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诗选(第2期)马维驹/凝望/王林燕/明之之/还叫悟空

 

冬风席卷荒草生,黄粱一梦好多年...





土地颂土地,是缄默的君子

肥瘦、冷暖、旱涝,它不会喊出来

粗陋的土地,却有着细腻的感情

给它肥力、阳光、雨水,它会举起嫩芽

再给它肥力、阳光、雨水,它有些小感动

会给你展开叶片和花瓣

你给予父母般的爱、子女般的孝

它会尽力把一粒变成一穗,一颗养成一窝

它会把你的慈心和孝心攒起来,加倍还给你

而自己,心甘情愿地重返贫瘠

▎▎马维驹,男,1957年出生,甘肃会宁人氏,现在中国铁路总公司机关工作。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燕京诗刊》签约诗人。有160多首诗歌发表于《诗刊》《中国铁路文艺》《参花》《甘肃日报》等官民报刊和选本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为你读诗》等。出版个人诗集《缝隙》(长江文艺出版社)。



秋风里

夕阳遍照田野

杨树影子横过路面

新农村白墙边

蓝铁皮教堂和十字架

抹去了童年炊烟

学校不锈钢旗杆上

国旗飘过楼顶

五星和稻穗拥有菊黄

孩子骑单车南去

老人正在教堂唱诗

稻田里一辆银色越野车

停在礼拜日十六点

暖色调秋风深处

▎▎凝望:王治林,安徽蚌埠教师。



小镇之晨

走在通往白杨林的半坡上

身后响起噼里啪啦鞭炮声

回首驻足

一座在建高楼脚下

星星点点的烟火

正一点点朝楼顶方向跃动

头戴钢盔的工人

蹲在脚手架上吸着烟

蓝天下

金色塔吊缓缓移动

不远处草地上的羊群

四散逃开

跑过一条弯曲土路

聚拢在荒草丛生的沟渠边

▎▎王林燕,祖籍巴蜀,生长于新疆。写诗。



同谋者

市长兼艺术家,Edi Rama

他试图改变这个欧洲最贫穷的城市

他把建筑外立面都刷上鲜艳的色彩

整个城市,成了一件巨大的艺术品

攝影师萨拉整日跟着市长随机拍摄

市长说:这个城市已经死了

但色彩,会带来复苏

照片上的市长

脸色苍白,但一脸虔诚

人们说,摄影师是市长的同谋

▎▎明之之,本名,陈明,1965年生于内蒙呼伦贝尔,现居江苏邳州,写诗多年。



辑十七(节选)

 

◎恰卜恰的黄昏 

 

恰卜恰四周有的是山,山上有的是草

藏人的牛羊常常夜不归宿

不像我,九点一过

就要徒步走回租住的民房

这时,天还没有黑下来

广场上的锅庄刚开始不久

我会停下来,听一听,看一看

偶尔,也会想一想哪面山坡上

有几头执拗的牦牛

结伴向着小城稀稀落落的灯火走来

◎野牦牛出没的草原 

从山上走下来的那个人,走得慢呐

牛羊接连超过他去了

越往下走,草越高、越密

有一阵子,老贡布都看不见了

河谷里的青石滩上

是他家的黑帐篷,白帐篷

一头牦牛已经抢先抵达

央金拉姆从白帐子里探头出来

牛角上立着几只苍蝇

这时,夏拉日干草原

已经是一片闹哄哄的昏黄

该回来的,都回来了

那头出走的母牦牛,至今还没有音信

也许,它就藏身在阿尼玛沁雪山

背面的野牦牛当中

在那里,它们才被视为山的一部分

转山的人们,也围着它们转

◎在垭口,遇见一群牦牛

是我挡了它们的道,积雪覆盖的垭口一群牦牛放慢了脚步

打头的那只,略略迟疑

便晃动犄角,撩开蹄子,小跑而过

后面的,紧紧跟上

其中两只还撞在了一起

倒是落在最后的那只小牛

经过我时,大摇大摆,一脸从容

那时,下午五点的夏拉草原

已是一片金黄

它们很快就到山脚了

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尾随而去

眼看着那片金黄,越长越大,越长越薄,已经漫上了山坡

◎在恰拉诺日山脊上

仁青卓玛家的墙上,挂着一个硕大的牦牛头骨

长而弯曲的犄角,挑着黄白两色的哈达

她家窗外,就是恰拉诺日草原

不难想像,它曾终日在这片草原上游荡

霸占过为数不少的母牛

跟一两只狼对峙过

偶尔像个君王,站在山脊上看着山下的一切

现在,它静静地挂在墙上

空洞的眼窝里,盛满了早早亮起来的白炽灯光

▎▎还叫悟空,山东济宁人,执业律师,2007年开始习诗。


摄影:李樯。这组照片是陕北黄土文明的最真实写照,七月诗社问好作者,作者看到如果不想被我们平台使用传播,请联系后台我们做删除处理,感谢您!

文字已获作者授权使用,转载请联系后台

实习编辑: 刘艳妮  责任编辑:窟野河

态度

温度

风骨

以诗为名,弘扬本地文化

投稿邮箱:1064610118@qq.com

投稿要求:以文档的形式,不超过五首诗歌,带简介及作者生活照。
主办:七月诗社


    关注 七月诗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