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金寨|打猪愰子啦!打猪愰子啦!

 

曾记否,在儿时的记忆里,家家户户都有一只小土狗,一两头猪以及十来只鸡,戳狗撵鸡、打猪菜这些都是我们孩童时期难以忘怀的记忆。今天,让我们随着@周末淘金寨再来重温一遍儿时记忆。...






曾记否,在儿时的记忆里,家家户户都有一只小土狗,一两头猪以及十来只鸡,戳狗撵鸡、打猪菜这些都是我们孩童时期难以忘怀的记忆。今天,让我们随着@周末淘金寨再来重温一遍儿时记忆。



打猪幌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喂口猪,就为了每顿饭里能有点油水吃。记得我小时候常常听大人们说的一句话:“南方人穷死也要念两天书,北方人再穷也得喂口猪。”这句话里说明了那时的喂猪与读书一样重要。



农村宰杀牲畜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小雪卧羊,大雪杀猪。选这个节令杀猪宰羊,就是为了方便存储。但是现在也没那么讲究了,生活好了,吃的油也多了,也就无所谓了。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杀猪不亚于过年般的喜庆,因为除了过年,只有在杀猪的时候人们才能痛痛快快地吃上油水大的酸烩菜,才能爽爽地吃顿饱肉。那时,一进入冬天我就开始惦记着杀猪的事,总会追问父母家里杀猪的时间。终于有一天母亲告诉我:“明天杀猪呀。”我高兴的不得了,像过年似的。



记得那些年,为了让猪捡拾地里散落的食物,家家户户的猪都在收拾完的庄稼地里放野。放养的猪野的很,于是要想逮住“野猪”,还真得费一番功夫。母亲见帮忙的人到齐了,就试着喂点东西哄它回来,再蠢的猪可能到了这个时候都有预感:回来就会挨刀,得躲得远远的。如此一来,一旦诱捕不成,只能强攻,受惊的猪撒开四蹄、口吐白沫、“呼哧、呼哧”的东奔西躲。房前屋后围追堵截,紧跟其后的年青人抢步上前拽猪尾、抓后蹄,众人进前合力摁倒在地。



“吱、吱”的惨叫声,证明猪已落网。屠夫手疾眼快,锋利的杀猪刀从猪的咽喉捅进去,在猪的哀嚎中猪血向外喷涌。



这时的我会按照母亲的吩咐,拿个陶盆,倒上一点盐和凉水,把猪血收集起来交于母亲,将未凝聚的血浆煮成血块,供他日做血灌肠、炒猪血等可口佳肴。经过一场生与死的搏斗,猪被抬到了猪腰桶上。“凯旋者”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气喘吁吁,头冒热气。



放到猪腰桶的猪也不着急煺毛,屠夫会在猪腿上切个小口,用铁钎进去捅捅,开始抱住猪腿吹气。不一活儿,一个干瘪的猪就变成个圆滚滚、胖乎乎的“肥猪”。





待开水浇在猪身上,顿时雾气缭绕。躺在水岸上的猪一动也不动,倒是应证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谚语。浇了开水的毛猪,一拽、一刮就煺得干干净净,接着吊猪,斩去头蹄,开膛破肚,清除内脏,不多时“槽头肉”便成了盘中餐。





猪毛和猪鬃则成了我的战利品。我会精心梳理,扎成小捆,卖给那些愿出高价的人。卖猪毛的钱成了我的零花钱(也就两块钱),这也是我期盼杀猪的原因之一。



其实,农村的孩子期盼杀猪,除了能吃杀猪菜、收取猪毛之外,还盼着另一样东西——猪膀胱(俗称猪尿膀)。那时我没有见过气球,只能把猪尿膀吹起来当气球玩。我穿着单薄的衣裳,头戴小棉帽,捅着袖袖,缩头缩手站在一旁,催着屠夫快点取尿膀,缠着二哥趁热把尿膀吹起来。守了几个小时的我,收获了猪毛,得到了想要的“气球”,拽着“气球”开始和小伙伴们追逐嬉戏,小伙伴左躲右闪,生怕“尿膀打人,虽然不疼,但骚气难闻”的谚语在自己身上应验。



现在村子里杀猪,早不是当年的景致,已经没有多少人围观了。很多时候,屠夫是用气筒打气,这些传统的绝活儿正在慢慢的流失,儿时的画面也在慢慢消逝。当然,在我们金寨这片传统的土地上,仍有那些可爱的坚守传统的人在那默默坚持。



“猪晃”打完,是否意犹未尽,可还记得“打猪晃”是要吃猪肉的,只看不吃怎能尽兴!到了晚上,一桌农家宴摆上了桌子,炖排骨,红烧肉、汆猪肝、猪血烧白菜、红烧公鸡众多美食。



人们在享用这道美食的同时,既领略到美食背后的民俗民风,又让无数游子无论身处何地,永远记得根脉所在,记得乡土之情。纯真、朴实的风俗、人情,永远留在我们记忆的长河之中。

更多金寨美食,搜索微信公众号:周末淘金寨

▌数据来源:周末淘金寨 微博@用户6072758481

▌图文编辑:金寨视窗(小编微信号:1989634929)


▌商务合作及新闻爆料热线:156 5649 5653

▌法律顾问:李成华丨安徽昊华律师事务所主任


    关注 金寨视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