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原生态声音的“守望者”:木洞山歌潘中民

 

原生态声音的“守望者”——专访木洞山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潘中民文/刘梦洁 陈刚(实习)潘中民已头发斑白,他穿...

原生态声音的“守望者”
——专访木洞山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潘中民
文/刘梦洁 陈刚(实习)
潘中民已头发斑白,他穿着一条短裤,脚踩着一双凉鞋,走在路上时带着两分气度。他三分自如,五分稳健,与人握手时带着劲头。他一开嗓,你便会被他原生态的山歌所震撼。他默默坚守着木洞山歌,保持着这门艺术独有的韵味。他一心传承木洞山歌,几十年来山歌在他的声音里还保持着本色。
山歌历史很久远,代代都在不停传
“耶——咦——耶——耶,小桥的妹崽儿呀哟喂”,潘中民唱高腔时,谁都不会相信他今年已经八十岁。潘中民的声音高亢雄厚,从他喉咙里发出来的声音带着浓厚的原生态气息,具有质朴原始的味道,现在已经很少见到这样的绝技了。

“现在基本没有人能够唱得起了,这都是天生的,没有喉结的才能够唱得起来”,在木洞地区,木洞山歌能唱高腔禾籁的人寥寥无几,潘中民便是其一。唱高腔需要天赋,嗓音是条件,也需要多达几十年的练习。

潘中民出生在上世纪的旧社会,回忆旧事时,依旧唏嘘不已。只上过三年旧学,自小家庭贫困生活物质也非常匮乏,是潘中民尤为深刻的记忆。十三岁那年,恰逢地主家会就找贫困人家帮忙薅秧、除草、插秧,潘中民便和父亲一起去给地主薅秧。地主家选择劳力会以唱歌为标准,“会唱山歌的人会更有干劲,不会偷奸耍滑,也不会趁着别人的唱歌的时候,摆龙门阵。”潘中民说,唱山歌的同时还能够鼓劲,会多干一些活儿出来。因此会唱山歌也成为挑选雇工的一个条件。为了不让地主撵走自己,潘中民跟着父亲学唱山歌,从悄悄哼唱到大胆附和,潘中民在田间地头里练出了一副好嗓子。

位于重庆东面,长江南岸的木洞,是重庆市巴南区的一个镇。木洞山歌是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民众传唱的山歌歌种,它的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潘中民回忆,小时候凡是在春播的插秧时节和金秋水稻的收割季节,在木洞镇广阔的田野上,都可以听见那此起彼伏的一首首高亢、粗犷、清脆、婉转、悠扬的巴渝山歌。其中,伴随着农民生产生活的是禾籁,对唱方式的是盘歌,有把生活中的正常现象颠倒、逗笑取乐的神歌,也有用来鼓劲的号子。潘中民就在给地主当雇工的时候从村里其他人那里听到了很多山歌。

“旧时候娱乐生活匮乏,不像现在有这么多流行歌曲,所以人们喜欢用唱山歌来表现生活和情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山歌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精神安慰,在创造的作品中不少是关怀贫苦人们大众的作品。如山歌有关于童养媳的,唱出女孩子小小年纪就做了人家的童养媳,等长大会成为别人的老婆,恋爱也没有办法得到自由;也有描绘丈夫被拉了壮丁,唱出妇女一个人的孤苦无依。潘中民记忆最深刻的是《缠足歌》——“豌豆开花角对角,清朝镇府喊缠脚。白天缠起走不动,黑了缠起无奈何。孙中山领导来放脚,解决妇女大半坨”,这是人们为赞扬孙中山施行放足政策而编曲的山歌。国民党时期,他还因唱歌痛骂日本还被保长呼了一巴掌。

如今潘中明已经八十多岁,能唱3000多首,会250多个调子。最重要的是,他始终坚持对传统木洞山歌的坚守。从嗓音到曲调都保持原汁原味。遵循山歌的原生态,在粗粝中包含着细腻,像是洪水中的一股清流,不仅仅有力量,还能在温润中达到育人目的。
木洞山歌在传承,争做非遗带头人
“我唱的山歌中没有任何不健康的,且大多歌曲都有劝化人的作用。”对潘中民来说,他是从旧社会走进新社会的人,深切体会到如今生活的幸福,而山歌是人们情绪的表达,唱山歌的人就更应该坚持“正能量。”潘中明回忆他年轻时自己险些被拉了壮丁,保长拿着一根棍子比身高,若高于棍子就要被拉去做状丁,所幸他比棍子矮半截,就这样逃过一劫。

潘中民觉得时代越来越好,要珍惜当下的生活,他说木洞山歌通过歌唱的方式传达为人处世的态度,在且唱且吟中教化他人,同情他人的不幸遭遇。同时也告诫世人珍惜当下生活,这些都是潘中民喜爱木洞山歌的原因。

