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谭柏树:与四川车灯的六十余载情缘

 

与四川车灯的六十余载情缘——专访四川车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谭柏树文/万琪四川车灯是以一人或多人载歌载舞说唱故...

与四川车灯的六十余载情缘
——专访四川车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谭柏树
文/万琪
四川车灯是以一人或多人载歌载舞说唱故事为主要表演形式的一种新曲种。诞生于解放后,前身为民间流行的“车车灯”,又叫“车幺妹”。过去逢年过节或庙会庆典的时候,“车车灯”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助兴表演。用彩纸和竹子扎成美丽的彩船,一人扮“幺妹”站于彩船内,一人扮“小花脸”执彩扇在船旁边歌边舞,另有“艄公”帮腔,锣鼓声起,好不热闹。1951年,重庆著名老艺人唐心林对民间传统“车车灯”加以改革,去掉彩船,不用帮腔锣鼓,改以二胡伴奏,加上道具“四叶瓦”,以单人、双人或多人群唱的方式在舞台上演出,形成了“车灯调”,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四川车灯。



今年76岁的谭柏树,是四川车灯的第一代传人之一,从12岁进入重庆曲艺队(现重庆市曲艺团)开始就跟随唐心林学习唱车灯和金钱板。这一唱,60余载过去,当年什么都不懂的幼稚小儿,成为了一代四川曲艺艺术家。谭柏树感慨说:“当年为了生活才加入的曲艺队,一干就是几十年。即使这辈子只会这一件事,我也从未后悔。”2009年,谭柏树被评为四川车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忆往昔

在重庆市曲艺团见到谭柏树的时候,他与夫人李静明(四川清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正在为曲艺团的新曲目进行编排修改。尽管两人已退休多年,却依然离不开唱了一辈子的舞台。谭柏树告诉笔者,要说这辈子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就是曲艺团的所有事务他都会做。“大到艺术形式的发展与规律研究,小到舞台监督、灯光音响、创作排练、台上监场,这些我都得心应手。”谭柏树说。

然而,这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时间回溯到1953年以前。1940年,谭柏树出生在重庆一个贫穷家庭,父亲被拉了壮丁,母亲靠帮人做事来养活子女,孤儿寡母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艰难生活,居无定所。因为没钱上学,谭柏树7、8岁就到水棚茶馆里叫卖瓜子、青果、桔子等吃食补贴家用。“那时候卖东西兴吆喝,瓜子瓜子,又香又脆的瓜子,青果、青果,消热又消火……别人看我人小又乖,都喜欢买我东西,一簸箕吃食很快就卖光了。”谭柏树笑着回忆。卖完东西,他就蹲在茶桌底下听书看表演,入迷的时候被别人丢下来的烟头烫到,被茶水泼到都没感觉。

久而久之,谭柏树对曲艺产生了兴趣,1951年他拜民间艺人陈自由为师学习唱荷叶,后跟随师傅加入曲艺演唱生产组参与政府文化宣传活动,期间谭柏树还学会了金钱板和花鼓。1953年,因为在宣传工作中的优秀表现,年仅12岁的谭柏树被选入刚刚成立的重庆曲艺队,分配跟随唐心林学习打板唱词,正式开始了他的车灯表演人生。

对于谭柏树来说,在曲艺队的生活是一段非常幸福的日子。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愁吃不愁穿,还有工资买点小零嘴,还能学习曲艺和文化,在刚刚走过动荡的时代,这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曲艺队为谭柏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唐心林会唱车灯、会唱清音、会打金钱板,吹拉弹唱信手拈来,是个艺术造诣很高的全才艺人。谭柏树跟随唐心林学到了一辈子都受用的“财富”。“年轻时候不懂,在理念上也与老师产生过冲突,现在才明白,自己的造诣根本及不上。”说起老师,谭柏树充满了崇拜与敬仰。



