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家乡石拐的那座马鞍山

 

家乡石拐的那座马鞍山张娉      冬日里,来到现代化的露天煤矿,虽然这里不是我们曾经生活的那座矿山,但看着...




家乡石拐的那座马鞍山
张娉    冬日里,来到现代化的露天煤矿,虽然这里不是我们曾经生活的那座矿山,但看着黑黑的煤山,运煤的超大机械车和从皮带运输带上源源不断传送出的乌金,心里不禁泛起一阵激动之情,也唤起了过去的美好回忆。



有那么一座山,我会经常想起。它是家乡石拐最高的一座山,因远看形状像马鞍,故名马鞍山。第一次走进它,记得是在自己上小学三年级时。那时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校外文体活动,一路爬山比赛,我们站到了山顶。遥望山外的世界,一马平川,黄河宛若玉带在天边漂浮。累了,躺在乱草上,茂盛挺拔的青松,满怀收获希望的山果树,一眼汩汩流出的甘冽清泉,自由自在的山风……充满了眼睛,进而合成一组组随意的画,走入梦中。在梦中,我幻作了山中一棵渺小的草,在山的怀里,山也便在我心中。
我想象站到更高的山顶,就像儿时的我和小伙伴桃桃坐在操场的大树下遐想长大之后的生活。后来我也真的站到了比这高很多的山,亲历了山外世界的热闹、繁华、忙碌、酸楚和美丽,而小时候在求学路上的情景却历历在目。

家乡石拐是一座矿山,它情牵着我的思绪,放飞我到达远方,但线头却紧紧拽着。那个年代,父辈们充满着燃烧的激情,从全国各地云集偏僻荒凉的矿山,把心中的梦想寄予矿山,把一生的希望寄托于矿山,把美丽的青春献给了矿山。那个年代,父辈们用朴实的语言,真心的付出,温暖了矿山的日月,用纯朴的情感,善良的心境,与矿山结下了情缘。他们不知幸福离自己还有多远,也没有更多的奢望,只是把感恩埋藏予心底,把付出视为一种幸福。当时富足的煤海,也养育了我们这些矿山的第二代移民。
盛夏的一天,相约昔日的童伴,带着思恋重回这片故土,寻找那些遗失的美好。沿着那条熟悉的山路,一步一步往山上走,耳闻目染着熟悉的景致。山还是那些山,地还是那些地,只是很多地方都了无人的踪迹,沉寂的空房在夏风中诉说着岁月的年轮与沧桑。生命如此苍凉,让我与你上演一次心颤的邂逅,却又匆匆让你消失在我诗意的街头。我想找你,错过了,早已无处寻觅。



站在杂草丛生的矿一中校园里,在操场上跑步,在树下读书,到南山背柴禾,因为想问题走神而撞到电线杆上的情景总是不时浮出脑海。抬眼望去,那座马鞍山还矗立在那里,它见证着石拐矿区的变迁,见证着走出山区,走向平原,走向城市,走向美好的矿山人。



多年来,在苍茫、辽阔、多彩的阿拉善行走,穿行巴丹吉林,享受初晨、落日的宁静而美丽,走进胡杨林,感动生命的绚丽和顽强,这份情愫让我再也走不出阿拉善。如同许多历史久远的文化遗存一样,故乡石拐同样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蕴藉着特定的时代风貌、反映着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凝聚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每个从故乡走出去的人,都对故乡有着深深的依恋,不管走向何方,故乡的悠悠岁月却永远是游子们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这份珍藏在我心底对故乡石拐矿区的的记忆也越来越清晰亲切,情感也越来越细腻浓厚。此次,来到似曾相识的矿山,见到昔日的同学,我的心,如六月的阳光,明朗、灼热。在矿底深处,我久久凝望着那片墨黑,感恩自然造化之神奇,感恩曾经养育过我们的矿山,踮起脚尖儿,以虔诚的心,亲亲矿山的额。

作者心声

在同学微信里看到一组家乡石拐的文章,思乡之情难以言表。我在包头矿务局河滩沟矿出生长大,高中毕业于矿一中。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常常在我的梦中出现。借此散文,了了我的心愿。

相关热点击  

【原创】重返我的故乡石拐大发街

【原创】记忆中的石拐大发街

【原创】石拐往事——风雪故乡情




    关注 魅力喜桂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