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怎么走红的?

 

不靠胸,不靠腿怎么成为网红?...





最近看文章经常会看到这样标题的文章:“如何快速打造个人品牌?”,“怎么成为知乎大V”之类的。

这些标题翻译成直白的意思就是大哥,教我怎么快速赚钱吧。是的,人有了名气,说话做事,一举一动都能产生金钱。

今天谈谈国内明星养成的发展史。

一、90年代前

90年代前,在还没有互联网的时候,那时候大家公认的明星网红就是能上电视的。

那时听到的故事就是某某童星,小时候就张的清秀,然后被星探发现,包装培养,成了我们荧幕上看到的样子。

那时候的网红,是从小培训出来的,一般质量都比较高。他们从小就是按着大众期待的模样生产出来的。

二、2000-2008年

这个时期特殊的原因在于网络的兴起,那时的大家都知道的是BBS论坛,比如一塔湖图和水木清华,再后来是天涯论坛,博客。

这些论坛,社区的网站成就了最早期的一些大V,通过成功学、写创业创富的方法,聚集起了一批粉丝。

这个时候的大V和经纪公司包装出来的明星的区别就是只要你的内容质量还行,会写作,会演讲,就有可能通过个人努力成为圈子里的明星。

这相当于给了普通人打开了一个跨越阶层的大门。同时也告诉我们成为一个大V的必备条件会写作或者会演讲。三、2009-2012年

再后来让这个大门为全民熟知的产品是微博。

像很多BBS,论坛那时,你问父母他们是都不知道的。但假如你现在问父母啥是微博,大部分人都会知道,他会告诉你,范冰冰还在上面发状态那。

智能手机给了互联网爆发一个契机。微博早期的培养机制就是寻找很多娱乐圈的明星和企业名人,捧红他们,带来粉丝。但同时他们也给了更多的草根翻盘的机会。

新事物刚开放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一定的红利期,最早开始在微博写几个段子,写一点影评,就会有几千人转。由于内容还出于稀缺期,会发现粉丝涨的特别快,几周搞个1W粉丝,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的人在这个时候接到了广告。他们突然发现,接一个广告,尽然比自己拼死拼活的工作一个月的工资还高。

那还搞毛啊?赶紧辞职,带几个兄弟,一起做一个几百万粉丝的大号,这时候,笑话号,鸡汤号,就起来了。有的人机灵,我笑话,鸡汤,娱乐八卦,美食,英语教育都一起做。那时他们的日流水就已经有30W以上。

但是内容很快就饱和了,大家的注意力免疫值也越来越高,图片不是超级搞笑的,看一眼就过。

红利的大门关了。这个时候很多个体户有钱了,但还是属于内容火了。

四、2012-2017年

2012年罗振宇(罗胖)提出个一个概念,互联网的价值正在从流量转向了人。像罗振宇,罗永浩,是典型的靠个人品牌撑起整个公司的人。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几乎不需要广告费,罗永浩开一个发布会,整个媒体圈都抢着直播。这说明人才是流量的附着体,人变的越来越值钱。

董明珠和雷军的十亿赌局

很多企业难以给用户产生印象,就是因为企业太冰冷,公司需要一个人站出来为企业发声。这一时段有大量的企业老板会站出来频繁制造新闻。比如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这一时段的个人营销案例也不断出现。比如利用新闻来给企业增加流量的炒作也出现了不少,举例格力空调的董明珠跟小米CEO雷军的赌局。这个赌局的输赢真的重要吗?不重要,甚至董明珠和雷军也不会去计较。但是董明珠出现在了小米这批90后的视野中,格力年龄偏大的用户也知道了雷军。这场撕逼双方各自获取了对方的用户注意力才是最重要的。

IP的概念兴起

有一类叫知识IP的人,像得到专栏那群人,还有讲PPT方面专家秋叶团队,新东方麻将桌F4,教手绘彭小六,教演讲的猫哥,个个都在某一个领域打造了个人品牌。

他们的成名路径大概都是找好某一个还未形成个人品牌的品类,结合自己的技能,然后持续精益这个方向,最后通过免费微课,高校演讲,到处传播自己的品牌。积累了大量粉丝就开始慢慢变现。