“我第一个学习的车灯是《庞师傅检修避雷针》。”谭柏树回忆。那时候演出多,几天就要排练出新的节目,唱的都是与时代相关的,传播正能量鼓舞人民的内容。“比如《农民代表有苏联》《海上救星》《灯塔照亮了余师傅的心》《柏树拗》《西里亚和大红马》《蝴蝶传信》《一定要解放台湾》《列宁运河》《师高弟子强》《增产节约大事情》等曲目。”说着,谭柏树从背包里拿出“四叶瓦”,即兴表演了一段,灵活的敲击,清脆的竹板声,婉转的唱腔,尽管已年过古稀,谭柏树的技艺依然没有生疏。

1953年—1958年,四川车灯盛极一时,大人唱、小孩唱、农民唱、工人唱、解放军唱,大家都在唱。“当年的《重庆日报》副刊甚至每周都刊载关于车灯的介绍。”谭柏树骄傲的告诉笔者。因为流行,重庆市文化宫和市总工会还联合创办了车灯学习班,谭柏树跟随唐心林一起去上课教艺,通过教别人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老师常告诉我们,要学好车灯首先要唱好、打好、演好,做到心合口、口合手、脚合锣,一招一式都要扎实。”谭柏树介绍说,车灯表演最重要的就是多观察多体会,才能做到活灵活现、生动感人。

1960年,谭柏树带领一队曲艺小分队开始下农村,为农民送文艺。“近的十多公里路,远的几十公里,全靠两条腿。时间定了,无论刮风下雨,寒冬飘雪都要赶去。刚开始搭台老百姓就围了起来,火把是全场最亮的灯光,设备非常简陋,但无论是观众还是表演者都是那么的热情高涨。”说着,前一刻还为过去愉快的回忆捂嘴偷笑的谭柏树露出了满脸的怀念。在他看来,那个时候虽然很累很艰苦却非常幸福。曲艺小分队下农村不仅给农民演也会教他们唱,还跟他们学,常常现编现演,新节目层出不穷,接地气且深受欢迎。“现在这样的情形已经不会再有了。”谭柏树有些失落。

1981年谭柏树受聘重庆艺术学校曲艺班教授车灯表演,直到退休。“教了不少学生,最后真正唱的却没有几个,不少人认为车灯简单却又费劲,于是都转唱清音、扬琴。没有继承人了。”说到传承,谭柏树很无奈。“老一辈艺术家都相继去世,现在该轮到我们这一辈了,我不怕也不后悔,最担心还是老师把车灯传给了我,我要把它传给谁?”

忧未来



谭柏树不是没有想过将自己毕生所学传给儿女,但儿女们仿佛都没有继承他和妻子的艺术基因,对曲艺兴趣缺缺。“艺术这条路太熬人,没有那份纯粹的热爱和继承的责任心是无法坚持下来的。”教了儿子几年,谭柏树放弃了,他将目光放在了艺校和曲艺团里,可每每收获的总是失望。“没人愿意学,学了也放着不用。”在重庆市曲艺团里,除了谭柏树和黄吉森两位四川车灯国家级传承人外,就仅有两位演员还会唱车灯。“他们的年龄也大了,而且心思也不在车灯上,年轻一辈就更没人在意了。”谭柏树摇着头,想要把自己喜欢的知道的东西交给后一辈,却没人稀罕。

对于车灯的现状,谭柏树感到很灰心。到现在,他还记得当年老师们对曲艺的热情。“他们那是真的爱啊。”旧社会的曲艺艺人,特别像唐心林这样本来就有小有名气的艺人,其实是不缺钱的,可他们却选择加入曲艺队,每个月领5块钱的工资。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加入集体,通过大家的互学互助,曲艺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曲艺形式都是互通的,相互融合才会有发展。正是因为加入了集体,唐心林老师才能把车灯搬上舞台,形成了现在的车灯调。”谭柏树说,车灯并不是一个人的艺术,而是一个团队的艺术,要有乐队,有人唱,有人帮腔,还要有人创作。这样的人力精力投入,让现代的曲艺团队望而却步。

