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书店更是艺术品,看国外书店如何缔造百年传奇

 

↑点击上方“出版排行榜”,欢迎订阅本文来源:社科学术圈,微信号:shkxqua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

↑点击上方“出版排行榜”,欢迎订阅
莎士比亚书店

巴黎百年书店传奇

伍迪·艾伦编剧并执导的电影《午夜巴黎》中,来自好莱坞的男主角吉尔希望在巴黎这座仿若“流动的盛宴”的城市里完成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他迷恋莫奈花园中印象派般的光影变化,流连在塞纳河畔的莎士比亚书店门前。



美国谚语有云:“人死后进天堂,美国人死后去巴黎。”作为世界文化中心之一的法国巴黎,一直是文学艺术爱好者的圣地,巴黎左岸、与巴黎圣母院隔河相望的莎士比亚书店则以百年探索,成为巴黎这一法语文化中心的英语文学阵地。

墨绿色和金黄色的复古门脸和醒目的莎士比亚头像,构成了人们对莎士比亚书店的第一印象。众多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与这家书店结下不解之缘,“风滚草们”项目让世界各地的爱书人向往,这家传奇的百年书店也因此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到访巴黎的重要一站。

➤➤ 两家书店的精神传承

1951年,38岁的美国人乔治·惠特曼在巴黎左岸拉丁区开了一家英文书店“LeMistral”。1962年,原莎士比亚书店创办人希尔维亚·毕奇把“莎士比亚书店”这个牌子交给惠特曼使用,今日人们探访的正是这家“第二代”莎士比亚书店

因此,如今的莎士比亚书店并不是一战后收留过海明威、菲兹杰拉德,聚集了毕加索、乔伊斯、斯坦因等名人的老店。不过,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依然是“第二代”书店的常客。

1919年,“第一代”莎士比亚书店由毕奇创办,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就是由该书店出版,一众顾客让这间书店真正成为英美文学和现代主义在巴黎的中心。1921年冬天,海明威来到巴黎,并借宿在此书店。他在《流动的盛宴》中写道:“在那些日子里,我没有钱买书。我从莎士比亚书店借书看……在一条刮着寒风的街上,这是个温暖、愉快的地方,冬天有个大火炉,满桌满墙的书籍,橱窗里是新书,墙上挂满各个时代伟大作家的照片。”

像毕奇一样,从创办之初,惠特曼的莎士比亚书店就十分注重与作家保持良好的关系、广泛参与20世纪巴黎的文学活动,并为拥有作家梦的年轻人提供场所、鼓励他们创作。惠特曼将书店二层辟为图书馆,书堆间还有床铺。多年来,莎士比亚书店一直坚持一个接待作家、艺术家、知识分子到书店里生活的公共项目:“风滚草们”(Tumbleweeds,一种没有根的植物,起风的时候可以随风滚动)。

记者了解到,目前莎士比亚书店已经接待了3万多名“风滚草们”。他们大多是渴望成为作家,然而还没有作品出版的年轻梦想家,其中不乏“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艾伦·金斯堡、格雷戈里·柯尔索、亨利·米勒等。如今,虽然已经看不到海明威借宿的行军床,莎士比亚书店依旧成为巴黎左岸的朝圣地、“迷惘的一代”的精神家园

➤➤ 依旧流动的当代盛宴

记者曾两次到访莎士比亚书店,相比第一次记者发现,书店一侧多了一家莎士比亚咖啡馆,咖啡馆采用白色和原木色搭配的简约风格,让游客可以在朝圣书店之后,能够一边坐在充满文艺气息的窗边喝着咖啡,一边望着塞纳河对岸近在咫尺的巴黎圣母院发呆。

据悉,莎士比亚咖啡馆于2015年10月正式开张。但惠特曼的女儿、如今的店主希尔维亚·毕奇·惠特曼表示,咖啡馆并不是书店盈利的主要部分,书店盈利主要来自于卖书,鼓励更多的读者买书是书店的初衷。

在图书引进方面,莎士比亚书店有专业的买手,他们不仅与大型出版商联系,也会与小的独立出版商沟通,这样可以让图书种类更加齐全,书的多样性对于书店来说是最重要的环节。

当然,莎士比亚书店也曾遇到经营难题。为此,法国文学界曾发动活动,邀请作家加入莎士比亚书店成为会员,甚至直接捐赠,帮助书店渡过难关。在新掌门希尔维亚的经营下,今日的莎士比亚书店正缔造着属于自己的“流动的盛宴”。

除每周举办的英语作家读书会、读者见面会或小型音乐会之外,书店还举办多次主题文化节。例如2010年设立的“巴黎文学奖”,该奖项鼓励世界各地没有出版过的短篇小说参与竞选,每年会决选出1名头等奖得主和2名二等奖得主,奖金最高达1万欧元,还有在巴黎游玩一周和在书店阅读自己作品的机会。

2011年,书店最初的主人乔治·惠特曼在书店顶楼自己的卧室里平静离世。穿过历史烟云的莎士比亚书店,如今每天依旧迎来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之中有寻找英语文学的读者,有喜欢看传记的读者,也有纯粹来一睹书店真容的游客。

在穷游、蚂蜂窝等旅游攻略上,莎士比亚书店是攻略作者强烈推荐的游览地,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前往游览。熙熙攘攘的游客并没有影响这家书店自身的气质。踏着逼仄的木楼梯登上二楼,一台老式红色打字机仿佛告诉人们这里曾诞生多部精彩的文学著作。旁边的留言板上五彩缤纷的字条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洒满阳光的二楼窗台,仍有读者坐在那里,享受属于巴黎左岸的阅读时光

