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性和神性之间的雕塑 VS到此一游的凭证

 

你文化精英看到物性、神性,普罗大众看得是就是一块石头、一几块扭曲的铁皮呢?这之间的差距怎么办?...



下午去听了后院读书会主办的哲学习明纳之黑格尔《美学》关于雕塑的一场。主题全称是《雕塑:在物性和神性之间》,主讲者: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

为啥去呢?

1.我是哲学盲;

2.习明纳又是啥流派,不懂(知道后真是要打脸);

3.只听说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哦~我曾给一只兔子取名“黑格尔”,因为它身体是白色的、耳朵是黑的);

4.我没啥审美;

5.我觉得很多雕塑不之所以然;

6.物性和神性是啥?不晓得;

7.第一次听说有个地方叫“雕塑院”;

8.不知道孙振华是谁。

所以,一开始都懵逼的,并且是拒绝的。

不过,后来还是去了,尽管最后也是懵逼的。

1.王太爷推荐的,其实我对雕塑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实在看不懂嘛。不过他有一句话说得很动人:了解一下,这样以后去国外再看雕塑,就不至于啥都不懂了。

2.活动场所离我太近,从出家门到抵达现场,10分钟不要,就在大路对面的商务中心。

3.反正又不要钱(我以为),有时间多了解一些东西总归不差的。

我以为就是个普通讲座,拿个钥匙就去了。在一个佛修场所,那种文化的”高大上”一下让我懵了,前台摆了一留儿佛像,装饰很沉静。来者都先签到,我只看了简介,里面只有活动主题、主讲者、时间地点啊。然后很锉,这个要交费200元方可参加。都来了,那就参加吧。现金没有,微信支付吧,连手机都没带。妹纸只好叫来统筹人,还是文化人脸皮薄,先进去吧,回家了再转钱来。

习明纳

seminar,对~就是seminar的音译。以前我们都翻译成“研讨会”,即通过专题研讨班的形式授课。后来某知名学者说翻译成“研讨会”不好,中国的“研讨会”跟seminar本质有差别,就音译成了“习明纳”,然后在这三个字上做文章,学习、明心见智等等,现在学术/文化圈的人就用了音译版。

在大学时候接触到这个名词,但没有实践,一是本科教育用不着,二是教育体制也不待见这种授课方式。不像牛津大学的教授,有些上课就seminar,而且他自己不怎么讲,都是参与者讨论,然后就下课了,教授一直听学生讲。他们认为“自我学习”才是学习最重要的方式。

雕与塑

我一直对艺术没天分也没兴趣,尤其是形象类。说起雕塑首先想到三类:西方的人体雕塑,古代中国的佛像,各国城市里的现代雕塑艺术品。对于前两者一般觉得挺好看,但看不出差别也不知道为啥;对于第三种,普遍觉得莫名其妙。

好在孙院长的讲述在保持学术专业性时并不晦涩(依然难懂),这才想到雕塑其实有二,一是雕的减法,一是塑的加法。而且,他说无论是古埃及、基督教还是中国上古,都有天神/造物主以泥土捏人、造人的始源传说,这样看来他们干的事儿也是“雕塑”!顿时觉得有点儿意思。

哦~那个直接从石头蹦出来的孙悟空,也是从石头到生命,那他算不算无雕塑者的“雕塑品”?

雕塑对比与演变

空间时间轴承上,孙院长主要从埃及、希腊、中国的雕塑作品做了示例和对比,并针对各时期的风格,结合黑格尔的美学观点,分析其物性和神性。

精深的我也听不懂,但简单的特点介绍倒是有趣,而且我再次发现,知识一定是个庞大的体系且交错相关。比如古埃及雕塑的简单与人类思维的发展程度相关(人类学、神经学),眼神雕塑的背后有生死观念(宗教)。

古希腊的雕塑更广为人知,即使不懂,也都知晓掷铁饼者、大卫和罗丹。也许审美是真得有普遍性,不知所以然,直觉上觉得有些雕塑还是挺好看的,其实那些都与当时的文化、哲学背景紧密相连。

至于神性,说起来感到飘忽,但就从市场的商品或展览品来看,真不觉得多少作品很打动人,讲不清却能体会到。就拿兴致使然与利益驱动相比,其下作品的品质相差也会高低立现。不说艺术品,就是小手工,都能体会到用心与不用心的差距,何况宗教信仰下人的精神支撑与服臣。

雕塑与建筑

孙院长还拿雕塑与绘画、建筑做比较,对这三者都不懂


    关注 小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