,我很想知道艾瑞克森发现了「透过心智的专注和想象力可以驱动瘫痪的身体时」那一刻的心情。

在一本讲述艾瑞克森其人与其工作的书里(ExperiencingEricks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an and His Work),他的夫人陈述:『在他17岁(1919年)罹患了小儿麻痹症,那是一次极为严重的感染,他完全瘫痪,除了眼睛能动以及能说话之外,不能做任何其他的事情。但米尔顿靠自己发展出一套方法,他运用精神专注力去产生细微的移动,并且在心里反复体验这样的移动。』

我们可以从少年艾瑞克森身上学到三点启示:对生命的信念、想象成功,观察学习并善用潜意识力量-这全是成为卓越催眠师的基本功。

信念、信心与信任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一种具有信心、怀抱着信念的状态,可以用一个英文字表达:confidence。你是否有过一种经验,在某个片刻,笃定地知晓「事情就是会成」的一种「感觉」?那是一种不证自明,直截了当的一种「知道」。这状态就是confidence。有confidence的人会自然传递出一种让人信服的状态。我跟我的学员们说,要催眠人,首先自己得要先进入那种状态。

对催眠师来说,它有两层含意:做一个催眠师,要具有信心(这信心来自于深层的信念);在操作催眠时,传递出「一定会成」的信心(让对方相信与信任)。简言之,催眠师是信心的载体!拥有confidence ,并且传递它!艾瑞克森另一个故事说明了这一点...
《他相信我能克服》


史可恩(Schoen,1983)报告过一个案例,来访者先前接受过治疗,但仍无法克服一个习惯上的问题。在接受艾瑞克森治疗一年之后,这个来访者成功地克服了问题。当被问到是如何克服他的问题时,他说:『艾瑞克森医师相信我能做到。』(参考注2)

要达成「让人相信」这一点,催眠师要做一些事情。他的夫人很生动地讲述另一个故事:

艾瑞克森夫人(私人通信,1984年9月)记得一次艾瑞克森在社交场合做心理治疗。他们当时在一个座椅面对面排列的机舱里。坐在他们对面的一位男士认出艾瑞克森是有名的精神科医师。艾瑞克森夫人这样记述着:

「他用不寻常又有敌意的方式,提到他自己并不期待这次旅行,因为每次搭机他的晕机症状都很严重,他要求艾瑞克森给他一些建议。接着,米尔顿很正经地告诉他用某种特定的方式压他的拇指,以缓解这些不适。每当他觉得恶心、疼痛或紧张,就用力按压拇指,直到开始觉得疼。只要按照这个方式做,他不适的感觉就会消失。。

我记得当我坐在那里,听他解释这个方法时,心里想:『这怎么会有效?米尔顿完全不认识这个人。这个方法怎么可能成功?』

但事情完全出乎我意料在飞行当中有两、三次,我看见那个男人表情严肃地认真做着这个动作。当空服员送来中餐,他尽情地饱餐了一顿。」(参考注2)

年轻时我读到这篇记录,浮想翩翩。真有趣!是穴道的作用吗?是暗示的运用吗?是基于对权威的信仰吗?这算是一种催眠吗?

暗示、权威信仰...,这些都可以是影响因素。不过,当催眠师传递出一种「一定会成功」的信念时,事情就自然发生。(后面漫谈系列会提到催眠之父Mesmer的故事,(根据记载)他实现了更多惊人的催眠奇迹!)

『人们早已拥有要产生改变所需的资源』这是艾瑞克森催眠学派的基本假设。在这个例子里,艾瑞克森(以身作则地)传递了这个信念。

催眠师是信心的载体

对催眠师来说,要有confidence(一种专业的权威和自信),且能传递confidence (事情就是会成的信念)。催眠师要能「让人信服」-心里深处确确实实地相信了,就像上面记录里那位晕机的男士一样。

制造convincer(催眠信服者)

让人信服这个概念,在传统催眠学上有个对应的名词,convincer。是指催眠师让来访者信服「真有催眠这回事」的一些操作,也就是通过一些简单的作法,让对方体验到了『被催眠的状态』。

