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石拐区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

 

近年来,石拐区林业局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及“生态立区”发展定位,充分发挥...








近年来,石拐区林业局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及“生态立区”发展定位,充分发挥“保绿、增绿、护绿、用绿”的职能,为打造以绿水青山、美丽乡村为特色的绿色发展先行区提供保障。通过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彩化、香化、美化、文化”的特色生态景观逐步形成,实现了由生态脆弱化衰退向生态涵养修复的良性转变,森林覆盖率达到33.4%,为全市第一,并在2013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之称。

确立“生态立区”发展定位
“2012年以来,石拐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工作,并在2013年确立了‘生态立区’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和包石一级公路沿线、大青山南坡、五当召周边等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累计投资5.2亿元,完成生态建设任务37.2万亩。”石拐区林业局局长李祥介绍。



“三分造林,七分管护”,石拐区林业局现已完成包头市健康养老养护中心项目、石拐通用机场项目等征占用林地审批26宗;加大对非法占用林地的清理、整顿、打击力度,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五当召管理站已对大青山范围内违法工矿企业进行全面清理,保护区内所有企业全部关停;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组织警力开展多项专项行动。2012年至今,共查处案件123起,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保护了森林资源。



今年10月21日,石拐区“无人机护林大队”成立,这是石拐区林业局与五当召通用机场项目单位内蒙古通航航空联合打造的包头地区首家“无人机护林大队”。“石拐区98%的区域为山地,地形陡峭、植被茂密,使得传统的护林方式存在一些‘盲区’,给林业生态管护带来了挑战。”李祥说,“通过组建‘无人机护林大队’,开展无人机技术培训和行业合作的专业应用,将有效提高护林效率。同时,通过定期低空勘测和巡视,能准确地分析森林覆盖情况和植被土壤存留情况,为更好地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这将是林业生态保护方面的一大创新尝试。”据悉,与传统护林模式相比,无人机作业参与护林,在林区面积测算、植被种类分析、森林防火防灾、杜绝乱砍乱伐等方面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技创新支撑转型发展
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为依托,石拐区实施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开展了半干旱区域资源枯竭型地区环境修复植物资源筛选及快繁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引进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共475种,初步筛选出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粗放管理的物种110余种,完善了针对石拐区寒旱自然环境特点的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石拐区林业局不断创新,并探索经济林发展新模式。“目前,鼓励引导农牧民以个人投工投劳、政府免费供苗、部门技术指导的方式,开展庭院绿化,发展庭院经济。倡导林业合作社合理流转农民闲置的土地,农民以土地、果树入股,实现规模经营,于石拐区五当沟新建果树种植示范基地约200亩。”李祥说,“为进一步解决农民增收面临的困境,找到农民增收的现实道路,石拐区以新曙光行政村为试点,建立经济林典型示范基地4000亩,建成山樱桃培育基地,这样既能打造成樱桃湾、樱桃花观赏园,还能通过入药等方式提高经济价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科技作为支撑,不断创新探索,将生态林业向经济林业、民生林业转型。”



“今后,石拐区林业局将按照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立区’发展定位,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五大重点区域绿化为主体,以义务植树和各种社会造林为基础的工程建设,打造绿漫青山、特色多元的绿色发展先行区,建成国家生态修复与保护示范区,让绿色发展引领绿色增长,激活绿色效应,创造绿色奇迹。”李祥说。

来源:包头晚报

相关热点击  

【热点】喜讯!我区3个村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村!

【聚焦】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石拐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地区科学转型纪实

【聚焦】石拐区召开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工作推进会




    关注 魅力喜桂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