现在的四川车灯,缺少的不仅是表演团队,更缺乏创作人才。过去谭柏树不仅要演,还会自己创作。根据宣传需要创作与时代、时事相关的曲目,下农村的时候,编的词就更多了,会根据遇到的人或事即兴演出,走一路,编一路,唱一路。有一次到虎溪表演,吃饭时有人说起当地一个生产队长的好人好事,谭柏树就利用短短的吃饭时间编了一段,上台一表演引起全场轰动。“当时差点没被当地农民给抬起来,大家都说,说到心坎上了。”谭柏树笑了笑。可惜的是,现在的车灯却没人编写曲目了。“过去很多文人喜欢写车灯,现在的年轻人更多的愿意去写小品,甚至连民间的车车灯也只跳不唱了,因为不会编词。”有时候谭柏树在大街上看到商店开业庆典请来的车车灯班子,都会忍不住驻足观看,待人表演完后就会上前去教人编词教人唱。这种在旁人眼中看起来有些好管闲事的举动,在谭柏树的心里却有另一番理解。“会的人已经不多了,能传多少是多少吧。”

由于年岁已高,谭柏树早已不再收徒。20年前曾有人愿意以100元一堂课的高价请他授课,却被他婉拒。他说艺术不能用金钱衡量,否则就会变质。虽然不再收徒,但谭柏树依然愿意教,只要有登门求教者,不论身份年龄,只要愿意学能吃苦他都教。有些上门寻求研究资料的,他也丝毫不藏私,一律无偿赠送。他说,自己和老伴有退休工资有政府补贴不差钱,都70多岁的人了也不求什么富贵,只希望将老一辈留下的财富传给后世发扬光大,这是自己的责任。“这并非是故作清高,而是什么都能退让,就是曲艺的底线不能有一丝退让。”



谭柏树认为,现在的曲艺环境非常不利于四川车灯的传承。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曲艺团的表演大多以歌舞为主了,车灯仅仅是有时候演出开始前的暖场活动,因为乐曲声起图个热闹。这样也就罢了,还有不懂内行的妄想胡改乱造,这让谭柏树有些气愤。有人曾跟他提议,过去的车灯已经不适应现代的表演节奏了,需要改改。谭柏树也觉得要发展就得有革新,自己也不是老古板,过去还是团里第一个拉钢丝弦被老师批斗的人呢。于是好奇的问:“你想怎么改?”这一问让谭柏树气得有些说不上话。来人告诉他,我们可以把服装改成什么样,把演员扮成什么样,把单独表演变成群演等等。“这些是重点吗?重点应该是创作新意吧,只有新意才能激发群众好奇心,而好奇心才能促进艺术发展。这样的表面形式修改能起到什么革新作用。”直到现在,提起这件事谭柏树心里依然很不平。

关于曲艺的普及与提高,谭柏树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曲艺要与生活,与基层人民联系在一起才会有生命力。“曲艺不完全沉睡在历史,同时也需要现实意义的存在。”过去下农村,不表演的时候,谭柏树就跟随农民一起劳作,谈天说地,搜集创作素材同时也搜集民间曲目资料。几十年下来,他搜集的曲目比曲艺团的资料室还多,不止有车灯,还有四川清音、四川评书、四川盘子等,可他却没法放心全部交给曲艺团。“因为很多年轻人不明白资料的宝贵,扔掉了很多精华。”谭柏树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传承,还得先抢救和保护,其次才是如何收集,再考虑如何使用。如何把老一辈的曲艺韵味保留下来,是一个长期的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工程。他怀着一颗对曲艺热忱的心坚持了下来,虽然及不上老师们,但也无愧于自己。


建设书香重庆,共享书香生活
重庆市全民阅读公益平台
书香重庆网



长按二维码 即可关注
原创投稿:76950509@qq.com

联系电话:023—63066273


    关注 书香重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