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第三期《工美艺术家》——狄连仲:对话“汉字”

 

书法学习过程也是在“练功”。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长期不断地在临帖中与“字”对话、交流,从字体的特征、风格、用笔特点中感悟“与众不同”,只有“入”进去才能有体会、有感受、有勤思敏悟,才有灵感。体会书法艺术美的线条、美的旋律、美的韵味。...



狄连仲

1952 年10 月生于北京,现为中国国家工美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艺术委员。

自幼酷爱书法,先后受教于书法家李大鹏,黄苗子,赵家熹,卜希旸,

欧阳中石等先生。

学书生涯近40 年,亦从石鼓文、汉简、摩崖石刻、北魏郑文公及章草诸体

受益良多。

其书法作品曾被国家领导人,各大博物馆及文人雅士收藏。并参加了国际、国内的大型书法展览。




Tips:阅读过程中点击图片即可欣赏高清原图

      前言:

狄连仲学书,首先是从颜、柳唐楷入手。渐渐感到唐后书法已趋平夷,便溯源而上,从六朝碑版、汉碑简牍、金文大篆中汲取营养。正是不断地临池揣摩总结,以及得益于师友的指导交流,狄连仲在书法上的苦学积累为其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奠定了稳健的基础。

狄连仲是一位探索者。狄连仲所作隶书行笔波动而内力饱满,线条舒展而圆劲含蓄,这与清代大书家邓石如隶书风格暗合,形成了自己朴茂俊宕、用笔通婉的隶书风格。近来狄连仲的书法更加精进,风格更加高迈而自如。在展现个人风貌的同时,点画之间时刻流露传统书法艺术的气质韵味,古质今妍相得益彰。

题金陵渡   44cm×44cm
对话“汉字”
文 / 狄连仲

学习书法的历程已经近三十多年, 越来越让我喜爱这门“艺术”,让我割舍不下。每天清晨起来,第一件事总是要拿起毛笔临写碑帖,书写几个小时。真是一种享受……

随着岁月增长,我每天在临习字帖中感受是不一样的,如在习字中对笔法的认知,元代书法家赵孟顺曾有过一句名言:“用笔千古不易”, 如今对此真是体会最深。书法用笔永远是“不易的”,因为书法用笔古人有三十六法、七十二法,或是“永字八法”等等数不胜数,但是具体写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又各自有其独特的用笔方法,甚至不同毛性特点的毛笔在书写中表现的书法线条也是各不相同,只有在学习中体会,体会中学习,才能“悟”到古人先贤在书法用笔时表现出的如此妙不可言的笔画线条之美。
清平调   44cm×44cm
乌衣巷   44cm×44cm


书法学习过程也是在“练功”。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长期不断地在临帖中与“字”对话、交流,从字体的特征、风格、用笔特点中感悟“与众不同”,只有“入”进去才能有体会、有感受、有勤思敏悟,才有灵感。体会书法艺术美的线条、美的旋律、美的韵味。
李白送友人   64cm×23cm
赠孟浩然   64c
m×23cm
渡荆门   64c
m×23cm


学习书法过程中不仅在临习字帖中感受美的情境,而且在几十年来,在书法艺术创作中,又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如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书法发展史及文学诗词格律、对联的学习都丰富了我的人生,同时又让我认识书法不仅是“写好字”,因为把字写成有艺术性、有味道、有内涵、有风格、有个性美感、有格调的书法作品,是需要长时间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提高才能创作出让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的书法作品。
夜泊牛渚怀古   88cm×48cm


学习书法的历程,也是我生命的历程,艺术与生命之中的相互交替,相互感悟,才能使书法作品更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终南山诗   88cm×48cm
酬张少府 88cm×48cm


    关注 工美视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