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学心理学的人一起生活是一种什么体验

 

亲密关系中,真诚与尊重远比套路来得重要。...





有一天晚上,趁着四月睡着了,我们外出去了趟超市。

路遇红灯,等待的间隙,陈老师突然说:“那天有一件事情也挺有意思的。

我问:什么事呢?

陈老师:那天抱着四月去操场,看见地上有几毛钱,四月可能也看见了,但是没有像平时看到我们的钱包一样,表现出“哇塞,钱!”这样的热情,也没有回去捡。走了几步以后又回过头去看。

我:然后呢?

接着陈老师开始分析四月为什么没有去捡硬币的行为。一是客观环境中的其他刺激对于四月的吸引力更大,二是陈老师当时没有给予四月适时的捡钱的“鼓励”和“诱导”。

我听着,不时点头补充或者表达我的看法。

我们的讨论持续时间很短,从超市到学校门口,前后不超过十分钟,但是我们完成了对四月日常的交流,也完成了对于孩子行为规范养成的讨论。

对于两个一起生活的都是学心理学的人而言,高效、无压力,简洁、不絮叨的沟通做起来似乎毫无压力。

在这个大家看起来都忙忙碌碌、风风火火,甚至等不及一杯开水凉透的社会,沟通的高效至关重要。谁也不希望花费了大半天的时间,换来的是一个牛头不对马嘴的沟通结果;或者由于缺乏沟通,同一件事情多人、多次重复加工传达,最终影响工作进度或者耗费过多的人力精力。

我其实羞于和别人说自己是学心理学的,因为本硕专业不一致,心理学专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点在我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陈老师讨论心理学相关问题的时候就暴露无遗。比如前段时间拿了一本心理学史的书翻了几篇,越读越觉得难以继续,因为对西方哲学史知之甚少,无法理解里面的一些历史联结和发展脉络,看不到精髓和趣味,只看到枯燥。

陈老师倒是乐于向我介绍心理学大牛有趣的实验,给我安利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进展,讨论结合工作可以做的研究,讲得头头是道。非常不喜欢繁琐制表工作的陈老师,帮我处理实验结果、整理实验数据时,比我还要耐心几分。每每这种时候,陈老师浑身上下似乎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毕竟新时代,“聪明”已经成为了彰显男性性感的新标识。

坦然承认并接受自己的不足、清楚知道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有效地发挥个人优势。如果一定要列举都学心理学的陈老师和我有哪些共同点的话,比对方更清楚她/他的优势和包容对方的不足,而又从不惧怕在对方面前暴露自己的脆弱或许要在此类清单中列在前几位。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在对方的提醒下,根本没有逃避问题和困难的机会。而这,不管如何都让我们有所成长。

而当两个同学心理学的人在子女教养方式上出现分歧,又是什么场景?争吵?我不太喜欢用这个词来形容和陈老师处理分歧的方式,相比“吵”,我觉得可能“争”更为准确。

争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争而论之,至论点相融,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理性的共识,而不以对方论败或是被一方语言绑架为结局。所以每次和陈老师讨论一个现象或者问题,什么潜意识、投射、自我防御等等也会出现在我们对对方表达观点的分析里,万幸我们都披着一层“心理学”的“防弹衣”,妥妥地将对方分析中的不合理部分都挡在了外面。并最终实现了“就事论事”的争论的根本。

学心理学的人和没有学过心理学的人有什么不同?也许没有人能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精准的答案。也许学了心理学,我们会下意识地在生活中将一些理论解释对号入座,也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更加快速地利用所学分析和解决问题。我们还能更加敏锐地觉察他人的情绪和态度,更加懂得共情和倾听。而所有这些都在帮助我们学会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更好地生活。



有一天因为吃完晚饭还得回办公室加班,于是就和陈老师约了下班后在食堂碰头一起吃晚饭。没一会看陈老师清空了餐盘,仍坐着,没有起身要走的意思,不由得催他:“哎,你怎么还不走?”陈老师气定神闲地坐着:“这一天也没怎么见你。”说来也是,尽管都在一个学校,工作日除了饭点也少有见面的机会,近日忙得顾不得更是连饭点的正常会晤都有所减少。于是我心安理得地吃完我的饭,随后和陈老师在食堂分手。

看,两个学心理学的人一起生活的日常,是不是比那冷冰冰的心理学理论要来得真实和鲜活?因为在恋爱与婚姻的亲密关系里,真诚和尊重远比套路来得重要。

【END】


    关注 半个月亮爬上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