让受试者眼睛睁不开-好像眼皮黏住了;以及手臂漂浮(臂膀自行飘在空中,不费力,也无法移动)。这些都是让人感受到「有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为什么我无法控制我的眼皮和手臂?」「我一定是进入了一种特别的身心状态」,这在催眠学上就叫做convincer-让人产生信服的作法。



上图左是眼睛睁不开(属于催眠浅度的小肌肉控制阶段),另两张图是手臂漂浮(是一种暗示僵直现象,属于催眠浅度的大肌肉控制阶段)。中间那张图片是我在某大学的教学示范,同时催眠一群学生手臂漂浮。第三张图是学员互练手臂漂浮的技巧。





上图是我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演讲厅做的一场催眠演示,台上同时催眠五位志愿上台者。右边第一位男士眼睛睁不开,第二位女士手臂漂浮,中间那位老大哥后来催眠回溯到很小年纪的时候,想起一件奇怪的记忆-他说他忽然想起他有个姐姐,他从来不知道他有个姐姐,说时特别激动。

这些催眠的convincer-让他确信他被催眠了,同时也具有「深化」的作用,会让受试者停留在越来越深的催眠状态里。

我通常会在教学第一天第一个体验单元会带一个「保证成功」的催眠信服convincer活动-手指变长,让每个人看着自己的手指在眼皮底下长长了。

亲眼看到改变的可能性

经验过的学员们这么反馈:

学员Joy:

当老师示范手指头变长,变短,到我自己练习的时看到手指的变化时,我实在太惊讶了!因为我然居然可以做到了!而且是在第一天上课我就可以做到了!这个小活动带给我在学习催眠时,大大增加了我的信心...

●点阅:学员Joy,全文记录(链接)

台北学员:

课程一开始让手指变长的练习,给自己很大的震撼。看到经过几分钟冥想后真的变长的手指,心里一直想着见鬼了,怎么会这样?很难以置信。结果如同老师所说,如果你相信它会变长,它就能稳定维持在变长的状态;如果你心里有一些不相信,它就会变回原来的样子。下午下课时变长的手指又回复原状了。

回家以后,重新给自己做了一次手指变长的练习。看到它变长后,我告诉它:「你将会维持在这个变长的状态,直到下一次我再给你新的设定」神奇的是,至今三个多星期了,手指一直维持变长的状态。平常没事看看变长的手指,真的给自己很大的激励。我在想:如果只是自己几分钟的冥想,可以让我的手指变长且维持至今,那有什么我想做的事(正向的事)是做不到的?

有两位案例对手指练习的反应,让我看到催眠应用于助人工作的可能性。一位看着自己变长的手指,举一反三的告诉我「我回去试试我可不可以变瘦,再跟你说」。在另一个长期咨商的个案,看到他看着自己变长的手指,同样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这样的经验给他很大的信心,觉得自己有能力为自己做点什么。很简单的练习,个案自发的学习到信念的强化,也很自然的由内在产生愿意自助的力量。对于我或个案,这都是很棒的体验。我们都看到改变未来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不会失败、当下就能验证的小方法。我在将近二十年前开始带领催眠训练时就使用了。简易、有效!

现在请跟着我做,你只需要怀抱着信心….

  1. 先比对一下你双手的手指长度(可以双手合十,对准了手腕横纹,看清楚原本的长度)。
  2. 找比较短的那一只手,如果双手一样长,任意选定一只手。
  3. 闭上眼睛(熟练后也可以睁眼看)在心里观想着我这只手要变长变长….。可以一直默念,也可以透过画面想象(例如,手指头像树枝发芽…)。
  4. 大概两分钟后,张开眼睛,再次比对一下。
如果成功了,很好。你可以说这是「暗示」「想象」或「心念的专注」..等等,而这些都是导致催眠现象的基础。

如果没有成功(手指没变化),可以好奇「过程中的内心状态」怎么了?(或许你有一个「手指不会变长」「不应该变长」的信念?)

或许会有人认为这是一时的假象-而这是一个信念,信念会自我证实。

你也会说这是心理作用。

这当然是心理作用!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PNI),心象练习(其效益运用于运动员训练以及肿瘤病人的研究积累了许多)、安慰剂效应…,这些都确实有着心理的作用。(记得上面那个艾瑞克森与晕机男士的例子?)

