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核桃 槌间经典 --经典鼓乐《滚核桃》(有精彩视频哦)

 

不论是鼓的学习者还是鼓乐发烧友,有一首必学必听的首选曲目,这便是篇幅简练,曲风清新,通俗易懂,好听好看,响誉世界的经典鼓乐曲的--《滚核桃》。...







(此文章发表在2016年11月26日音乐周报)

不论是鼓的学习者还是鼓乐发烧友,有一首必学必听的首选曲目,这便是篇幅简练,曲风清新,通俗易懂,好听好看,响誉世界的经典鼓乐曲的--《滚核桃》。

说起《滚核桃》这首作品,鼓乐名家、曲作者王宝灿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曲目诞生的故事,1987年,王老师在绛州鼓乐团排练节目时,感觉缺少一个返场的节目,需要有所准备,想到他在此地采风时老艺人表演的一些击鼓的技艺,最后确定以当地的一首曲牌《厦坡里滚核桃》为原型,用以现代的思维手段和表演方式,重新架构一首同名乐曲,当时会同绛州鼓乐团的郝世勋老师一道,由王老师念鼓点郝老师记谱,反复边念边改,构成了乐曲的雏形,雏形之后请来鼓乐团南振宝老师翻成字谱抄写到了大张的纸上,代领团员边念边教,逐渐开始了鼓上的演奏,多次演奏熟练之后,雏形就此而成,当年这首曲目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龙年音乐周闭幕式音乐会上进行了首演,在鼓乐《秦王点兵》之后又一次引起了全国的轰动。

在山西省电台录音期间,当时的录音师刘铁柱老师运用了现代录音技术手段,使声音产生了一种环绕的感觉,这就是乐曲开始时由慢渐快的传动演奏;进京时在中央音乐学院排练期间,打击乐教授李真贵老师设计出结尾处单手滚奏,这便是现在您所看到和听到的《滚核桃》最早版本。通过《秦王点兵》和《滚核桃》两首乐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善了绛州鼓乐“干活三分怒,骑马蹲当式”固有的演奏方法,而且这两首曲目也奠定了绛州鼓乐团存在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

起始《滚核桃》的演奏由一人拍板,因为没有女演员,所以就由八名男鼓手演奏八面扁鼓,一字排开;随着有女演员的增加,1994在广州演出时,尝试了四男四女的演奏形式;随着演出的发展,从 2000年至今就是一人拍板,八名女鼓手演奏《滚核桃》了,这样的表演形式,用干脆的鼓点配合女性阴柔之美的表演,更增强了乐曲的可视性,深受表演者和观赏者的喜欢。现在的这一版本是作者1995年率团在台湾演出的过程中,修改于台湾佛光山的最后版本。《滚核桃》的形成过程,很简单也很有意思吧,在当时,应该谁也没能想到日后成为鼓乐的经典曲目,至今经久不衰。



山西是著名的鼓乐之乡,《滚核桃》的音乐元素便是来源于晋南地区的转身鼓和花敲鼓,它们多以农村生活为主题,在敲击上模仿多种声响等等,加上形体表现,生动灵活,客观上造就了绛州鼓乐叙事、所谓讲话的艺术特色,何为用鼓说话呢,这是运用了拟人化的表述方法,《滚核桃》原曲牌《厦坡里滚核桃》,“厦坡”是晋南地区方言,说的是瓦房的房顶。《滚核桃》描述了秋收时节,核桃熟了,置房顶晾晒,成熟的核桃干透从屋顶由少至多,从不同方向不规则的沿瓦片滚落,坠地有声,立体感超强,对奏的时候便是两家在谈论谁家的收成好,谁家的核桃个头大,反映了秋收时节农民庆丰收欢乐的场面



欣赏完《滚核桃》的朋友,最大的感受便是鼓的打法花样云集,既有传统的花敲鼓演奏技巧,又融入了现代手法以形象的模拟的表演形式,通过击鼓心、打鼓帮、磨鼓钉、磕鼓槌等演奏技法,并击打鼓的多个部位、突出强弱以及音色的变化和精彩的形体动作相配合,使乐曲发挥的淋漓尽致。

《滚核桃》自诞生以来,作为民族鼓的首选演奏曲目,多次在国内外进行频繁演出,并且获得了全国音乐舞蹈比赛器乐大奖、文化部第二届群星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被收入多种打击乐教科丛书,前不久出版的《华乐大典》(打击乐卷)乐曲篇,此曲已被收入其中。

《滚核桃》是绛州鼓乐的代表作,更是山西鼓乐的经典之作,话说世界鼓乐在中国,中国鼓乐在山西,山西鼓乐在绛州,感谢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更感谢发现整理,传承和发展的文艺工作者,令山西鼓乐生机勃勃。


    关注 王氏鼓乐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