TASCHEN

隐匿街角的低价艺术书店

好书店难觅,优秀的艺术书店更是书店中的瑰宝。藏匿在美国纽约繁华街角、充满了文艺气息的特色书店,成全了那些生活在繁华而拥挤都市中的纽约人,让他们在这些书店中找到自己心中那本独一无二的文艺书籍。



从复古的、散发着时间余味的艺术二手书,到最时尚先锋的当代艺术画册,无论你是选择花钱购买,还是只是在书店中找个安静的角落悉心阅读,这里的氛围都让人流连忘返。位于纽约格林大街的TASCHEN便是其中一家集出版社、书店和画廊于一体的艺术书店

➤➤ “折扣”起家的小书店

TASCHEN艺术书籍出版社是一家艺术书籍出版商,由BenediktTaschen创立于1980年代的德国科隆。Taschen很小的时候就对艺术图书感兴趣,但苦于价格太高而促襟见肘。后来,在Taschen18岁时,为了其漫画收藏,便在家乡科隆开设了一家小店。一年后,他开始编印目录,销售他的商品。

1984年,他开始了在艺术图书领域的第一次行动:买下4万册Magritte出版公司的库存书,然后打折卖出。第一次行动的成功证明,不仅是他一个人觉得艺术图书市场应该重整。很快,他开始以自己公司的名义重印艺术图书,并且以较低的价格进行出售。

第二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原创书。没多久,更多高品质、低价格的精装艺术图书被加入到TASCHEN公司的出版目录,TASCHEN图书的高品质、低价格的情况也在这时闻名世界。随着不断发展,TASCHEN的版图逐渐扩大。TASCHEN开始在全球建立分支机构,从科隆向外扩展,分别在英国伦敦、西班牙马德里、美国纽约、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增设办公室。

➤➤ 极简抽象主义的“艺术品”

在纽约的这家书店是TASCHEN的第3家店,这座面积为2700平方英尺的双层建筑空间非常可观。与以前TASCHEN书店室内的深色木头、有机曲线和奢华装饰相比,这间书店显然更清爽、朴素,也更纽约化。

书店起初以物美价廉的图书闻名,但是,按照当时的设计思路便会使图书的价格和奢华的设计之间形成矛盾。于是,设计师斯塔克转换思路,提出让珍贵的物品以一种经济的方式展示。因此,便将纽约的这家书店设计得更像一座画廊。

斯塔克对混凝土侧墙进行了一些小修补和密封,书架金色的梨木板使人想起夹合板,与地板无缝接合的喇叭形磨光混凝土底座矗立在地板上。每样物品都力求最简,以突出各个位置的艺术品。

设计师的创造性融合既借鉴了巴西当代的艺术品,又参考了20世纪中期斯堪的纳维亚大学的图书馆。芬恩·朱尔设计的古老“酋长椅”和阿恩·雅各布森设计的“蛋椅”体现了这种融合。

“蛋椅”摆放在书店后面有天窗照明的地方。在这里,一座混凝土楼梯向下通向一个用于定期展览的小空间,在这里可以举办各种摄影展、画展。小空间由两块20英尺高的混凝土板隔起来,它们像巨型书挡一样,其内放置有20世纪70年代帕高·拉邦纳设计的鸡尾酒桌和一套1958年由乔奎姆·登雷洛设计的座椅、扶手椅和靠背长椅。独具特色的设计使得这家书店更像一个艺术品。

➤➤ 低价策略 赢得图书市场

TASCHEN尤其擅长利用强大的资讯网络整合、编辑各种书册,内容包括生活、建筑、摄影、艺术、电影、音乐等。TaschenComics作为最初出版Taschen海量漫画收藏的出版社,在向主流书店引入非主流艺术如拜物景象、奇异艺术等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通过将这些有潜在争议的书籍和更为主流的书一起出版,将那些非主流艺术带入公众的视野。时尚、创新、多产,也成为TASCHEN的特点

TASCHEN迅速发展得益于出版了很多价格上可被大部分人承受的艺术书籍。不难看出,其盈利主要来自于图书的出版及出售,还有来自于定期展览。TASCHEN的出版物种类繁多,从详尽记载达·芬奇作品的巨大画册到非常罕见的中型图书,再到袖珍的“Icon”系列,制作精美却标价低廉;还成功地将一些小众话题读物包装出版,从而促进其成为主流文化。此外,TASCHEN也出版日历、地址簿,以及明信片和时髦产品。

Taschen表示,出版社只出版3种书:艺术、人类学与性学,这些恰恰都是潮流人士、艺术家等感兴趣的话题。在出版界25岁已经是风烛残年,但TASCHEN依然新潮,这自然与TASCHEN的艺术触觉,以及对品质的坚持有关,更得益于其低价策略。以“Icon”系列为例,每年都会出版一些新书目,而其10美元的价格并不算昂贵。

然而,TASCHEN所谓的廉价只针对于欧洲市场,一本通常售价为三、四百元的画册对于中国市场来说依然偏贵。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文来源:中国文化报,微信号:zgwhbs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出版排行榜
「出版业新媒体排行」
订阅号:chubanpaihangbang

个人号:chuban_jun

  微博:@出版排行榜2015


    关注 出版排行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