催眠师是信心的载体,也要让来访者经验到「心灵的成功」

有次一个学员问我,凌老师我回去找朋友试手指变长,我引导了十分钟…。我打断他的话,十分钟太长了,你肯定失败了,是吧?我要求他再去找更多人实验,并且要在一分钟内完成手指长长的任务。他做到了,此后他各种催眠技巧成功率大幅提升。

要花上十来分钟来带一个手指长长的变化,只说明了这个学员没有信心!催眠教学近二十年,知道有些学催眠的人会有一种困难-害怕去做催眠!

入门催眠学徒的三大误区

1.是「基本技巧不纯熟」:包括话术不熟、声音没锻炼、手势和碰触时机不对、程序不顺畅等。

2.是「概念不通透」:缺乏整体的催眠概念,或对催眠有不正确的认知。

但影响最大的是----3.「心理障碍」!他们会担心着诸如『这个人好催眠吗?』『万一不成功怎办?』『他会抗拒吗?』『他的问题我能给到帮助吗?』

不懂道理、没有信心、害怕失败…撇开技术不谈,心理素质不佳,底气自然不足。在台湾、香港、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有个发现,做催眠的胆气和灵活度,(一般而论)学院派训练的逊于闯荡江湖的,心理咨询师逊于搞商业营销的。许是心理素质与信念结构不同吧。

不过,医师倒是很容易做好催眠-来我处学习催眠的精神科医师往往一做就上手!医师是个特别适合作权威派催眠的族群。

催眠的信念

我要说另一个故事,NLP创始人之一班德勒Richard Bandler 在一本专门谈催眠技术的书Time For A Change 里,第一章「关于催眠的信念」里,说了个例子...

我和一位朋友同坐,桌上放了一张画片。我这位朋友经历了六个月的催眠试验,却怎么也无法进入催眠状态,对此他几乎已经丧失了信心。此刻他正闭着眼睛进入了恍惚状态。

我告诉他从一数到十,再睁开眼睛就会发现桌上的画片消失了。果然「一、二、…」他开始数。趁着这个功夫,我拿起画片,轻轻地把它塞到了桌子底下。当他数到十,睁开眼睛时惊叫起来,发现画片果然不见了。我立刻说「好样的!现在闭上眼睛。」随后我又把画片放回到桌上。

当他再一次睁开眼睛时,『Oh my God!』对他来说「这意味这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从此以后什么催眠状态、产生幻觉、时间扭曲等等在他做来都不成问题。(参考注3)

催眠师要让人经验到「潜意识成功」。因为这会帮他建立信心,从而打开更多的深度。这就是班德勒说的「催眠的信念」。催眠师要传递信心,也要妥善设计与引导(但不必像Bandler那样使诡计),让来访者通过一个又一个成功的convincer,以进入越来越深的催眠─这会使得催眠过程高效又省力。

催眠师要具备confidence也要能操作convincer

我要求学员自身要建立好与潜意识的关系,课堂上要体验各种催眠现象─眼睛张不开、手臂漂浮、回溯童年…等等;也要求学员回家后设定一些convincer──好让潜意识更有效率地工作,例如,不用闹钟,隔天自动准点醒来。随着更多的信任,越来越多被称之为「巧合」的同时性现象也会发生。以下是他们的例子:

●学员Joy记录:我喜欢老师的挑战,隔天果然不用闹钟,自动在六点钟起床。

●上海学员记录:我可以轻易做到在十分钟的时间内,以一分钟入睡,九分钟后醒来。

●内心设定自动醒来时间,无须闹钟,天天如此!

●自我催眠许愿,感情失和余年的朋友主动来电。

●和女儿的潜意识约定,夜里同时醒来做催眠。

凭借着信心,用催眠可以帮到我们关心的人。有个学员是幼教老师,上课时一个孩子鼻血流个不停,她想到催眠课上的一个动作,用手指点在孩子鼻子上,让孩子想象鼻腔里有个水龙头,把它关紧...

