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风尚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

 

抹额(mò é),指的是一条绑在额头上的带子,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是中国传统妇女重要的装饰物。...





Tips:阅读过程中点击图片即可欣赏高清原图



抹额(mò é),指的是一条绑在额头上的带子,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是中国传统妇女重要的装饰物。作为束于额前的巾饰,抹额一般还带有装饰的刺绣或珠玉。《续汉书舆服志》注,胡广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


《中华古今注》卷上“军容抹额”条:“秦始皇巡狩至海滨,亦有海神来朝,皆戴抹额绯衫大口袴,以为军容礼,至今不易其制。”虽然后来我们见到的抹额常被妇女作为头饰使用,但在最早却是男子的专属。据古书记载,早在大禹时期就有人使用抹额作为军戎服饰之一。

汉承秦制,军将武士及卤簿仪卫也都用抹额作为额饰,这并非为了装饰,是用作部队的标识,为了方便军事管理,而不同的部队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在陕西咸阳汉景帝阳陵葬坑出土的数百尊西汉陶俑中,我们发现它们的头部全部戴有棕红色纱质武弁,额部则横扎着一条用朱砂染就的丝帛。


在唐代武士出征及仪仗出行时,也会在额间系扎布巾,从唐代绘画作品中我们就能见到系扎红色“军容抹额”的武士形象。陕西乾陵东南章怀太子墓出土的《仪卫出行图》,仪卫队中的十人都身佩虎帐豹韬,头裹红抹额,显得勇武有力。

宋代的武士在用布帛抹额之前,会先系裹幞头或戴一顶小帽,颜色也不仅局限于红色,出现了其它颜色,如宋代教官多用红绣抹额,招箭班则为紫绣抹额。山西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北宋壁画及芮城永乐宫三清殿元代壁画上,不少武士既裹有黑色幞头,又系有红色、黄色、绿色、紫色或蓝色抹额,可以说是当时世俗生活的真实写照。
对于宋朝妇女而言,抹额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的装饰头巾所用。这一时期的男子更崇尚系裹头巾,女子则更偏爱抹额,所以在抹额的制作上也比先前更讲究,通常将五色锦缎裁制成各种特定的形状,并施以彩绣;有的还装缀珍珠宝石,渐渐向首饰靠拢。样式也是极为丰富的。

在元代,一般只有士庶之家的女子才喜欢作这样装束。在额间系扎着这么一道布帛,可防止鬓发的松散和发髻的垂落,有便于劳作。这点反而变成了很实用的发箍。但也不能忽视贵妇对民间抹额装饰的影响,在《元世祖后像》中,裹于额头上的红色帽沿与抹额极为类似,既美观又有保暖的作用。
明清是抹额的盛行时期,这一时期抹额已完全失去标识作用,男女老少不分尊卑,不论主仆都可系有这种饰物。装饰上较之前也开始花哨起来,面料越来越精细,装饰的珍珠宝石也越来越名贵;另外还出现了用非布料材质制作的抹额,点翠法、镏金法、掐丝法的使用也让这一时期的抹额越来越贵重,渐渐成为富贵人士彰显个人财力的标志。

到了清朝,统治者对下层小吏和民间百姓的额饰材料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下层小吏和民间百姓只能用一般的清素缎、蓝素缎、绫、绸、纺、丝、素纱、棉布、夏布。奴仆、优伶、皂吏等不能使用丝、绢、纱、绫、缎等高档面料,只能使用葛布、黑绒、毛褐等低级面料,除皇室外,不能使用明皇色,不能使用龙凤图案。非富贵之家不能使用金、银、宝石等装饰抹额。比较典型的是在《红楼梦》的电视剧中,宁荣二府的老夫人和少奶奶们都有各种不同材质的抹额,比如王熙凤的"攒珠勒子"。宝玉还有一个颇为华贵的"二龙抢珠金抹额"。在戏曲中也能处处见到这种装束。
雍亲王所画《胤禛美人图》中,足可以看出抹额在当时深受上层阶级妇人的钟爱。抹额上面钉缀一枚或多枚冒花,或与其他珠钗步摇搭配使用,华贵低调。蓝衣女子的抹额更倾向于平民妇女,刺绣精美,虽然装饰较少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抹额的出现最主要是为了束发,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发箍或者是发卡。过去的人们用一条布“围发际”、“覆发上”用于“固冠”,免遭头发遮眼之苦。到了冬季,亦具有保暖功能,其材质一般为绒布毛毡等厚实材料。作为女红的一种,人们常常在抹额上绣制吉祥图案,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有些抹额的图案题材为蝶恋花、比翼鸟、喜鹊登梅等,是为了表达少女怀春、思念心上人的美妙心情;有些是为了托物言志,会绣上梅兰竹菊等题材,分别代表了不屈不挠的意志、淡雅脱俗的品格、高昂傲骨的气节、高尚坚贞的情操。更多的抹额纹样寄托着人们纳福招财的美好愿望,比如抹额上绣蝙蝠,桂花是希望“福增贵子”;绣二龙戏珠是希望“吉祥庆丰”;清代许多抹额和首饰上甚至直接装饰上“福、禄、寿、禧”等吉祥文字;妇女的抹额经常绣万字不断头、顺风得云、海棠金玉、子孙福寿、六合同春等吉祥图案。每逢佳节来临之际,如端午、中秋、腊八时节,长辈都会让家里的小孩头戴红抹额,一方面是为了保暖,另一方面也是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关注 工美视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