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艺术如何重塑意识?专访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

 

ArtWorld 独家专访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







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新媒体艺术先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星球学院创会主席。60 年代以来他以艺术家和理论家的双重身份活跃在互动多媒体艺术领域,创造性地将控制论、电信学引用到多媒体艺术创作中,对英国乃至欧洲的多媒体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1 月 26 日,第十九届国际研究系列会议“意识重塑”在上海隆重举行。本届会议由德稻教育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联合主办,围绕“后生物时代的艺术与意识”主题展开。国际新媒体艺术先驱、德稻大师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2012 年上海双年展总策展人邱志杰,新媒体艺术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科负责人胡介鸣,中国独立影像先锋、著名独立策展人曹恺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海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参与了讨论。



▲罗伊·阿斯科特在“意识重塑”会议上发言

会后 ArtWorld 独家专访了罗伊·阿斯科特,请他详解后生物时代的科技、艺术与意识的关系。

ArtWorld:今天的会议的主题是“后生物时代的艺术与意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主题?

罗伊·阿斯科特:新技术时代的主要核心是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物联网的发展,把物化的存在变成更注重于过程的存在。我们所说的科技艺术就是帮助实现由原来的物化到现在以过程为中心的过渡,不同的系统被创造出来,艺术的结构也在变化。比如 3D 打印,它不单是一个创造过程,而是通过 3D 打印把创造的过程重新进行物化,使我们可以重新参与到系统之中。涉及到建筑行业,现在最重要的一个系统包括我们对世界改造的三个阶段:第一是对世界进行数字化的反馈;第二是建造的过程;第三就是科技艺术的阶段。比如我们需要一个桌子,人工智能能够对环境进行感知,感应出需要六个人坐的桌子,最后根据这个需求生成这样的桌子。

意识在科学和艺术领域是一个大的议题,科技在希腊语中最开始是意识的意思,也是艺术的意思,后来又有科技的意思,所以我们把新的艺术形式叫做“先锋科技艺术”。

ArtWorld:“后生物时代”新技术的发展具体来讲对艺术有什么影响?

罗伊·阿斯科特:科技的发展带来后果,第一是关于物质世界。现在的技术已经到了纳米的阶段,可以对物质进行原子结构的探索。之前的时代,材料可能是水泥、木头或者是铝,但这只是物质世界原有材料的一种融合,而通过分析出来的需求,可能接下来我们的建筑表皮就像人的表皮一样。

第二个关于艺术方面的。并不仅仅是我们有了电脑、科技利用它来做艺术,而是从互动的角度做艺术。之前是观众看到艺术家创造出来一个作品然后大家去观赏,但是现在艺术家并不是“创造”一件作品出来,而是他创造一件作品的方式就是和观众一起来“创造”。早期的科技艺术,可能就是一些屏幕,有一些不同的板块可以拆卸,大家进行互动,但是现在我们希望的艺术是可感知的,并且是对环境的感知,了解用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类似是房子自己去感知,比如用户希望这个房间的灯光变得粉色,变深一些,于是这个房间就自己了解用户的需求,把灯变成了更深的粉色。通过这样的感知和环境互动,科技接下来对人类社会的革新是互相影响的。

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可能了解科学、可能了解艺术,但我们并不了解人的意识领域,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和身体是如何运作的,却不知道人的意识到底是先于物质,还是意识本身存在我们的人脑。我对古老的哲学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道家的一些思想,因为道家的思想实际上是关乎于艺术的,比如说基于过程,基于互动,基于系统,就像一条路一样,是人走的时候才有这条路还是本来就有这条路在呢?艺术的革新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科学和艺术如何让人参与艺术的创造过程。

所以接下来我认为艺术革新的领域会发生在人脑化学的维度之中。在巴西,人们会用一种植物进行意识和精神的升华,这并不是毒品,在现代科学里可能被叫做“药物学”。就像电脑和科技这种革新作用,人脑化学是人类通过一种交互环境,对人的认知和感知进行改变的领域,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激进的领域,就像电子科技对当时画家产生的影响一样。

另一个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在后生物时代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是人对自我感知的改变。我认为我们现在是具有很多面和复杂个性的存在,比如通过微信这样的一种现实的手段或者虚拟技术,我们实际上呈现的是多个自我。

ArtWorld:新技术的发展对整个艺术生态也有影响吗?

罗伊·阿斯科特:之前一个艺术家创造出来一个作品或者写出来一本书就去把这个书卖掉或者是办展会,有人知道之后可能又回到展会的形式,但现在产生了新的活动或仪式。1891 年之前的艺术,只有钱人才能欣赏到,后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艺术变得个人化,可以去买卖这个艺术作品。随之而来的,艺术家要把这个作品卖出去,要考虑到营销,更多的时候其实是资本的游戏,从业者当中有些是真的喜欢艺术,有些可能作为投资的形式。而科技艺术的改变带来了新的活动和仪式,产生新的关系,改变了整个艺术的运作模式。

ArtWorld:作为艺术家,同时也是理论家,您如何评价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

罗伊·阿斯科特:关键在“互动”这个点。过去一件艺术作品做出来之后,不管老师还是学生,脑子里实际上有这样一套模式,你是作为旁观者去评价这个艺术作品的,就是看这件作品是不是符合你原来脑子里的模式和认识。但现在你要主动深入甚至参与其中,去评判这件艺术品会不会有一些可能性。

ArtWorld:什么契机使您打算来到中国进行这一阶段的新媒体艺术研究?

罗伊·阿斯科特:中国一直是一个积极的社会实验的引导和参与方。西方整个社会体系已经比较僵化了,比如他们通过这个体系选出来川普做总统。但是中国是一个多变的社会,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教育领域,这预示改变的可能性。我在欧洲、美国和加拿大都想找教学大纲突破口,最后都没有成功,后来我来到了德稻。这已经是我们这个课程的第三年了,学生也非常积极活跃。



▲德稻罗伊·阿斯科特 Technoetics 艺术工作室(Technoetics 是自创词,象征对艺术、科技、意识三者合而为一的探索与实践)



▲SIVA 德稻实验班交互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学期汇报

文、编辑:xfang
图:会议官方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精彩】


史慕斯:终结感在这个时代缺席,提出问题比给出答案更可靠



冷 の 一周 | 2016 第 48 周(11.28 - 12.4)展览推荐






点击进入《艺术世界》小仓库 !


    关注 艺术世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