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在书社】一双筷子的自白

 

我叫筷子。我出生在东方最古老的国度——中国。从诞生起就是成双成对的,缺一不可。我这两条相对运动的直线,孕育了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中国人的食物,都要靠我的传递,送入口中。...





Chopsticks 俩个伙伴


我叫筷子。我出生在东方最古老的国度——中国。从诞生起就是成双成对的,缺一不可。我这两条相对运动的直线,孕育了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中国人的食物,都要靠我的传递,送入口中。

我究竟有多大的年纪?时间太久,记忆已模糊了。在我幼年时,认识了一个叫大禹的朋友,他在治理水患期间就用我吃过肉块和菜蔬。因为他是名人,从此我的兄弟姐妹就遍地开花,人人都认为使用我们吃饭最为方便。我们身材轻便,随处可得。山间的木枝、水边的竹条都能摇身变成我们其中的一员,古老的中国先民因此再也不用荒蛮的双手抓食,我们也成为最早的文明象征。



随着社会的蓬勃发展,我们筷子家族越来越壮大,形形色色的兄弟姐妹层出不穷:有铜铁的哥们、有金银的姐妹、有骨牙的叔婶、有玉石的姑舅,还有后来出现瓷的啊、塑料的啊小侄甥。大家的衣裙装束也各有千秋,有木刻竹雕的,有金银嵌花的,有骨牙镶接的,有古雅螺钿的,还有景泰蓝的。我们有些胖有些瘦,有些尖足小脚,有些体壮腰圆;有些圆丢丢溜溜滚,有些严肃方正站得稳。不同的筷子还有不同的性格,我们竹木的,自古以来朴实低调,当然也有喜爱舞文弄墨的,在自己身上写上字画上画,有一家的兄弟几个站在一起还能连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或凑成一组长长的诗文。玉石的筷子虽然晶莹美丽,但是有点娇气,人们常舍不得用,怕摔了磕了碰了,将他们收藏起来。金银的筷子身价不菲,自然骄傲,自古养尊于王侯将相之家。我们竹木筷子则最是百姓家常所爱,经济实惠,适手耐用。日常餐桌是我们的工作之地,各类筷笼是我们的栖息之所。正因为我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我们更成为了一些重要的礼仪风俗,宗教文化的代表。先秦时候,在规范中国人行为礼仪的书中就专门介绍过我的用法,极为讲究。人们在生活中要使用我,死去后也要带着我,盼望在另一个世界也能有丰足的食物和美好的生活。我也曾现身于精美的砖石画像、古代画卷上,与画中的人们共同宴乐,留下当时美好的生活影像。文人墨客为我吟诗作对,猜谜唱赋:“少小青青老来黄,每结同心配成双。莫道此中滋味好,甘苦来时要共尝。”

“两个伙伴,同起同眠;携手赴宴,佳肴共餐。”

“两个伙伴,正派清廉;虽说嘴馋,从不独贪。”

“两个伙伴,从不孤单;走遍天涯,同是一般。”





我们的家族更有不少赫赫有名之筷:商纣王手中的象牙筷,让他亡国;汉景帝手中的御筷,帮它铲除了政治异己;司马相如用筷子取得卓文君的真心;李隆基用筷子占卜,下了领兵回朝诛杀韦后的决心。我们还曾出现在人们的婚丧嫁娶、祈求孕育的场面里,甚至还被用来做头饰、拿来跳舞、写字、甚至治病。我们所传递的也许不仅是美食的味道,还有人生的体会。



我们也曾漂洋过海,远走他乡,为友国邻邦带去先进的文化力量。他们如今也扎根他国,将中华的文化血脉渗入他乡。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民以食为天”,滥觞于农耕的中华文明,对食物有着最原始的诉求,而我们正是这种诉求极至简约的符号代表。从诞生到现在,也许我们的历史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我们这两支小小的竹木条传达了食即是文明的奥义。

元元本本│文化自在

——————————————————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特别注明:本平台文章来源《元在书社》“具说”平台转载,如有纠纷,请联系本平台管理员!









    关注 文化名人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