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 · 情】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成为更好的人

 

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成为更好的人01祖父在世的时候是个吹唢呐的,他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每次“上活”...

    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成为更好的人
01
祖父在世的时候是个吹唢呐的,他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每次“上活”之前,要看自己心情如何,如果心情好就去上工,心情糟就拒掉,所以十里八乡的人都喊他“怪老头”,但哪家有个红白喜事,还是会先来找祖父,因为他唢呐当真是吹得极好。

于是就经常有人会问,别人家办喜事你让自己心情好无可厚非,可别人家办“白事”,你心情不好,不是更相得益彰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这样认为,尤其那个时候家里还不是很富裕,有工不上会被人看作是不务正业,就像村里大部分人对祖父的评价一样: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可祖父却从来不多做解释,依旧我行我素。

后来我读初中了,实在忍不住好奇心才敢问祖父,祖父把我拉到凳子上坐下说,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也不要人云亦云,我这么做是敬这份“活计”,如果我带着不好的情绪去上工,即使是悲调,我也吹不好,那样就对不住东家,更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当时我涉世未深,不是很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直到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才深有体会,祖父这么做,是对一份职业怀有敬畏之心,很多时候,我们都缺乏这样的品质。

也正是凭借这份赤诚,祖父后来组建了自己的鼓乐班子,还被县文化局招去做了干事,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说他是不务正业了。

02
晚清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国藩曾说过,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人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随心所欲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然也就缺少一份操守。

毕业以后刚参加工作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同事,公司里的人都叫他“老油条”,有相当深厚的职场经验,“磨洋工”更是出了名的,他自己也说:我拿多少钱做多少事,这有何不妥?

没人会告诉他这有何不妥,但公司里只有他是工作三年以上还没有升职加薪的,自己还经常抱怨是公司薄待他,最终不得不选择了离职。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凡事必须要先有付出才能有所收获。最主要的是,如果你不能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一种事业,缺乏必要的敬畏之心,你就会逐渐失去热情和上进的信念。如同许许多多在工作岗位上碌碌无为的人一样,上班下班,打卡签到,应付掉手头的工作后,玩玩手机或者睡上一会,每月按时拿应得的工资,说混吃等死可能有些过分,但绝对说不上是尽职尽责。

没有热情就会缺少创造力,创造力不足自然也就无法取得很好的成绩,这是必然的顺承关系。

相较于我祖父,我们都应该感到惭愧,虽然只是个吹唢呐的,但他对职业的热爱和操守,是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的。

尤其在这个越来越功利的世界里,无论你从事的是哪行哪业,都更应该存有一颗敬畏之心,敬是精诚,是一种态度;畏不是恐惧,而是自律和规范,它要求人有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坚守住最起码的底线。

就像前年我去黑龙江时,遇到一个赫哲族小部落,擅长刺绣,绣工精美,朋友见了觉得是个商机,便前去询问是否可以合作,让他们绣一些名画,然后他来负责找渠道销售。

赫哲族人笑着摇摇头说,我们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传播一下民族的文化。那一刻,我和朋友都觉得很羞愧。

真正的敬畏是个体与整体之间建立的荣辱感,一个人之于一个民族,一个员工之于一个公司。出国时,我们会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怕有损国誉,在一个企业就职也一样,如果你从不考虑自己对公司的影响,也不关心公司的盈损,抱着大不了跳槽的态度,按部就班拿自己的工资,那么你必将不能成为公司的核心人物。

因为,你从来没把自己当成团队的一份子,缺少一份对工作的敬畏感。

03
我见过很多像我祖父一样的手艺人,他们耐得住寂寞,精研细磨,把一件件手工品变成艺术品。

我也见过一些所谓的设计师,东拼西凑出一些方案,完全没有融入自己的灵感,仅仅只是为了赚钱。

感触最深的就是理发,很多时候,理发师会问,你需要剪一个什么样的发型,然后个把小时就处理好了。但好的理发师会给你一些建议,比如发际线高,他会建议你刘海不要太短,在他看来,他不仅仅是要满足顾客的需求,更多的是追求美感。这是一种很好的职业素养,无疑,我们会更喜欢后者。

这就是普通人和优秀的人之间的区别,无关于技术,一切取决于你的态度。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成为更好的人。

- end -


—  夏知凉 —
一个会讲故事的蓝同学
鸡汤界小混混
坚持写走心的文字
坚持长得好看
著有《一生只够爱一人》等书
微信公众号:夏知凉(xiazhiliang99)
微博号:@夏知凉同学


    关注 女人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