●用催眠瞬间止住鼻血。

就是这种信心─以及后续我们会陆续谈到的催眠概念与操作技术,像是「想象成功」「语言及非语言暗示」「与潜意识对话协议」等,带来一些看似神奇的现象。

让我再说一次,催眠大师启示的第一课是:催眠师是信心的载体,对来访者的正向改变具有信心,并使之成真。有个学员的例子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她的哥哥昏迷在加护病房急救,医师说救回的机率极微。她正在跟我学习催眠,问我是否可以教她用催眠或NLP的方法来帮忙。

说实话,当时我并没十足把握。我让她先回去观察与确认-他哥哥的呼吸模式是否能与外界有「意识连结」?病人昏迷不能言语,唯一可以观察的只有呼吸(以及肌肉张力)。我让她特别注意,当家人在旁边说话时,哥哥的呼吸模式是否会改变?她回来说「当她轻柔地跟哥哥说话时,哥哥的呼吸比较缓;其他家人在旁边哭泣难过时,哥哥的呼吸比较快」。于是我心里有底了。

初步教她三个策略:维持潜意识链接并建立沟通信号,激起病人的求生意志,引导生存和康复的想象力。这位学员一边学习催眠一边运用了一些潜意识沟通策略(包括呼吸同步、隐喻植入等),因着这位学员莫大的信心,她哥哥醒转;当医师判断至少要躺两三年时,她继续跟哥哥传递信心,两个月后她哥哥出院了。她这篇记录值得一读。也作为这第一篇催眠漫谈的收关文。

●用催眠唤醒重度昏迷的家人。

这个例子(妹妹用催眠来唤醒昏迷的哥哥),让我想到萨德回忆他的老师艾瑞克森的话,特别感动..

萨德说:艾瑞克森对潜意识和催眠这么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或许是因为它们直接承担了他剧痛缠身的人生。他经常利用催眠来控制疼痛。

(在艾瑞克森晚年,每天醒来都要花许多时间自我催眠,才能脱离剧痛的状态而进入日常的生活和工作。17岁时的小儿麻痹症在他中年之后多次复发,但他仍积极地活到了78岁─比预期久得许多!)
运用催眠,让生命活得更积极! 

让潜意识成为你的朋友

我鼓励学员们在生活信靠这股力量帮助自己和家人。特别在身心健康方面。

这些都是我听到的好例子:

●胃痛时的自我催眠

●催眠课后脖子上的小肉瘤消失了

●催眠改善我的晕眩症。

我们在此总结,
催眠大师是如何炼成的?
第一个启示是:
催眠师是信心的载体;
也能让人『心念设定成功』!
作为一个催眠师,请意识到,你是信心的载体;要让来访者拥有「潜意识成功」的经验!而做为一个人,你的目的和你的现状之间有一个差距,你的一切作为都在为了缩小这个差距,以达成你的目标。

那么,请把「意愿」放进来,让你的潜意识帮助你。

两个挑战,一个潜意识的邀约


如果你有兴趣,有两个「设定意愿」的挑战!

1.用自我暗示、想象力或任何其他「心灵力量」的方法,让手指在一分钟内变长。

2.不用闹钟,在内心设定,隔天特定的时间自动醒来。

期待知道你的结果。潜意识是你的好朋友!下个回合,咱们来谈谈你的目标--以及如何运用潜意识力量促成它实现。

参考书目:

注1:细胞的灵性疗愈。人本自然。

注2: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和他的催眠疗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注3:Time For A Change, by Richard Bandler.台湾翻译为【给自己时间改变】,世茂出版社。
有关【催眠漫谈系列】
与您聊聊关于催眠的「一种态度」,
以及由此衍生的「一套方法论」。
【催眠漫谈系列】后续预告:

更有效率地让人进入催眠并得到改变...

●第二个启示:

如何让人拥有「成功的心灵地图」

●第三个启示:

同时跟来访者的两个心智系统对话。

●第四个启示:

如何使用多层次的暗示,包括在睡眠中。

●第五个启示:

省力与不对抗原则─优雅地让人自动进入催眠。
敬请期待...
我们于每周二、五推出凌坤桢老师原创好文,

欢迎到文章底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

本文完。

Copyright © 2016 凌坤桢.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分享
原創不易,转贴请标明来处
凌坤桢催眠与疗愈
开创"心"文化
让你的意识启程,

往一个陌生的新世界出发~

放下你对这尘世熟知的一切理解,

让你的灵魂领你到心中渴望之处…

闭上眼睛,

让心灵开始飞翔,你将活出全新的自己。

邀请你一同来经历这场潜意识的旅程~


    关注 凌坤楨催眠與療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