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肆虐,润燥要及时

 

秋季,秋风萧瑟,天气干燥,易伤人阴津,容易使人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咽痛、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现象,这便是人们常说的秋燥症。因此,秋季养生,润燥不能忽略。...



秋燥肆虐,润燥要及时

秋季,秋风萧瑟,天气干燥,易伤人阴津,容易使人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咽痛、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现象,这便是人们常说的秋燥症。因此,秋季养生,润燥不能忽略。

认识燥证

所谓燥证,就是感受燥邪或机体津液亏损所表现的证候,包括外燥和内燥两类。

外燥为秋季感受燥邪所表现的证候。有温凉之分,初秋尚热,易成温燥;深秋既凉,易成凉燥,温燥证见发,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干咳,或痰少而黏、胸肋疼痛、皮肤及鼻咽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脉浮细数。凉燥证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咳嗽少痰或无痰、舌苔薄白而干、脉浮细。

内燥是热盛伤津耗液,或汗、吐、泄致津液大量丧失,或津液化源不足,形成内燥证。证见口渴,皮肤干燥粗糙、毛发干枯不荣、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舌燥无津、脉细涩等。

辨证润燥

对于温燥证,调理时宜润燥止咳、生津退热。汤膳用药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用,干渴重者加生地、芦根;咳血多者加小蓟、白芨、便秘重者加大黄、麻仁;发热、五心烦热重者加柴胡、青蒿等

对于凉燥者,调理时宜利咽润喉、清凉润燥,多用甘草。唇鼻干结明显者加辛荑花、升麻;咽喉疼痛明显者加桔梗、连翘、金银花;胸闷胸痛明显云秀暴力中延胡索、丹参;咳血多者加云南白药、鸡血藤、发冷、手足冰冷者加当归、山萸肉、桂皮。

饮食宜酸不宜辛

秋天干燥,本来就容易使人亏损阴津,辛辣的食物也会消耗人体的大量津液,秋天多吃辛辣食物无疑加重身体的燥证。相反,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中所含的鞣酸、有机酸、纤维素等物质,能起到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肠道蠕动的作用,有滋润的功效。

秋天养生的原则是宜收不宜散,饮食当以润 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多吃清润甘酸的食物。因此,饮食中,要少食葱、姜、辣椒等辛味之品,适当地多食一些酸味甘润的食物。酸味甘润的食物有百合、银耳、山药、雪梨、莲藕、鸭肉、柿子、芝麻等,能起到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作用。

润燥要防寒湿

有人认为,多吃清凉的瓜果便能清热润 燥。殊不知,入秋以后,不能再像夏和那样生食大量瓜果,因为进食过多生冷瓜果会助湿邪,损伤脾胃、腹泻、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容易发生。因此,秋天应少食生冷食物和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另外,初秋时雨水渐多,此时更要注意预防湿气阴邪,以免损伤脾阳而发生水肿或腹泻症状。如果早秋脾伤于湿,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种下病根。为此,秋季防湿对养生非常重要,不可掉以轻心。

补不宜腻

秋天天气转凉,我们往往食欲不振,加之秋收食物品种丰盛。但此时不宜过多进补,以免伤及肠胃,同时避免因摄入过多而导致体重大增。因此,秋天食补以乌鸡、猪肺、龟肉、蜂蜜、芝麻、核桃、雪梨、红枣等为佳。如这些食物与以下 中药配伍,则功效更好。

百合  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



莲子  能祛余量,也能滋补强身,是秋天适时的补品。



淮山  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



白扁豆  初秋,用白扁豆煮粥或煲汤服用,可消余暑、化燥湿、健脾胃、增食欲。

藕  生藕  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天宜生藕,秋凉家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板粟  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

核桃  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又能益气养血、润燥润肠。



花生  深秋后花生成熟,鲜花生仁可生吃或煮煎服,不宜炒吃。

红枣  红枣是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如能与银耳、百合、淮山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总之,应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症状和体质辨证解燥,


    关注 懒喵和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