虽然看着他们都是个体户,但其实都是一个小组织,有人负责写文案,有人负责找外面的合作渠道,主讲人用钱来买时间,专心积累,精进在垂直领域的技能。

个人的营销套路变化

这时的包装的门槛相比90年代只能靠经纪公司的包装不一样。由于自媒体的发达,普通人也可以随意发声,导致经纪公司的一些套路,可以被个人使用了。

以前要想传播出去,只有花钱砸电视广告,电视节目。现在不用了,通过网媒,公众号就可以传播出去,而且成本很低就可以覆盖很广的人数。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成功就是一个例子,希拉里有资本撑腰,希拉里控制着媒体的言论,但是在社交媒体,草根媒体上,她输给了特朗普。

这时的包装需要你给自己贴一个标签,这个标签越独特越好,比如Lady Gaga给自己的标签就是叛逆,与众不同。任何一个奇葩小众的标签,都能在互联网中找到几万追随你的人。

比如有的人给自己贴标签是预测十断九准,可能他的预测准确率就是50%。当他把这个标签传递给1000人的时候,成功的概率也是50%,那么他就让500人相信了,他十断九准。这500人,每人再跟朋友推荐他的时候,假设1个人可以推荐给3个人,那么就有1500人知道他预测很准。这个圈子还会无限继续扩大下去。

贴好标签,自己给自己定位,让后用行动去影响别人,让别人相信自己的定位。陈年为啥骂周杰伦?相应的传播手段有找枪手写文,跟明星撕逼,花钱找媒体软文,炒作话题等等。拿撕逼谈,陈年不骂周杰伦,有多少人知道陈年是凡客的CEO?有的人会说,你骂周杰伦,得到名气不也是坏名气吗?陈年骂周杰伦的事情被曝光后,各大新闻门户网站都是一堆骂陈年的。但同时媒体得到了更多媒体的关注机会,因为写这个人,有话题性,很多文章甚至明明写的是凡客的商业模式,但标题都要带上陈年的名字。凡客最终获得了极大的曝光量,凡客再度回到大众的视野。有人说,那陈年的名声不是丑了吗?短期是的,但这个名声是可以洗地的。比如陈年再去做一些慈善,做一些好的事情,一旦陈年成功了,大家记住的都会是他成名的一面。就像谁关系乔布斯是一个人缘不好的人?我们只关心他创造了苹果。成名的风险也同样很大如果按我以上所说的,可能你觉得成名好像很简单呢?但是成名后也会带来诸多问题。比如成名后,别人对你的期待值就会变高。有时你就必须得为那个期待值努力下去,哪怕那不是你喜欢的。有时一个谎言就得用无数个谎言去弥补,这才是最累的。再比如成名后的快乐阈值会变高很多。我有一个名人朋友,他通过一些个人品牌的手段,在刚刚毕业半年多就成了圈内的名人。一年到头忙于各种大会的奔波,半年多,周末没休息过,每次出席,一天的出场费打底2W。有一天,他周末没有排期,在家休息。这一天他的负面情绪爆棚。过多的被光环所包围,让他无法承受没有忙碌,平凡的日子。他告诉我,如果不让自己忙起来,就会很空虚。同样的例子,在知乎有一个问题是,女人靠卖肉积累初始财富,值吗?那篇回答很精彩,靠卖肉最大的风险不是什么传染病啊,怀孕之类的。最大的风险是钱来的太容易了,一次几千到手。未来呢?未来这个女生如果选择一份正常工作会觉得特不值,她会坚持不下去,她会瞧不上一个月才证几千的工作。因为她的薪水阈值已经被提的太高了。但成名这条路确实在吸引人了,人人都想走捷径。在如此浮躁的社会,如果能选择沉下心来积累自己,可能你会更容易成功。这可能是对静心积累的人,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所以,纵世间有万般捷径,还是先踏实积累自己,未来做个人品牌的时候才会有足够的底气。



宝宝看书去了......


    关注 青春可以不迷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