在身边的人看来,潘中民有些奇怪,不管走在哪里,他都会唱传统木洞山歌,通过山歌劝导别人。有时候进入茶馆会唱山歌,讲打牌的坏处,人们都潘中民说“又疯了,又在唱山歌”。他说,“我现在八十岁了,唱一天就少一天。”潘中民觉得现在的生活更加好了,也更加开放,他在唱歌的时候底气更加足了,唱歌的嗓音也更大。但他有一颗乐观的心,想告诫人们不要虚度时光,要珍惜当下生活,同时将这种态度传出去。可要传承一门技艺,仅靠一个人是不行的。潘中民也试过录音的方式。但能够唱几千首歌山歌的人只剩下了自己,仅靠自己将全部山歌录制实在太难。

“唱山歌还有延长寿命的作用”,潘中民认为他之所以八十岁还精神矍铄的原因是唱木洞山歌,不仅锻炼身体,而且还能够让心态年轻。他说唱木洞山歌还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当嗓音从喉咙里飞出来时,浑身就自在了,好似一阵风吹在自己的身上。潘中民说他时不时的唱两句,这成为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现在他的身体还很好,但是耳朵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灵敏了,但他仍然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人们如他一样爱唱山歌。
传承道路有困难,团结一心齐向前
随着老人的凋零和谢世,木洞山歌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而年轻人喜欢流行歌曲,对木洞山歌的注意力越来越少。

2005年木洞山歌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每一个木洞人关心的内容。为了适应如今的传播渠道,许多学者对木洞山歌进行了搜集整理,同时对部分山歌进行了改编,或适应登台,或适应传唱。一直坚守着木洞山歌最原生态唱法的潘中民则表示,木洞山歌是通过每一代人的创造和积累,不断积淀,才形成了这样独特的具有民俗风味的山歌。所以他认为山歌没有固定的形式,劳动者从其他人那里学习,相互借鉴和改编,谁唱得好就学谁的,调子好听就借用。山歌只要不脱离原有的精髓,做一些改编也是无可厚非的。只是他的高腔禾籁却没有办法得到传承,他说这需要天生嗓音的条件,但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继承人,所以仍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2008年潘中民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被邀请到各个地方甚至海外演出,他独特的山歌技法“高腔”也响彻海外。可无论走得多远,潘中民始终觉得他所生活的地方才是真正属于他的舞台。潘中民从来没有离开过木洞镇,年轻的时候也不曾外出务工,他成为了木洞山歌真正的活化石。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本事,但凡红白事都会请他唱歌。潘中民对别人的邀请从来不会拒绝,他也不会收取任何人的红包,不以赚钱为目的。潘中民从来不曾想到要从中牟利,他说自己和木洞山歌是相互滋养的关系,他希望木洞山歌走得更加长远,也在为它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他相信木洞山歌依旧能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虽然任务艰巨,但只要还有一丝机会,都应该努力去争取。

如今潘中民收了六个徒弟,他教给徒弟们矮腔禾籁和平腔禾籁,还有对歌形式的盘歌。他已经将自己的山歌完全教授出去。教授之余,他也在物色能学习“高腔”技法的人。他始终坚持只教给徒弟传统山歌,不会对山歌进行改编,也不会去创作山歌。他说,在开辟新的传承方式时,也需要有人坚守着原有的阵地。

根据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定的传承目标,每一个传承人都有招收徒弟的指标,国家级要求带五个徒弟,区级要求带三个徒弟。潘中民说他积极响应镇府的号召,超额完成,徒弟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六个,他的计划收八个徒弟。然后以徒弟带徒弟的形式,不断扩大木洞山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闲暇时间,潘中民也多次到学校去讲课,教孩子们唱歌,年龄小一点的教童歌,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就教符合他们年龄的歌曲,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在学歌的同时也能够领会到歌曲的意义。为了更好的传播山歌,即便是现在潘中民也在潜心学习,就算认字不多,但一有时间他也看书看报。

发展木洞山歌需要找到一个新的方式,能够从流行音乐的包围圈里杀出来,重新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从山歌自身的传播形式看来,需要有人去对木洞山歌进行改编和创作。但他还是会坚持自己,只唱传统山歌,唱传统山歌精髓的一部分,保持着祖祖辈辈发展而来的发音方式和曲调。

在六十多年的光阴里,木洞山歌已经成为了潘中民的血与肉。潘中民希望木洞山歌能够继续顺着历史的脉络传承下去,一直与人们的生活休戚与共。前面的道路非常坎坷,但是他相信,只要大家努力并且对它有发自内心的喜好,那么木洞山歌就不再是难题。他一直守望着木洞山歌,身体力行的参与其中,在守望中迎来木洞山歌的下一个春天。


建设书香重庆,共享书香生活
重庆市全民阅读公益平台
书香重庆网



长按二维码 即可关注
原创投稿:76950509@qq.com

联系电话:023—63066273


    关注 书香重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