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明亮的文化之灯,点燃客家的神秘风情

 

用眼看舞蹈表演,用心感受客家文化的精髓,在一场艺术演绎中,除了形式,内涵更是不可忽略的精彩部分。...



    客家文化是梅城客都的大门,通往历史色彩的钥匙,是无论几百年过后都依旧绽放光彩的艺术。
船灯舞:客家人心中的眷恋
船灯舞


每逢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船灯舞演绎并传承着粤东客家人的生活历史文明。
船灯是梅州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在客家地区乃至广东省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船灯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清帝乔装出巡江南,至福建沿海地区,突遇风暴,险些丧生,幸投宿于一渔船。在船家祖父和孙女言谈之中,帝获悉渔家饱受渔霸欺凌,不得温饱。翌晨临别时,特赠夜明珠一颗,亲笔题赠“渔家乐”金匾和“圣旨”金牌各一。渔翁顿觉福从天降,惊喜交集,叩头跪接。尔后,渔民们不再受渔霸欺凌,且有夜明珠之光,风雨黑夜,均可出海捕鱼。后人便将这一传说排演为船灯。


  船灯表演时,一人操船,一人表演,多船童泰,场面壮观。新中国成立后,由平原县文化部门与民间艺人通过不过挖掘、整理,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船灯舞推陈出新,进而多次外出演出,足迹遍布香港、澳门、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成为了牵动客家人思乡眷恋的一点安慰。
杯花舞:历久弥新的艺术
杯花舞
杯花舞是一种经过改变的道教舞蹈,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这一朵盛开在梅州兴宁民间的艺术“瑰宝”,久经不衰,常演常新,颇具客家风情,风靡海内外。


  “杯花”原是清代在兴宁流行的道教中的法事舞蹈,道士在表演时是用五句板说唱的竹板进行击拍的。100多年前,道士朱官祥对杯花舞进行改革,以兴宁产的彩色瓷质“伯公杯”代替竹板,使节奏更多样,声音更清脆,富有技巧性,成为独特的道教舞蹈的道具,一直沿用至今。


  一种艺术的享受,需要富有技巧性和灵活性,流畅的舞步,巧妙的构图,多变的节奏,都是一场高尚的艺术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走出围龙、走向世界的杯花舞在所到之处均获得好评,这一宝贵的文化瑰宝,将传统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了。
竹马舞:民间艺术的“常青树”
竹马舞


竹马舞可谓是民间表演艺术的“常青树”,它诙谐幽默,变化多端,深受民众的喜爱,并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竹马舞起源于唐代江浙一带,明末清初传入五华县,鼎盛时期曾有演出团队22人,遍及每个村寨。至20世纪80年代,民间传统艺术得以复苏,新桥镇每个村都有一支竹马舞演出队穿村多寨到周边地区演出。


竹马舞的表演道具独特,除竹马外,还有舆车。幌伞、鲤鱼灯、鸡灯等。音乐曲谱为热烈奔放的而面积按小调,配以元宵观灯为主要内容的歌词,如“正月里来是新年,弦箫鼓乐闹连连,普天欢庆元宵节,家家结彩又张灯”。演出场面宏大,角色众多,诙谐风趣。在经过多次的挖掘、整理与改革创新后,竹马舞演出质量不断提高,享有极高评价。
席狮舞:客家文化的久远记忆
x席狮舞
席狮舞,又称打席狮,是佛教盛传梅州时期、结合客家文化所产生的一种传统民间祭祀舞蹈。
席狮舞源于梁朝,是民间用来驱魔降妖的礼仪法式,传说有降妖除魔的作用,所以被民间广为推崇。过去梅州宗教活动昌盛,从事佛教活动的人数较多,因此民间举办丧事时都愿意请佛家弟子到家做香花佛事,以求日后平安。而“狮子”寓吉祥,可祛除不吉祥之物,因为席狮舞成为民间举办丧事的重要仪式。


席狮舞表演难度系数大,表演者要模仿舞狮子跳涧、捕食、饮水、采青等各种动作,这些需要耗费长时间才能学会的硬功夫,在现如今的艺术从业者中,已经鲜少有人愿意学习。在保持传统席狮舞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培养创作人员,早日将梅州独具特色的席狮舞焕发光彩,是多日现有席狮舞舞者的目标与理想。
        用眼看舞蹈表演,用心感受客家文化的精髓,在一场艺术演绎中,除了形式,内涵更是不可忽略的精彩部分。


    关注 梅州旅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